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收藏

植物生理学(第8版)


作者:
王小菁 主编
定价:
58.00元
ISBN:
978-7-04-050044-8
版面字数:
580.000千字
开本:
16开
全书页数:
暂无
装帧形式:
平装
重点项目:
暂无
出版时间:
2019-03-27
读者对象:
高等教育
一级分类:
生物科学
二级分类:
植物生理学

本版教材力求保持前7 版逻辑性强、简明扼要、易于自学、与时俱进的特色,并注重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体现中国科学家的重要工作,关注全球范围内与植物生理相关的热点和前沿。为充分反映学科发展,对主要植物生理过程所涉及的分子机理以及近年来的一些新发现进行了补充和完善,同时对各篇章安排进行了调整。

全书分为4 篇,共13 章。第一篇植物的水分和矿质营养,讲述植物的水分生理和矿质营养;第二篇物质代谢和能量转换,包括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同化物运输和次生代谢物;第三篇植物的信号转导,包括细胞信号转导、植物生长物质和光形态建成;第四篇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包括植物的生长生理、生殖生理、成熟和衰老生理以及植物对胁迫的应答与适应。全书插图进行了重新设计和绘制。

与主教材配套的数字课程,包括知识拓展、重要事件、术语解释、推荐阅读以及参考文献等内容,同时配套了与正文知识点相对应的专题讲座,以满足个性化教学和学习的需要。

本书主要作为高等师范院校、综合性大学和农林院校的植物生理学教材,也可供相关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参考。

