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收藏

动物生理学(第3版)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作者:
杨秀平 肖向红 李大鹏
定价:
48.00元
ISBN:
978-7-04-042894-0
版面字数:
630.000千字
开本:
16开
全书页数:
363页
装帧形式:
平装
重点项目: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出版时间:
2016-02-26
读者对象:
高等教育
一级分类:
农林
二级分类:
畜牧/兽医/蚕学

《动物生理学》第3版修订广泛参考了国内外经典教材和专著,结合编者多年教学研究成果,重新整合了教材体系,以哺乳动物生理为主线,在讲透基础生理学原理的基础上,对不同门类的动物生理特性进行比较、融合,体现了动物生理功能多样性与功能进化的特点。全书共分3篇19章,在保持第2版特色基础上,更新、修订了原有的“绪论”(1章),“第一篇动物生理学的细胞学基础”(5章),“第二篇器官生理”(10章),创新性增加“第三篇整合生理”(3章,即动物机体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系统,机体的酸碱平衡,应激与适应)。

在教材的编排上,本教材包括纸质教材和数字课程。主教材图文并茂,每章前面均有引言、知识点导读图,章后有复习思考题。数字课程主要分为7个专题:发现之旅、系统功能进化、实验与技术应用、知识拓展、案例分析、本章小结、自测题及参考答案。以期拓宽学生的生理学的知识面,为其自主学习提供一个平台。部分内容还辅以动画,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某些重要的生理机制问题。

本书主要面向全国高等农林院校的动物生产类专业和动物医学、生物科学及生物技术等专业本科生。也可作为综合性大学、师范院校等生物学有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教学用书和科技工作者进行科学研究的参考书。

