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
编写课题组由11 位专家组成,首席专家是四川大学曹顺庆、上海师范大学孙景尧、中国人民大学高旭东。
本书在阐述比较文学的历史发展与学科理论的推进过程时,既注重比较文学不同阶段之间的差异,又看到其中历史性的关联和承接,使其呈现为涟漪式的动态发展过程与螺旋式的上升过程。本书努力打破该领域中曾长期存在的西方中心主义,强调在“辨异”的基础上达成互识和互补,以形成世界各民族文学和文化“和而不同”的理想格局。
- 绪论 学习比较文学的意义
- 第一节 为什么要学习比较文学
- 第二节 本书的指导思想、结构与使用建议
- 第一章 比较文学总论
- 第一节 比较文学的定义
- 第二节 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发展的历史
- 第三节 比较文学的可比性与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国际文学关系与相互影响
- 第一节 文学相互影响的辩证关系
- 第二节 流传学
- 第三节 渊源学
- 第四节 媒介学
- 第三章 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
- 第一节 比较文学视野中的翻译
- 第二节 创造性叛逆与翻译
- 第三节 文化意象的失落与变异
- 第四节 翻译文学与中外文学关系研究新视角
- 第四章 形象学、接受学与变异学
- 第五章 文学的类型研究
- 第一节 类型学
- 第二节 文学主题与主题学
- 第三节 文类学研究
- 第六章 比较诗学
- 第一节 诗学范畴的历史生成
- 第二节 比较诗学的学科建构
- 第三节 走向比较诗学的新疆域
- 第七章 文学的跨学科研究
- 第一节 文学与艺术
- 第二节 文学与人文社会科学
- 第三节 文学与自然科学
- 第八章 总体文学
- 第一节 区域文学与世界文学
- 第二节 总体文学与世界文学
- 第九章 跨文明比较文学
- 第一节 跨文明比较文学提出的现实意义
- 第二节 人类文明的多源和多元性
- 第三节 跨文明研究:比较文学的新拓展
- 第四节 文学的跨文明比较方法
- 第十章 比较文学前景展望:世界文学时代的到来
- 第一节 全球化语境下的比较文学
- 第二节 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
- 第三节 走向世界文学阶段的比较文学
- 阅读文献
- 人名译名对照表
- 后记
- 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