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收藏

大学生劳动教育


作者:
胡大平、吴翠丽、李乾坤、王栋
定价:
36.30元
ISBN:
978-7-04-064621-4
版面字数:
240.00千字
开本:
16开
全书页数:
暂无
装帧形式:
平装
重点项目:
暂无
出版时间:
2025-07-08
物料号:
64621-00
读者对象:
高等教育
一级分类:
文化素质教育
二级分类:
文化素质教育

本书是普通高等学校劳动教育课程教材。全书共八章,在简要介绍新中国劳动教育发展历程及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整体介绍中外不同时代的劳动观形成,重点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深刻内涵,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丰富意蕴,正确劳动观的确立,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当代劳动形态的关系,劳动法律法规要点,职业体系与体面劳动,劳动就业与大学生职业发展。本书秉持理论与实际密切结合的原则,一方面深入浅出地阐释劳动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着重介绍学生在新时代劳动实践中的实用知识,引导学生真正“爱劳动、懂劳动”,在正确劳动观的引领下积极投入劳动实践,真正“会劳动”。

本书可供全国各类高校劳动教育课程教学使用。

  • 前辅文
  • 绪论
    • 一、新中国劳动教育的发展历程
    • 二、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时代背景
    • 三、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
  • 第一章 中西方古代思想和近代启蒙思想中的劳动观
    • 第一节 中西方古代思想中的劳动观
      • 一、劳动与劳动观的形成
      • 二、中国古代思想中的劳动观
      • 三、西方古代思想中的劳动观
      • 四、正确看待古代思想中的劳动观
    • 第二节 西方近代启蒙思想中的劳动观
      • 一、劳动在早期启蒙思想中的出现
      • 二、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观
      • 三、德国古典哲学中的劳动观
      • 四、近代空想社会主义的劳动观
    • 第三节 “劳工神圣”与中国近代的劳动观
      • 一、“劳工神圣”口号在中国的提出
      • 二、“劳动”成为中国革命的动力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
    • 第一节 劳动的本质
      • 一、劳动的哲学内涵
      • 二、劳动的经济学内涵
    • 第二节 资本主义私有制与异化劳动
      • 一、劳动、货币与致富欲
      • 二、资本与劳动的关系
    • 第三节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的自由劳动
      • 一、异化劳动的本质
      • 二、自由劳动的实现
  • 第三章 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与正确劳动观的确立
    • 第一节 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 一、劳模精神
      • 二、劳动精神
      • 三、工匠精神
    • 第二节 劳动与幸福美好生活的创造
      • 一、劳动是获取生存资料的源泉
      • 二、劳动是实现人生价值的保证
      • 三、劳动是促进社会团结的纽带
      • 四、劳动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基石
    • 第三节 树立正确劳动观
      • 一、崇尚劳动
      • 二、热爱劳动
      • 三、辛勤劳动
      • 四、诚实劳动
      • 五、创造性劳动
  • 第四章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当代劳动形态
    • 第一节 科学技术与劳动
      • 一、科学技术与劳动的关系
      • 二、科学技术革命与劳动发展
      • 三、对科学技术应用后果的反思
    • 第二节 当代科学技术与劳动形态的新发展
      • 一、网络信息技术与数字劳动
      • 二、人工智能与当代劳动形态
    • 第三节 当代劳动形态对新时代劳动者的要求
      • 一、正确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
      • 二、警惕与避免科学技术运用中的消极方面
      • 三、锤炼创新能力与综合素养
  • 第五章 劳动法律法规概述
    • 第一节 我国劳动立法的历史与现状
      • 一、我国劳动立法的历史
      • 二、我国劳动法体系
      • 三、劳动法
      • 四、劳动法律关系
      • 五、我国《劳动法》的立法目的
    • 第二节 《劳动合同法》
      • 一、劳动合同概述
      • 二、劳动合同的内容和期限
      • 三、劳动合同的订立、变更与无效
      • 四、劳动合同的终止和解除
    • 第三节 社会保障法
      • 一、社会保障法的概念和特点
      • 二、社会保障法的功能
      • 三、社会保障法的原则
      • 四、社会保障法体系
  • 第六章 职业体系与体面劳动
    • 第一节 职业体系与个人能力的互动关系
      • 一、职业体系的动态发展
      • 二、个人能力的动态发展
      • 三、职业体系发展和个人能力发展的互动关系
    • 第二节 职业主体与职业客体
      • 一、职业主体和职业客体的内涵
      • 二、我国职业主体与职业客体的概况
      • 三、发达国家的职业客体存量与转移趋势
      • 四、我国引进职业客体的实践
    • 第三节 体面劳动
      • 一、体面劳动的内涵
      • 二、体面劳动面临的问题
      • 三、体面劳动的实现路径
  • 第七章 劳动就业与大学生的职业发展
    • 第一节 劳动就业的基本概念
      • 一、劳动就业与失业
      • 二、劳动力需求与劳动力供给
    • 第二节 我国劳动就业政策的历史与现状
      • 一、就业政策
      • 二、我国劳动就业政策的历史沿革与发展现状
      • 三、劳动就业政策变迁与大学生劳动就业
    • 第三节 就业与大学生职业生涯
      •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
      • 二、就业与大学生的职业选择
  • 参考阅读文献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