  • 前辅文
  • 1 绪论
    • 1.1 动物生理学研究对象、内容与任务
      • 1.1.1 动物生理学研究的内容与任务
      • 1.1.2 生理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
      • 1.1.3 动物生理学的三个研究水平
      • 1.1.4 整合生理学
      • 1.1.5 学习动物生理学的目的与方法
    • 1.2 内环境及内环境稳态
      • 1.2.1 细胞外液与内环境
      • 1.2.2 内环境的理化成分及内环境稳态
    • 1.3 生理功能的调节及其调控
      • 1.3.1 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
      • 1.3.2 生理功能的控制系统
  • 第一篇 动物生理学的细胞学基础
    • 2 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 2.1 细胞膜的结构
        • 2.1.1 细胞膜与生物膜的概念
        • 2.1.2 细胞膜的液态镶嵌模型
      • 2.2 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 2.2.1 被动转运
        • 2.2.2 主动转运
        • 2.2.3 胞吞与胞吐作用
        • 2.2.4 大分子物质的跨核膜转运
    • 3 细胞间的通讯与信号转导
      • 3.1 细胞间的通讯
        • 3.1.1 细胞间的通讯的方式
        • 3.1.2 细胞间通讯的信号物质——化学信使
        • 3.1.3 细胞间通讯中的受体
      • 3.2 细胞的信号转导机制
        • 3.2.1 膜结合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机制
        • 3.2.2 胞内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机制
        • 3.2.3 信号转导的共同特征
    • 4 神经元的电活动与兴奋性
      • 4.1 概述
        • 4.1.1 静息电位
        • 4.1.2 动作电位
        • 4.1.3 观察生物电的方法
      • 4.2 生物电产生机制
        • 4.2.1 细胞膜的电学特性
        • 4.2.2 静息电位的产生机制
        • 4.2.3 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
        • 4.2.4 动作电位的引起、传导及其特性
        • 4.2.5 局部电位
      • 4.3 细胞的兴奋性和刺激引起兴奋的条件
        • 4.3.1 兴奋、兴奋性与可兴奋细胞
        • 4.3.2 刺激引起兴奋的条件
        • 4.3.3 细胞兴奋时的兴奋性变化
        • 4.3.4 影响兴奋性的因素
    • 5 神经元间的信号传递
      • 5.1 神经电信号传递的一般概念
      • 5.2 经典突触及其传递
        • 5.2.1 经典突触的超微结构
        • 5.2.2 经典突触传递过程
        • 5.2.3 经典突触传递特点
      • 5.3 非定向突触传递
        • 5.3.1 非定向突触传递的细微结构特征
        • 5.3.2 非定向突触传递及其特征
      • 5.4 影响化学性突触传递的因素
        • 5.4.1 影响突触前膜递质释放的因素
        • 5.4.2 影响突触间隙中递质清除的因素
        • 5.4.3 影响突触后膜受体的因素
      • 5.5 电突触传递
        • 5.5.1 电突触的结构
        • 5.5.2 电突触传递
      • 5.6 突触整合
      • 5.7 突触的可塑性
        • 5.7.1 短时程突触可塑性
        • 5.7.2 长时程突触可塑性
      • 5.8 化学性突触传递的信使物质及其受体
        • 5.8.1 神经递质、神经调质
        • 5.8.2 受体
        • 5.8.3 几种主要的神经递质和受体系统
    • 6 肌细胞的功能
      • 6.1 肌细胞概述
      • 6.2 骨骼肌细胞
        • 6.2.1 骨骼肌细胞的结构与分子基础
        • 6.2.2 骨骼肌细胞的生物电特征及神经与骨骼肌细胞间的兴奋传递
        • 6.2.3 骨骼肌收缩与舒张机制
        • 6.2.4 骨骼肌细胞的兴奋-收缩耦联
        • 6.2.5 骨骼肌收缩的形式及影响因素
        • 6.2.6 骨骼肌细胞的分类与生理特性
      • 6.3 心肌细胞
        • 6.3.1 心肌细胞的细微结构与收缩功能特征
        • 6.3.2 心肌细胞兴奋的产生
        • 6.3.3 心肌细胞的电活动
      • 6.4 平滑肌细胞
        • 6.4.1 平滑肌细胞的结构与收缩功能
        • 6.4.2 平滑肌细胞的电活动
        • 6.4.3 平滑肌细胞的分类
      • 6.5 动物的电细胞和放电
  • 第二篇 器官生理
    • 7 血液
      • 7.1 血液的组成与理化特性
        • 7.1.1 血液的组成与血量
        • 7.1.2 血液的理化特性
        • 7.1.3 血液的功能
      • 7.2 血细胞及其功能
        • 7.2.1 血细胞的生成
        • 7.2.2 红细胞生理
        • 7.2.3 白细胞生理
        • 7.2.4 血小板生理
      • 7.3 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
        • 7.3.1 血液凝固
        • 7.3.2 纤维蛋白溶解
      • 7.4 血型
        • 7.4.1 红细胞凝集与血型
        • 7.4.2 输血原则
        • 7.4.3 动物的血型
    • 8 血液循环
      • 8.1 心肌的生理特性
        • 8.1.1 心肌的兴奋性
        • 8.1.2 心肌的传导性
        • 8.1.3 心肌的收缩特性
        • 8.1.4 心肌的自动节律性与心脏的起搏点
        • 8.1.5 体表心电图
      • 8.2 心脏的泵血功能
        • 8.2.1 心脏泵血功能周期性活动
        • 8.2.2 心脏泵血功能的评定
        • 8.2.3 心脏泵血功能的储备
      • 8.3 血管生理
        • 8.3.1 血管的种类与功能
