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收藏

婺学今华——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文化育人源、知、行


作者:
胡正明
定价:
75.80元
ISBN:
978-7-04-052860-2
版面字数:
370.000千字
开本:
16开
全书页数:
暂无
装帧形式:
平装
重点项目:
暂无
出版时间:
2019-11-04
读者对象:
高等职业教育
一级分类:
公共课
二级分类:
人文素养
三级分类:
人文素养

教育活动的文化属性决定了高职院校文化育人必然与院校改革同步,是育人活动的总和。

本书基于对高职院校文化育人活动的基本认识,以学校所在地金华的文脉为起源,通过全景展现学校百年办学的宏大叙事,描绘学校文化育人的探索与实践,剖析学校精神;凝练学校文化育人环节所取得的成效与经验,聚焦学校教师文化、学生文化以及文化育人相关的生态环境建设情况,最后以承前启后的情怀主线对学校办学和文化育人工作进行了展望。

书名中的“婺学今华”寓意学校秉承地方千年文化精髓,将婺学追求经世致用与职业教育讲求实用的特征有机融合,绽放出时代的华章。“今华”与“金华”既谐音双关,又寄意于物。期望本书的出版能为新时代的职业教育改革锦上添花,为我国高职院校文化育人工作提供借鉴与参考。

  • 前辅文
  • 第一章 “肇基婺学 今日华彩”的文化脉络
    • 第一节 孕:金华传统文化的基石
      • 一、金华历史文化及其特征
      • 二、金华特色的两条育人主线
      • 三、金华高等教育发展的曲折经历与特殊情结
    • 第二节 育:金华地方高校的圆梦
      • 一、金华人民慷慨倾囊
      • 二、金华理工学院招生了
      • 三、严济慈图书馆投入使用
      • 四、南怀瑾为学校欣然挥笔
      • 五、全国首家“民办公助”高校
      • 六、中等职业学校合并升格
    • 第三节 整:现代大学文化的融合
      • 一、从哈尔滨请来的院士校长
      • 二、知名大学来的一批院长、教授
      • 三、大学氛围的熏陶与师资培育
      • 四、坚定走高等职业教育的道路
    • 第四节 跃:现代职教文化的淬炼
      • 一、“五位一体”育人体系的三次深化
      • 二、戮力国家示范院校建设
      • 三、示范院校建设的示范效应
      • 四、育人自觉的文化沉淀
    • 第五节 升:激荡职业教育改革的浪尖
      • 一、紧密贴合产业推进专业和专业群建设
      • 二、文化力量推动下的“唯”“最”“首”现象
      • 三、孕育新时代的匠人匠心
      • 四、优质高职院校建设道路上的“浙江样本”和“中国方案”
  • 第二章 “兼容并蓄 经世致用”的学校精神
    • 第一节 汇:学校精神的文化基础
      • 一、学校校训:学校精神的行动宣言
      • 二、学校“三风”:学校精神的文化凭证
      • 三、地方育人思想:学校精神与校训的源流库藏
    • 第二节 塑:学校精神的形成
      • 一、百年职教优良传统的融合及其精神积淀
      • 二、百年职教优良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 三、学校精神的凝成
    • 第三节 释:学校精神的内涵
      • 一、海纳江河的恢弘气度
      • 二、仰望星空的爱国情怀
      • 三、脚踏实地的务实品性
      • 四、勇于探索的创新品质
  • 第三章 “潜心职教 琢玉成器”的育人体系
    • 第一节 循: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方案的演进与优化
      • 一、对标高素质 培养目标再定位
      • 二、瞄准五环节 培养路径新设计
    • 第二节 接:专业体系与区域产业发展的匹配与适应
      • 一、对接区域产业 设置人才培养专业集群
      • 二、耦合行业企业 重构专业基层组织架构
      • 三、做强优特专业 辐射带动专业特色发展
    • 第三节 合:思政课程与文化素质教育的改革与建设
      • 一、紧扣导向 思政课程改革重引领
      • 二、走向综合 基础课程育人三面向
      • 三、强化素质 通识课程构建六模块
    • 第四节 特:育人模式与政校行企合作的创立与深化
      • 一、创立五位一体模式 校企合作成自觉
      • 二、实施基地两化建设 基地建设高标准
      • 三、建校企利益共同体 多方育人谋共赢
      • 四、产教融合高端平台 对接产业新载体
    • 第五节 通:工学结合与专业个性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一、以实践为导向 工学结合探新路
      • 二、深化校企协同 育人迈向学徒制
      • 三、适应个性发展 特色小班巧培养
    • 第六节 延:就业导向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入与跨越
      • 一、内涵迭代 实现生本就业指导到生涯教育
      • 二、顶层设计 构建“三四三”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 三、要素保障 优化就创教育实施环境与条件
      • 四、举措创新 多维度深化就创教育教学改革
