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收藏

匠心独运 甲子生辉——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文化育人研究与实践


作者:
朱爱胜
定价:
68.00元
ISBN:
978-7-04-052341-6
版面字数:
340.000千字
开本:
16开
全书页数:
暂无
装帧形式:
平装
重点项目:
暂无
出版时间:
1900-01-01
读者对象:
高等职业教育
一级分类:
公共课
二级分类:
人文素养
三级分类:
人文素养

文化育人是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中不可或缺的要素。本书以“文化育人”为视角,通过无锡职业技术学院从无锡农业机械制造学校、江苏省无锡机械制造学校到无锡职业技术学院三易其名、艰苦奋斗、创新发展60 年的办学历程的梳理,全面总结了学校60 年来的办学思想和精神、文化育人理念和追求、文化生态营造和育人体系构建,以及面向未来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准“智能制造特色校”的发展宏图和文化构想,展示了学校在专业建设、课程改革、人才培养、校企合作、国际化办学方面的办学智慧、办学实践与办学成果。期望本书的出版能为我国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高职院校文化育人工作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方案。

  • 前辅文
  • 序章 吴风蠡雨塑精神——无锡职院文化脉络溯源
    • 第一节 吴风蠡雨:涵养尚德务实价值取向
      • 一、开放包容的人文情怀
      • 二、精益求精的铸剑精神
      • 三、尚德务实的社会风尚
      • 四、超越自我的价值追求
    • 第二节 人文传统:生发经世致用办学情怀
  • 第一章 延绵文脉——根植文化沃土 与时俱进60 年
    • 第一节 不辱使命的职教创建期
      • 一、筚路蓝缕创建农机校
      • 二、激情岁月铸就奋斗精神
      • 三、蹉跎十年不舍职教使命
    • 第二节 以人为本的中专校职教建设期
      • 一、身份独立与体制完善
      • 二、教育引领与思想塑魂
      • 三、以人为本的探索与实践
      • 四、试办五年制高职
    • 第三节 文化自觉的高职迅猛发展期
      • 一、抢抓机遇,厚植高职教育先发优势
      • 二、加强党建,全面重塑职院文化精神
      • 三、文化育人,产教融合提升高职境界
      • 四、国际合作,丰富职院品牌文化含量
  • 第二章 文化自觉——昌明办学理念 铸就职院精神
    • 第一节 “学生的家园,企业的伙伴”——无锡职院的办学理念
      • 一、“学生的家园,企业的伙伴”的内涵诠释
      • 二、“学生的家园”的实施举措
      • 三、“企业的伙伴”的实施路径
    • 第二节 “严谨治学,崇尚实践”
      • ——校训承载的职院精神
      • 一、校训的嬗变与内涵发展
      • 二、校训承载的职院精神
      • 三、以职院精神为核心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养成
      • 四、以职院精神为核心的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养成
    • 第三节 职院精神的标识与校园环境营造
      • 一、精神宣言——校歌
      • 二、文化标识——校名、校标、校色、校徽、校旗
      • 三、心灵栖息地——校园环境
  • 第三章 匠心锤炼——实践炼精神 用心强技能
    • 第一节 专业建设:凝练“工匠”精神
      • 一、以产业布局为依据,构建“同心多角”专业体系
      • 二、与产业发展相匹配,建设“智能制造”专业群
      • 三、以品牌专业为示范,全面优化专业内涵
      • 四、以高职本科为试点,构建“大国工匠”培育体系
    • 第二节 课程改革:提升“工匠”技能
      • 一、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课程模式构建
      • 二、系统改革课程体系的理论创新
      • 三、以“三跨”理念开发优质课程资源的实践成效
      • 四、以“M3P”为核心营造创新创业文化
    • 第三节 质量保障:优化“工匠”培育软环境
      • 一、引培结合、关注发展,创新“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
      • 二、教科互促、建设团队,强化技术研发和教学转化
      • 三、完善组织,建章立制,保障教学质量持续提高
  • 第四章 生态营造——以德为先 文化育人
    • 第一节 育人目标:“一元两维三面向”
      • 一、努力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德塑魂
      • 二、满足多元需求,培养合格+特色人才
      • 三、“三面向”促进个体健康和谐发展
    • 第二节 载体设计:“一体两翼三融合”
      • 一、一幅复合人像引起的思考
      • 二、“不能照搬普通本科做法”
      • 三、构建“一体两翼三融合”文化育人体系
      • 四、建设文化宣传融媒体
    • 第三节 特色驱动:品牌引领活动升华
      • 一、“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
      • 二、五彩缤纷,历久弥新——“五四科技文化艺术节”
      • 三、以美启智,以文化人——“星期二讲堂”
      • 四、腹有诗书气自华——图书馆的“读者节”
      • 五、自我教育助成长——学生社团文化
    • 第四节 实施保障:文化育人制度设计
      • 一、创新文化育人管理体制机制
      • 二、培育文化育人师资队伍
      • 三、构建文化育人评价体系
      • 四、提升文化育人效果
  • 第五章 文化互融——开放合作 多元融合
    • 第一节 校企协同,多层次培养职业技能
      • 一、从半工半读、厂校合一到校办工厂
      • 二、从“工业中心”到“产学合作中心”
      • 三、“智能制造工程中心”的产学深度融合
      • 四、“华飞航空学院”的校企合作办学
    • 第二节 文化互融,多渠道培养职业素质
      • 一、组织管理的产学互融
      • 二、文化建设的产学互融
      • 三、实习实训环境的产学互融
    • 第三节 中外合作,全方位培养国际化人才
      • 一、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演进
      • 二、国际合作办学多方位推进
      • 三、海外办学谱写华章
      • 四、多元文化培养国际视野与包容胸襟
  • 第六章 精神导航——春风化雨桃李盛
    • 第一节 中职教育弄潮儿
      • 一、赵克松:办成一所像样的学校
      • 二、韩亚平:创新思路促进发展
      • 三、谈兴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 第二节 高职教育开拓人
      • 一、内外兼修,炼成高职机电类“单打冠军”
      • 二、“国内一流、国际水准、特色鲜明”的探索之路
      • 三、中国职业教育杰出校长戴勇
    • 第三节 职业教育守望者
      • 一、国家教学名师
      • 二、江苏省高校教学名师
      • 三、校级教学名师和“学生最喜爱的教师”
      • 四、国家级教学团队
  • 第七章 薪火相传——职业路上追梦人
    • 第一节 岗位成才,技能立身
      • 一、他们成为岗位明星
      • 二、他们驰骋各类赛场
    • 第二节 创新创业,出彩人生
      • 一、他们醉心科技,热衷创新
      • 二、他们敢为人先,成功创业
    • 第三节 志愿服务,奉献社会
      • 一、“蒲公英”种子撒进留守儿童心中
      • 二、“爱飞翔”小队的品牌效应
      • 三、璀璨青春在无私奉献中绽放
  • 第八章 文化向未来——不忘初心再出发
    • 第一节 不忘初心:确立文化育人愿景
      • 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担当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 二、融合行业文化,培育拥有工匠精神的职业人
      • 三、融合区域文化,培育“尚德务实、和谐奋进”的无锡人
      • 四、吸收多元文化,培育具有国际视野的卓越技术技能人才
    • 第二节 形成合力:实现全方位立体化文化育人
      • 一、完善四个维度文化建设
      • 二、提升四大育人体系质量
    • 第三节 甲子生辉:建设中国特色国际水准的高职教育
      • 一、弘扬“大国工匠”的工科特色文化
      • 二、创建具有深厚人文底蕴的“智能制造特色校”
      • 三、结语
  • 后记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