  • 前辅文
  • 绪论
    • 一、植物生理学的定义、内容和任务
    • 二、植物生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 三、植物生理学的展望
  • 第一篇 植物的水分和矿质营养
    • 第一章 植物的水分生理
      • 第一节 植物和水的关系
        • 一、植物的含水量和水分状况
        • 二、水的性质及其对植物的重要性
      • 第二节 植物的水分交换
        • 一、水分迁移的方式
        • 二、植物细胞的水分交换
      • 第三节 根系的水分吸收和远距离运输
        • 一、土壤中的水分
        • 二、根系吸水的途径和动力
        • 三、植物体内水分的远距离运输
      • 第四节 蒸腾作用
        • 一、蒸腾作用的定量描述
        • 二、气孔蒸腾
        • 三、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
        • 四、蒸腾作用的生理意义
      • 第五节 合理灌溉的生理基础
        • 一、作物的需水差异和规律
        • 二、合理灌溉的指标
        • 三、节水灌溉的方法
        • 四、合理灌溉的意义
    • 第二章 植物的矿质营养
      • 第一节 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
        • 一、植物体内的元素
        • 二、植物必需矿质元素的确定
        • 三、植物必需矿质元素的生理作用
        • 四、作物缺乏矿质元素的诊断
      • 第二节 植物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 一、生物膜
        • 二、离子的跨膜运输
      • 第三节 植物体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 一、植物吸收矿质元素的特点
        • 二、根部对土壤中矿质元素的吸收
        • 三、叶片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 第四节 矿质元素的运输和利用
        • 一、矿质元素运输的形式
        • 二、矿质元素运输的途径
        • 三、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的利用
      • 第五节 植物对氮、硫、磷的同化
        • 一、氮的同化
        • 二、硫酸盐的同化
        • 三、磷酸盐的同化
      • 第六节 合理施肥的生理基础
        • 一、作物的需肥规律
        • 二、合理追肥的指标
        • 三、发挥肥效的措施
  • 第二篇 物质代谢和能量转换
    • 第三章 植物的光合作用
      • 第一节 光合作用的重要性
      • 第二节 叶绿体及其色素
        • 一、叶绿体的结构和成分
        • 二、光合色素的化学特性
        • 三、光合色素的光学特性
        • 四、叶绿素的合成及降解
      • 第三节 光合作用过程
        • 一、原初反应
        • 二、电子传递
        • 三、光合磷酸化
        • 四、碳同化
      • 第四节 C3、C4 与CAM 植物的光合特性比较
        • 一、叶片结构
        • 二、生理特性
      • 第五节 光呼吸
        • 一、光呼吸(C2 环)的途径
        • 二、光呼吸的生理功能
      • 第六节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 一、外界条件对光合速率的影响
        • 二、内部因素对光合速率的影响
      • 第七节 植物对光能的利用
        • 一、植物的光能利用率
        • 二、提高光能利用率的途径
    • 第四章 植物的呼吸作用
      • 第一节 呼吸作用的概念和生理意义
        • 一、呼吸作用的概念
        • 二、呼吸作用的指标
        • 三、呼吸作用的生理意义
      • 第二节 呼吸代谢途径
        • 一、糖酵解
        • 二、发酵作用
        • 三、三羧酸循环
        • 四、磷酸戊糖途径
      • 第三节 电子传递与氧化磷酸化
        • 一、电子传递链
        • 二、氧化磷酸化
        • 三、末端氧化酶
      • 第四节 呼吸过程中能量的贮存和利用
        • 一、贮存能量
        • 二、利用能量
        • 三、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
      • 第五节 呼吸作用的调控
        • 一、巴斯德效应和糖酵解的调节
        • 二、三羧酸循环的调节
        • 三、腺苷酸能荷的调节
      • 第六节 呼吸作用的影响因素
        • 一、内部因素对呼吸速率的影响
        • 二、外界条件对呼吸速率的影响
      • 第七节 呼吸作用与农业生产
        • 一、呼吸作用与作物栽培
        • 二、呼吸作用与粮食贮藏
        • 三、呼吸作用与果蔬贮藏
        • 四、呼吸作用与农产品加工
    • 第五章 植物同化物的运输
      • 第一节 同化物运输的途径和方向
        • 一、运输途径
        • 二、运输方向
        • 三、运输的速率和汁液成分
      • 第二节 韧皮部装载
        • 一、质外体装载途径
        • 二、共质体装载途径
        • 三、扩散途径
      • 第三节 韧皮部卸出
        • 一、韧皮部卸出途径
        • 二、依赖代谢进入库细胞
      • 第四节 韧皮部运输的机理
        • 一、压力流学说
        • 二、胞质泵动学说
        • 三、收缩蛋白学说
      • 第五节 同化物的分布
        • 一、配置
        • 二、分配
    • 第六章 植物的次生代谢物
      • 第一节 初生代谢物和次生代谢物
      • 第二节 萜类化合物
        • 一、萜类化合物的种类
        • 二、萜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
        • 三、萜类化合物的功能
      • 第三节 酚类化合物
        • 一、酚类化合物的种类
        • 二、酚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
        • 三、酚类化合物的功能与应用
      • 第四节 次生含氮化合物
        • 一、生物碱
        • 二、含氰苷
        • 三、芥子油苷
      • 第五节 次生代谢物的开发利用技术
        • 一、植物细胞、组织与器官培养技术
        • 二、基因工程技术
  • 第三篇 植物的信号转导
    • 第七章 细胞信号转导
      • 第一节 信号与受体结合
        • 一、信号
        • 二、受体
      • 第二节 跨膜信号转换
        • 一、双元系统
        • 二、受体激酶
      • 第三节 细胞内信号转导形成网络
        • 一、第二信使
        • 二、蛋白质可逆磷酸化
        • 三、蛋白质降解
    • 第八章 植物生长物质