  • 第四章 “立德树人 通融博雅”的素质教育
    • 第一节 举: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的思政教育
      • 一、“三全育人”工作体系建设
      • 二、以专业融入为特色的思政教育体系的构建
      • 三、以育人功能为导向的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
    • 第二节 厚:以通融博雅为中心的基本文化修养教育
      • 一、做实第一课堂: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构和文化素质教育深化
      • 二、做活第二课堂:拓展“人文+科学”的社团组织,丰富教育载体
      • 三、做宽第三课堂:开展“专业+职业”的社会实践活动,从校内走向校外
  • 第五章 “开放创新 多元分享”的专业教育
    • 第一节 本:职业导向、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育人
      • 一、激发首创精神 兴教改研究之风
      • 二、校本教研活动 促教学创新氛围
      • 三、精品教学资源 涵课程改革成果
      • 四、多元学教模式 塑全新教学形态
    • 第二节 体:四种类型、四个层次的实践教学育人
      • 一、细化实训实习标准 探索职业能力培养链
      • 二、切合专业行业特点 探索顶岗实习新模式
      • 三、规范创新实习管理 探索实践育人新机制
    • 第三节 核:知行融合、百花齐放的专业精神文化
      • 一、研究先行:夯筑职业素养与专业教育融合培养的理论基石
      • 二、上善若水:护理专业文化引领服务类专业的职业素养教育
      • 三、5S 管理:塑造装备制造类专业“精益求精”的工匠文化
      • 四、百花齐放:铸就地方综合院校专业群育人文化的异彩纷呈
    • 第四节 诊:四方参与、四类评价的质量管理文化
      • 一、工学结合、再造流程,教学运行体系开放化
      • 二、四方参与、四方评价,质量管理评价重内涵
      • 三、控制反馈、观测诊改,内部质量保证新常态
    • 第五节 展:一体两翼、三促四化的国际合作交流
      • 一、引入国际资源,合作办学项目育人强特色
      • 二、发挥集群效应,创办中新怀卡托国际学院
      • 三、突出专业优势,服务于“一带一路”倡议
      • 四、海外建校办学,坚持“授人以渔”新策略
      • 五、拓展文化交流,多形式促进跨国文化融合
  • 第六章 “德技双馨 追求卓越”的教师文化
    • 第一节 树:制度引导,涵养优质育人的师德师风
      • 一、党群合力,打造师德高地
      • 二、制度为基,深化育人自律
      • 三、主抓教风,推动育人自觉
      • 四、榜样力量,集聚育人风气
    • 第二节 建:内培外引,聚焦分层分类的教师发展
      • 一、“高峰计划”,着力培养高层次队伍
      • 二、“高原计划”,倾力打造教师中坚力量
      • 三、“内涵建设”,聚力锻造教师发展品牌
      • 四、“尖峰计划”,全力引进培养高端人才
    • 第三节 融:校企协同,锤炼专兼互动的教学团队
      • 一、求实精业,注重专业领雁培养
      • 二、互融鼎用,有效管理兼职教师
      • 三、包新纳鲜,关注企业引进教师
      • 四、聚沙成塔,加强优秀教学团队建设
  • 第七章 “以生为本 笃学尚行”的学生文化
    • 第一节 立:梦想领航,培育志存高远的新理想
      • 一、共筑中国梦,同迎新时代
      • 二、潮起金湖畔,先锋为引领
      • 三、不忘青年魂,勇做接班人
    • 第二节 学:正己修身,塑造敦品励学的新学风
      • 一、明礼尚礼尊师道,德以养心正本源
      • 二、严于律己树新风,尚善向上展新貌
      • 三、温暖相伴求学路,婺学文化育新人
    • 第三节 行:传承创新,磨炼勇于实践的新能力
      • 一、文明和谐住公寓,自理自治自家门
      • 二、青春活力建社团,文化创新推新路
      • 三、精准服务稳供求,义利相兼助就创
  • 第八章 “美丽和谐 携协共进”的文化生态
    • 第一节 美:环境文化建设与育人氛围设计
      • 一、校园规划烘托文化底蕴
      • 二、楼宇路桥体现地方特色
      • 三、标志建筑注入职业韵味
      • 四、校园廿景彰显金职情怀
    • 第二节 和:制度文化特色与院校治理保障
      • 一、完善规范的院校治理制度
      • 二、充满活力的二级管理体制
      • 三、高目标引领的考核机制
      • 四、政校企融合的协同育人机制
    • 第三节 协:精神文化凝练与院校形象规范
      • 一、以学校精神为引领的理念与表达
      • 二、以品牌打造为基础的内外宣和文化精品建设
      • 三、以产教融合、开放办学为特点的跨界文化
      • 四、以包容感恩、共同进步为核心的校友文化
  • 第九章 “止于至善 勇担使命”的金职情怀
    • 一、承:回望历史,金职人应坚定文化自信
    • 二、笃:立足当下,金职人应树立育人自觉
    • 三、启:展望未来,金职人应深化哲学自觉
  • 后记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