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8 章,内容包括绪论、基因工程的基本技术与原理、基因工程的酶学基础、目的基因的获取、基因工程载体、基因的体外重组和转移、重组克隆的筛选与鉴定、克隆基因的表达。本书强调数据、实验原理的原始来源、改进和发展历程,讲述的结论和技术发明都力求有学术上的出处,并按照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时间顺序将基因工程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使读者不仅学习到基因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原理,更重要的是了解学术和技术发展的过程。
本书具有以下特点:①以“科学史引导教学改革”的理念为指导,尝试科学史引导的教材编写方式,以历史的视角梳理原创,展示科学发展过程中的创新思维。②正文中标注参考文献,强调学术性,有利于反映科学的发展过程,也便于读者延伸阅读或自行考证。③在DNA 序列水平上展示酶切位点、启动子、多克隆位点、终止子、复制起点等重要载体元件的结构与功能,精准解读原理和技术细节。④配套丰富的数字课程资源,包括作者原创的精美动画和教学课件、全程授课录像和1500 多篇参考文献。
本书适合作为各类院校的基因工程教学用书,书中提供的详尽学科发展沿革和参考文献也为翻转课堂和讨论式教学改革提供了阅读资源和研讨话题。
基因工程数字课程与纸质教材一体化设计,紧密配合。立足全面展现课程知识体系并反映学科快速发展的趋势和成果,数字课程涵盖了全课程教学录像和制作精美的动画、教学课件,以及1500余篇相关原始文献等资源,充分运用多种形式的媒体资源,丰富知识的呈现形式,更加贴合课程教学的实际需要,在提升课程教学效果的同时,为学生学习提供了更多思考和探索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