顶部
收藏

现代教育技术


作者:
赵健、俞树煜 主编
定价:
42.00元
ISBN:
978-7-04-062802-9
版面字数:
400.000千字
开本:
16开
全书页数:
暂无
装帧形式:
平装
重点项目:
暂无
出版时间:
2024-09-09
物料号:
62802-00
读者对象:
高等教育
一级分类:
计算机/教育技术类
二级分类:
教育技术专业课程

本书是为适应教育数字化转型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而编写的。全书共分8章,主要内容包括未来教学的准备、信息化教学环境、数字化教学资源、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技术支持的单元教学设计、技术支持的教与学、技术支持的学习评价,以及拥抱数字时代。本书聚焦教师工作场景中的关键环节,并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和实训项目,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学生“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参考用书。

  • 前辅文
  • 第1章 未来教学的准备
    • 1.1 数字时代的教育转型
      • 1.1.1 数字时代概述
      • 1.1.2 数字时代的教育转型
      • 1.1.3 教师数字素养
    • 1.2 数字时代的学与教
      • 1.2.1 信息化教学
      • 1.2.2 学习方式
      • 1.2.3 教学方式
  • 第2章 信息化教学环境
    • 2.1 信息化教学环境概述
      • 2.1.1 信息化教学环境的内涵
      • 2.1.2 信息化教学环境的构成与分类
    • 2.2 多媒体教学环境
      • 2.2.1 多媒体教学环境概述
      • 2.2.2 交互式电子白板系统
      • 2.2.3 交互式触控一体机
    • 2.3 混合学习环境
      • 2.3.1 混合学习环境概述
      • 2.3.2 在线教学工具
    • 2.4 智慧学习环境
      • 2.4.1 智慧学习环境概述
      • 2.4.2 智慧教室
      • 2.4.3 智能导学系统
    • 2.5 新型信息化教学环境
      • 2.5.1 数字化学科教室
      • 2.5.2 创客教室
      • 2.5.3 DIS数字化探究实验室
  • 第3章 数字化教学资源
    • 3.1 数字化学习资源获取
      • 3.1.1 全网搜索
      • 3.1.2 垂直搜索
      • 3.1.3 生成式人工智能
      • 3.1.4 文献资源检索
    • 3.2 数字化学习资源加工
      • 3.2.1 数字图像基础
      • 3.2.2 数字图像处理
      • 3.2.3 视频编辑加工
      • 3.2.4 结构化PPT制作
      • 3.2.5 微课设计与制作
    • 3.3 综合教学资源
    • 3.4 学科教学资源
    • 3.5 智能教学资源
      • 3.5.1 GitMind思乎智能思维导图工具
      • 3.5.2 WantWords智能反向词典和WantQuotes据意查句工具
      • 3.5.3 “文心一格”智能艺术和创意辅助平台
      • 3.5.4 “来画”数字人智能生成平台
  • 第4章 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
    • 4.1 学情分析的内涵
      • 4.1.1 学情分析的含义
      • 4.1.2 学情分析的内容
      • 4.1.3 学情分析的目的
    • 4.2 学情分析的方法
      • 4.2.1 学情分析的一般方法
      • 4.2.2 基于教育测评数据的学情分析方法
    • 4.3 学情分析的撰写
      • 4.3.1 学情分析的撰写方法
      • 4.3.2 学情分析的撰写案例
  • 第5章 技术支持的单元教学设计
    • 5.1 单元教学设计
      • 5.1.1 单元教学设计的概念
      • 5.1.2 单元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
      • 5.1.3 自然单元与重组单元
      • 5.1.4 单元教学与课时教学的区别与联系
      • 5.1.5 单元教学设计的流程
      • 5.1.6 单元教学案例
    • 5.2 学习活动设计
      • 5.2.1 学习活动构成的核心要素
      • 5.2.2 学习活动的设计原则
      • 5.2.3 学习活动的设计方法
      • 5.2.4 案例分析
    • 5.3 技术支持的单元学习活动序列
      • 5.3.1 学习活动与教学模式的关系
      • 5.3.2 技术支持的常用学习活动类型框架
      • 5.3.3 技术支持的学习活动选择与规划的基本原则
      • 5.3.4 技术支持的学习活动序列案例
  • 第6章 技术支持的教与学
    • 6.1 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
      • 6.1.1 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
      • 6.1.2 技术支持的课堂讲授
      • 6.1.3 技术支持的总结提升
    • 6.2 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
      • 6.2.1 技术支持下的自主学习
      • 6.2.2 技术支持下的探究学习
      • 6.2.3 基于项目统整的学习
      • 6.2.4 基于Maker/STEAM的项目式学习
    • 6.3 技术支持的学科特色教学活动
      • 6.3.1 技术支持的实验、观察活动
      • 6.3.2 技术支持的演讲活动
      • 6.3.3 技术支持的阅读活动
      • 6.3.4 技术支持的写作活动
  • 第7章 技术支持的学习评价
    • 7.1 学习评价概述
      • 7.1.1 评价及教育评价的概念界定
      • 7.1.2 学习评价的含义及其演变
      • 7.1.3 学习评价的功能及类型
      • 7.1.4 学习评价的新理念
      • 7.1.5 计算机辅助评价应用
    • 7.2 评价数据的收集
      • 7.2.1 技术支持的数据收集一般方法
      • 7.2.2 试题库建设
      • 7.2.3 智能组卷
      • 7.2.4 智能评卷
    • 7.3 评价数据加工处理
      • 7.3.1 评价数据的类型
      • 7.3.2 常用的评价数据分析软件介绍
      • 7.3.3 评价数据处理的方法及过程
    • 7.4 评价结果可视化
      • 7.4.1 什么是数据可视化
      • 7.4.2 如何进行数据可视化
      • 7.4.3 不同类型数据的可视化呈现
  • 第8章 拥抱数字时代
    • 8.1 数字时代的教育展望及教育新生态
      • 8.1.1 数字时代的教育展望
      • 8.1.2 数字时代教育新生态
    • 8.2 建设数字时代“新师范”
      • 8.2.1 做先进教育理念的落实者
      • 8.2.2 做数字素养的自觉提升者
      • 8.2.3 做融合创新的研究者、践行者
  • 参考文献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