      • 第一节 生长素类
        • 一、生长素的种类和化学结构
        • 二、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和运输
        • 三、生长素生物合成和降解
        • 四、生长素的信号转导途径
        • 五、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和应用
      • 第二节 赤霉素类
        • 一、赤霉素的结构和种类
        • 二、赤霉素的分布和运输
        • 三、赤霉素的生物合成与代谢
        • 四、赤霉素的信号转导途径
        • 五、赤霉素的生理作用和应用
      • 第三节 细胞分裂素类
        • 一、细胞分裂素的种类和化学结构
        • 二、细胞分裂素的分布和运输
        • 三、细胞分裂素的生物合成和代谢
        • 四、细胞分裂素的信号转导途径
        • 五、细胞分裂素的生理作用和应用
      • 第四节 乙烯
        • 一、乙烯的分布、生物合成和代谢
        • 二、乙烯的信号转导途径
        • 三、乙烯的生理作用和应用
      • 第五节 脱落酸
        • 一、脱落酸的化学结构和分布
        • 二、脱落酸的生物合成、代谢和运输
        • 三、脱落酸的信号转导途径
        • 四、脱落酸的生理作用
      • 第六节 油菜素甾醇类
        • 一、油菜素甾醇的结构和种类
        • 二、油菜素甾醇的分布和运输
        • 三、油菜素甾醇的生物合成和代谢
        • 四、油菜素甾醇的信号转导途径
        • 五、油菜素甾醇的生理作用
      • 第七节 其他天然的植物生长物质
        • 一、水杨酸
        • 二、茉莉素
        • 三、独脚金内酯
        • 四、多胺
        • 五、多肽激素
        • 六、植物激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 第八节 植物生长调节剂
        • 一、植物生长促进剂
        • 二、植物生长抑制剂
        • 三、植物生长延缓剂
    • 第九章 植物的光形态建成
      • 第一节 光受体
        • 一、光敏色素
        • 二、蓝光受体
        • 三、紫外光受体
      • 第二节 光形态建成反应
        • 一、反应类型
        • 二、主要的反应
      • 第三节 光形态建成的反应机理
        • 一、细胞膜上的调控
        • 二、叶绿体运动的调控
        • 三、细胞核基因表达的调控
  • 第四篇 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 第十章 植物的生长生理
      • 第一节 细胞生长生理
        • 一、细胞分裂的生理
        • 二、细胞伸展的生理
        • 三、细胞分化的生理
      • 第二节 种子萌发
        • 一、种子萌发的生理生化变化
        • 二、种子萌发的调节
      • 第三节 植物营养器官生长
        • 一、根尖和茎尖
        • 二、营养器官的生长特性
        • 三、影响营养器官生长的条件
      • 第四节 植物生长的相关性
        • 一、根和地上部的相关性
        • 二、主茎和侧枝的相关性
        • 三、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相关性
      • 第五节 植物的运动
        • 一、向性运动
        • 二、感性运动
        • 三、生物钟
    • 第十一章 植物的生殖生理
      • 第一节 幼年期
        • 一、幼年期的特征
        • 二、幼年期向成年生殖期转变
        • 三、提早成熟
      • 第二节 成花诱导
        • 一、春化作用
        • 二、光周期现象
        • 三、成花诱导的信号转导网络
        • 四、农业生产上对开花的调控措施
      • 第三节 花原基和花器官原基的形成
        • 一、花原基的形成
        • 二、花器官原基的形成
        • 三、影响花器官形成的条件和生产应用
        • 四、植物性别的分化
      • 第四节 受精生理
        • 一、花粉的成分、寿命和贮存
        • 二、柱头的生活能力
        • 三、外界条件对授粉的影响
        • 四、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
        • 五、受精后雌蕊的代谢变化
        • 六、自交不亲和性
    • 第十二章 植物的成熟和衰老生理
      • 第一节 种子成熟生理
        • 一、主要有机物的变化
        • 二、其他生理变化
        • 三、外界条件对种子成熟和化学成分的影响
      • 第二节 果实成熟生理
        • 一、果实的生长
        • 二、呼吸跃变
        • 三、肉质果实成熟时的色香味变化
        • 四、果实成熟时植物激素的变化
        • 五、果实成熟的分子调控机制
      • 第三节 植物休眠的生理
        • 一、种子休眠的原因和破除
        • 二、延存器官休眠的打破和延长
      • 第四节 植物衰老的生理
        • 一、衰老时的生理生化变化
        • 二、影响衰老的条件
        • 三、植物衰老的原因
        • 四、植物衰老调控相关的转录因子
      • 第五节 程序性细胞死亡
        • 一、程序性细胞死亡发生的种类
        • 二、程序性细胞死亡的特征
        • 三、细胞自噬与程序性细胞死亡
      • 第六节 植物器官的脱落
        • 一、脱落时细胞及生化变化
        • 二、脱落的基因调控
        • 三、脱落与植物激素
        • 四、环境因子对脱落的影响
    • 第十三章 植物对胁迫的应答与适应
      • 第一节 胁迫应答与适应生理通论
        • 一、胁迫对植物的伤害
        • 二、植物对逆境胁迫的适应生理
        • 三、提高植物抗逆性的途径
      • 第二节 植物对温度胁迫的应答与适应
        • 一、低温胁迫的应答
        • 二、高温胁迫的应答
        • 三、植物对温度胁迫的适应
      • 第三节 植物对水分胁迫的应答与适应
        • 一、水分胁迫的应答
        • 二、植物对水分胁迫的适应
      • 第四节 植物对盐胁迫的响应
        • 一、对盐胁迫的应答
        • 二、对盐胁迫的适应
      • 第五节 植物的抗病性
        • 一、病原微生物对植物的伤害
        • 二、植物响应病原微生物的生理生化变化
        • 三、植物的天然免疫系统及抗病机制
        • 四、植物激素在抗病反应中的功能
  • 索引

本数字课程与纸质教材一体化设计,紧密配合。立足全面展现课程知识体系并反映学科快速发展的趋势和成果,数字课程涵盖了知识拓展、重要事件、术语解释、推荐阅读及参考文献等多种资源,不仅丰富了知识的呈现形式,而且立体化的教学设计更加贴合课程教学的实际需要。在提升课程教学效果的同时,为学生学习提供了更多思考和探索的空间。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