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收藏

现代教育技术(第3版)

“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

作者:
张剑平
定价:
30.00元
ISBN:
978-7-04-036931-1
版面字数:
410.000千字
开本:
16开
全书页数:
274页
装帧形式:
平装
重点项目:
“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
出版时间:
2013-03-18
物料号:
36931-00
读者对象:
高等教育
一级分类:
计算机/教育技术类
二级分类:
教育技术专业课程

  本书是国家精品课程“现代教育技术”的主讲教材。全书按照教育技术理论基础、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教学过程设计与评价3个篇章展开,内容共分为10章,分别是教育技术概述、学与教的理论、视听与传播理论、视听媒体辅助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网络教育资源的利用、现代远程教育、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环境、教学设计、教学评价。
  本书的特点是:理论联系实际,面向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立足学科视角,重视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兼顾传统与现代,重视教材的可用性建设。每章都提供内容结构、学习目标、小结、习题与综合实践活动,以及丰富的拓展资料以适应课程的发展。本书内容与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的要求接轨。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本科生、研究生的教育技术通识类课程教材,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参考书,也可供从事教育技术、信息技术教学与管理的相关人员阅读。
  • 第一篇 教育技术理论基础
  • 第1章 教育技术概述
    • 1.1 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
      • 1.1.1 定义与内涵
      • 1.1.2 相关概念及辨析
    • 1.2 教育技术的历史沿革
      • 1.2.1 国外教育技术发展阶段
      • 1.2.2 我国教育技术发展历程
    • 1.3 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
      • 1.3.1 教育技术的发展特点
      • 1.3.2 教育技术的新兴方向
    • 1.4 新世纪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
      • 1.4.1 信息素养与教育技术能力
      • 1.4.2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 小结
    • 习题
    • 综合实践活动
  • 第2章 学与教的理论
    • 2.1 行为主义理论
      • 2.1.1 基本观点
      • 2.1.2 行为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教学
      • 2.1.3 对教育技术的启示
    • 2.2 认知主义理论
      • 2.2.1 基本观点
      • 2.2.2 认知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教学
      • 2.2.3 对教育技术的启示
    • 2.3 建构主义理论
      • 2.3.1 基本观点
      • 2.3.2 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教学
      • 2.3.3 对教育技术的启示
    • 小结
    • 习题
    • 综合实践活动
  • 第3章 视听与传播理论
    • 3.1 视听教育理论
      • 3.1.1 视感知规律
      • 3.1.2 听感知规律
      • 3.1.3 经验之塔理论
    • 3.2 多媒体学习理论
      • 3.2.1 多媒体认知过程
      • 3.2.2 多媒体教学原则
    • 3.3 传播理论
      • 3.3.1 传播类型及其模式
      • 3.3.2 教育传播及其原理
    • 小结
    • 习题
    • 综合实践活动
  • 第二篇 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
  • 第4章 视听媒体辅助教学
    • 4.1 教育传播媒体
      • 4.1.1 基本概念
      • 4.1.2 功能与特性
    • 4.2 视听媒体设备
      • 4.2.1 视觉设备
      • 4.2.2 听觉设备
      • 4.2.3 视听设备
    • 4.3 视听媒体的教学应用
      • 4.3.1 制作过程
      • 4.3.2 应用方式
    • 小结
    • 习题
    • 综合实践活动
  • 第5章 多媒体辅助教学
    • 5.1 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基本模式
      • 5.1.1 基本概念
      • 5.1.2 教学模式及其分类
    • 5.2 多媒体课件的开发
      • 5.2.1 课件开发步骤
      • 5.2.2 素材采集与加工
      • 5.2.3 多媒体创作及其工具
    • 5.3 知识可视化及其教学应用
      • 5.3.1 可视化概念与工具
      • 5.3.2 概念图及其应用
    • 5.4 新技术的教学应用
      • 5.4.1 虚拟现实及其应用
      • 5.4.2 人工智能及其应用
    • 小结
    • 习题
    • 综合实践活动
  • 第6章 网络教育资源的利用
    • 6.1 网络教育资源
      • 6.1.1 网络资源的特点
      • 6.1.2 典型的网络资源
    • 6.2 网络信息获取与交流
      • 6.2.1 网络信息检索
      • 6.2.2 网络信息交流
    • 6.3 社会性软件及其教育应用
      • 6.3.1 社会性软件的特点
      • 6.3.2 社会性软件的应用
    • 6.4 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
      • 6.4.1 研究性学习及其实施
      • 6.4.2 网络探究WebQuest
      • 6.4.3 研究性学习案例
    • 小结
    • 习题
    • 综合实践活动
  • 第7章 现代远程教育
    • 7.1 远程教育及其影响因素
      • 7.1.1 远程教育的特征
      • 7.1.2 远程教育的发展与类型
      • 7.1.3 远程学习的影响因素
    • 7.2 网络课程与虚拟学习环境
      • 7.2.1 网络课程的特点与实施
      • 7.2.2 虚拟学习环境的构成
    • 7.3 远程教育的学习支持服务
      • 7.3.1 学习支持服务体系
      • 7.3.2 学习支持服务的管理
    • 小结
    • 习题
    • 综合实践活动
  • 第8章 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环境
    • 8.1 校园网络
      • 8.1.1 概念与功能
      • 8.1.2 中小学校园网络
    • 8.2 多媒体教室
      • 8.2.1 功能与设计
      • 8.2.2 系统构成
    • 8.3 网络机房
      • 8.3.1 构成与布局
      • 8.3.2 环境要求
    • 8.4 微格教室
      • 8.4.1 微格教学系统
      • 8.4.2 微格教学的实施
    • 小结
    • 习题
    • 综合实践活动
  • 第三篇 教学过程设计与评价
  • 第9章 教学设计
    • 9.1 教学设计概述
      • 9.1.1 概念与特征
      • 9.1.2 层次与模式
    • 9.2 教学设计的基本过程
      • 9.2.1 前期分析
      • 9.2.2 教学目标的阐明
      • 9.2.3 教学策略的制定
      • 9.2.4 教学方案的编写
      • 9.2.5 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
    • 9.3 教学设计的信息化工具
      • 9.3.1 教学设计工具及其分类
      • 9.3.2 典型的教学设计工具
      • 9.4 教学设计案例
    • 9.4.1 “狐狸和乌鸦”教学设计
      • 9.4.2 “人类遗传病与优生”教学设计
    • 小结
    • 习题
    • 综合实践活动
  • 第10章 教学评价
    • 10.1 教学评价概念与技术
      • 10.1.1 概念与特征
      • 10.1.2 功能与类型
      • 10.1.3 教学评价技术
    • 10.2 教学评价实践
      • 10.2.1 教学过程的评价
      • 10.2.2 教学资源的评价
    • 10.3 教育技术在评价中的应用
      • 10.3.1 教学过程记录与评价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