        • 8.3.2 血流动力学——血流量、血流阻力与血压
        • 8.3.3 动脉血压与动脉脉搏
        • 8.3.4 静脉血压与静脉回心血量
        • 8.3.5 微循环
        • 8.3.6 组织液与淋巴液的生成
      • 8.4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 8.4.1 心泵功能的自身调节
        • 8.4.2 心血管活动的神经调节
        • 8.4.3 心血管活动的体液调节
        • 8.4.4 局部血流调节
        • 8.4.5 动脉血压的长期调节
      • 8.5 器官循环
    • 9 呼吸
      • 9.1 概述
        • 9.1.1 有关呼吸器官与呼吸方式的进化
        • 9.1.2 呼吸过程
      • 9.2 呼吸器官的通气活动
        • 9.2.1 哺乳类动物的通气活动
        • 9.2.2 其他脊椎动物的通气活动
      • 9.3 气体交换
        • 9.3.1 气体交换原理
        • 9.3.2 组织中的气体交换及其影响因素
      • 9.4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 9.4.1 氧及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存在形式
        • 9.4.2 氧的运输
        • 9.4.3 二氧化碳的运输
      • 9.5 呼吸运动的调节
        • 9.5.1 神经调节
        • 9.5.2 化学因素对呼吸的调节
      • 9.6 特殊环境下的呼吸生理
        • 9.6.1 潜水动物的适应
        • 9.6.2 高海拔环境中的呼吸
      • 9.7 肺的吞噬与免疫功能
    • 10 消化与吸收
      • 10.1 概述
        • 10.1.1 消化的主要方式
        • 10.1.2 消化道的结构与神经支配
        • 10.1.3 消化管平滑肌的生理特性
        • 10.1.4 胃肠激素
        • 10.1.5 消化管的免疫功能
      • 10.2 动物的摄食方式与摄食调节
        • 10.2.1 摄食方式
        • 10.2.2 动物摄食调节
      • 10.3 口腔消化
        • 10.3.1 口腔的物理性消化
        • 10.3.2 口腔的化学性消化
      • 10.4 单胃的消化
        • 10.4.1 胃的物理性消化
        • 10.4.2 胃的化学性消化
      • 10.5 复胃的消化
        • 10.5.1 反刍动物的复胃结构及其功能概述
        • 10.5.2 复胃的物理性消化
        • 10.5.3 复胃的微生物消化
        • 10.5.4 复胃动物的皱胃消化特点
      • 10.6 小肠的消化
        • 10.6.1 小肠的物理性消化
        • 10.6.2 小肠的化学性消化
        • 10.6.3 肝的功能
      • 10.7 大肠的消化
        • 10.7.1 大肠的物理性消化
        • 10.7.2 回盲括约肌的功能
        • 10.7.3 大肠的化学性消化
        • 10.7.4 大肠的微生物消化
        • 10.7.5 排粪
      • 10.8 禽类与鱼类消化的特点
        • 10.8.1 禽类消化的特点
        • 10.8.2 鱼类消化的特点
      • 10.9 吸收
        • 10.9.1 概述
        • 10.9.2 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
      • 10.10 消化功能整体性
    • 11 能量代谢及体温
      • 11.1 机体的能量代谢
        • 11.1.1 机体能量的来源和利用
        • 11.1.2 能量代谢的测定
        • 11.1.3 影响能量代谢的主要因素和能量代谢的神经与体液调节
        • 11.1.4 动物的基础代谢与静止能量代谢
        • 11.1.5 动物的生产代谢
      • 11.2 动物的体温及其调节
        • 11.2.1 动物的体温
        • 11.2.2 动物的产热与散热过程
        • 11.2.3 体温的中枢调节
        • 11.2.4 动物的休眠
    • 12 排泄及渗透压调节
      • 12.1 肾的功能解剖特征
        • 12.1.1 肾单位
        • 12.1.2 球旁器
        • 12.1.3 肾的血液供应
        • 12.1.4 肾的神经支配
      • 12.2 尿的生成
        • 12.2.1 肾小球的滤过
        • 12.2.2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与分泌作用
        • 12.2.3 鱼类肾的泌尿功能
        • 12.2.4 脊椎动物含氮废物的排泄
      • 12.3 尿生成的调节
        • 12.3.1 影响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因素
        • 12.3.2 影响肾小管物质转运作用的因素
        • 12.3.3 尿的浓缩与稀释
      • 12.4 尿的排出
        • 12.4.1 尿排放的神经支配
        • 12.4.2 排尿反射
      • 12.5 机体的渗透压调节
        • 12.5.1 脊椎动物的其他排泄器官
        • 12.5.2 鱼类的渗透压调节
    • 13 感觉器官与感觉
      • 13.1 感受器与感觉器官
        • 13.1.1 感受器、感觉器官的结构与分类
        • 13.1.2 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
      • 13.2 眼的视觉功能
        • 13.2.1 眼的折光与成像
        • 13.2.2 视觉的形成
      • 13.3 耳的听觉、平衡觉功能
        • 13.3.1 触觉和压力感受器
        • 13.3.2 耳的听觉功能
        • 13.3.3 耳(前庭器官)的平衡功能
        • 13.3.4 水生脊椎动物的毛细胞及其听觉、平衡觉
      • 13.4 嗅觉与味觉器官及化学感觉
        • 13.4.1 嗅觉器官与嗅觉
        • 13.4.2 味觉器官与味觉
      • 13.5 电磁感觉
    • 14 神经系统的功能
      • 14.1 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细胞成分
        • 14.1.1 神经系统的组成
        • 14.1.2 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细胞
      • 14.2 反射活动的基本规律
        • 14.2.1 反射活动及其反射中枢的复杂性
        • 14.2.2 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及其生理意义
        • 14.2.3 反射中枢内兴奋的传播
        • 14.2.4 中枢抑制
        • 14.2.5 反射活动的一般特性
      • 14.3 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
        • 14.3.1 中枢对躯体感觉的分析
        • 14.3.2 中枢对内脏感觉的分析
      • 14.4 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 14.4.1 躯体运动神经元与运动单位
        • 14.4.2 中枢对姿势的调节
      • 14.5 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 14.5.1 自主神经的结构特征
        • 14.5.2 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特征
        • 14.5.3 内脏活动的中枢调节
        • 14.5.4 动物的本能行为与情绪
      • 14.6 脑的高级功能
        • 14.6.1 学习与记忆
        • 14.6.2 脑电活动与觉醒和睡眠
    • 15 内分泌
      • 15.1 概述
        • 15.1.1 内分泌与内分泌系统
        • 15.1.2 激素
      • 15.2 下丘脑的内分泌
        • 15.2.1 下丘脑与垂体的联系
        • 15.2.2 下丘脑促垂体区激素及生理作用
        • 15.2.3 下丘脑激素分泌的调节
      • 15.3 垂体的内分泌
        • 15.3.1 腺垂体激素
        • 15.3.2 神经垂体激素
      • 15.4 甲状腺
        • 15.4.1 甲状腺激素的化学结构
        • 15.4.2 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 15.4.3 甲状腺激素的贮存、释放、转运与代谢
        • 15.4.4 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
        • 15.4.5 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
      • 15.5 甲状旁腺、甲状腺C细胞(鳃后体)与调节钙、磷代谢的激素
        • 15.5.1 甲状旁腺与甲状旁腺激素
        • 15.5.2 甲状腺C细胞和降钙素
        • 15.5.3 l,25-二羟维生素D3
      • 15.6 肾上腺
        • 15.6.1 肾上腺皮质激素
        • 15.6.2 肾上腺髓质激素
      • 15.7 胰岛
        • 15.7.1 胰岛素
        • 15.7.2 胰高血糖素
        • 15.7.3 胰岛分泌的其他激素
      • 15.8 松果体、尾下垂体、斯尼氏小体
        • 15.8.1 松果体
        • 15.8.2 尾下垂体
        • 15.8.3 斯尼氏小体
      • 15.9 组织激素与功能器官内分泌
        • 15.9.1 组织激素
        • 15.9.2 功能器官内分泌
    • 16 生殖与泌乳
      • 16.1 概述
        • 16.1.1 动物的性决定与性分化
        • 16.1.2 动物的性成熟与体成熟
        • 16.1.3 关于性周期与生殖季节
      • 16.2 性腺的功能与调控
        • 16.2.1 睾丸
        • 16.2.2 卵巢
      • 16.3 哺乳动物的生殖活动
        • 16.3.1 哺乳动物的性周期
        • 16.3.2 排卵与排卵后黄体
        • 16.3.3 受精与授精
        • 16.3.4 妊娠与分娩
      • 16.4 鸟(禽) 类生殖活动的特点
      • 16.5 鱼类的生殖活动
        • 16.5.1 鱼类的生殖活动的内分泌调控
        • 16.5.2 卵泡的生长与最终成熟
        • 16.5.3 排卵与产卵
        • 16.5.4 鱼类的生殖周期与调控
      • 16.6 泌乳
        • 16.6.1 概述
        • 16.6.2 乳汁的分泌
        • 16.6.3 乳汁的排出
  • 第三篇 整合生理
    • 17 动物机体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系统
      • 17.1 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以各自特有的方式调节机体的机能
      • 17.2 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
      • 17.3 应激对免疫功能活动的调节
      • 17.4 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间相互作用的网络机制
    • 18 机体的酸碱平衡
      • 18.1 体液中的酸性、碱性物质
      • 18.2 机体内的酸、碱平衡
      • 18.3 体液的缓冲体系及其缓冲作用
      • 18.4 呼吸器官以改变通气率调节酸碱平衡
      • 18.5 肾与肝在酸碱平衡中的协同作用
      • 18.6 酸碱平衡紊乱
      • 18.7 鱼类的酸碱平衡
    • 19 应激与适应
      • 19.1 应激概述
        • 19.1.1 应激的基本概念
        • 19.1.2 应激的三个阶段
      • 19.2 应激反应的生理学机制
      • 19.3 有关应激与适应的几个案例
      • 19.4 应激对动物生产性能的影响
  • 主要参考文献
  • 索引

本数字课程与《动物生理学》(第3版)配套使用,是纸质教材的拓展和补充。内容包括发现之旅、系统功能进化、实验与技术应用、知识拓展、案例分析、本章小结、自测题及参考答案等,以方便广大教师教学和学生自学。

暂无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