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收藏

当代台港文学概论


作者:
古远清
定价:
35.90元
ISBN:
978-7-04-031617-9
版面字数:
330.000千字
开本:
16开
全书页数:
358页
装帧形式:
平装
重点项目:
暂无
出版时间:
2012-03-02
读者对象:
高等教育
一级分类:
中文
二级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三级分类:
汉语言文学

本书是国内首部将台港文学融会贯通、由一人独立完成的文学教程。全书共分八章,系统论述了1949—2010 年间的台港文学思潮及小说、散文、新诗、话剧、通俗文学、文学评论的代表作家及其作品,书后还附录了《澳门文学概况》。对60 年来的台港文学发展历程、台港文学的关系及各自的特殊经验和存在问题,作了全面梳理和中肯深入的评述。

本书既注重内容的知识性和稳定性,同时也讲究独创性。这是一本兼有教科书和学术著作品格的专著,体现了著者近几年的研究成果和本领域的最新研究现状。它不仅引入文化研究的观点和方法评价作家作品,还注意读者反应和市场对文学的制约,并在宏大叙事之余辅之以细节,让此书成为有可读性的教材。此外,从章节标题设计到文字,均力求鲜活灵动,甚至还带一点个性。

本书可作中文专业本科生的选修课教材,也可供对台港文学有兴趣的读者阅读参考。

  • 前辅文
  • 导论
    • 一、跨海而来的台湾文学
    • 二、香港文学六十年的历程
    • 三、台港文学的交迭与冲突
    • 四、台港文学的特殊经验与问题
  • 第 一 章 文学思潮
    • 第一节 “战斗文艺”与“自由文艺”
    • 第二节 “难民文学”与“美元文化”
    • 第三节 乡土文学大论战
    • 第四节 “九七”回归与文学创作
    • 第五节 “文学台独”思潮的窜起
    • 第六节 作家身份与台港文学
  • 第 二 章 写实小说
    • 第一节 充满悲情意识的吴浊流
    • 第二节 林海音、鹿桥的大陆经验
    • 第三节 表现两岸历史沧桑的“大河小说”
    • 第四节 “原乡人”钟理和与民族主义战士陈映真
    • 第五节 “伤痕文学”的先行者:陈若曦、金兆
    • 第六节 乡土文学的代表:黄春明与王祯和
    • 第七节 侣伦和舒巷城的底层写作
  • 第 三 章 现代小说
    • 第一节 白先勇:台湾现代小说的旗手
    • 第二节 怪异的王文兴与七等生
    • 第三节 姐妹作家:施叔青与李昂
    • 第四节 朱氏“小说工厂”
    • 第五节 后现代作家:黄凡、张大春、骆以军
    • 第六节 政治小说和网络文学的兴起
    • 第七节 三位“南来作家”:徐、刘以鬯、张爱玲
    • 第八节 三位本土作家:西西、钟晓阳、董启章
  • 第 四 章 新 诗
    • 第一节 “现代派”诗人纪弦、郑愁予
    • 第二节 “诗坛祭酒”余光中
    • 第三节 “诗魔”洛夫和“鬼才”商禽
    • 第四节 后现代奇葩夏宇和文坛流星林燿德
    • 第五节 语调苦涩的力匡和吹现代风的马朗
    • 第六节 钟情大叙事的戴天与重量级作家也斯
    • 第七节 不为流派束缚的羁魂和钟伟民、王良和
  • 第 五 章 散 文
    • 第一节 尖锐泼辣的柏杨与嬉笑怒骂的李敖
    • 第二节 余光中的幽默散文
    • 第三节 王鼎钧的智慧火花
    • 第四节 台湾的主要散文作家和学者散文
    • 第五节 最具香港特色的框框杂文
    • 第六节 理趣情趣兼具的梁锡华、董桥
  • 第 六 章 通俗文学
    • 第一节 琼瑶的言情小说和三毛的散文
    • 第二节 高阳的历史小说和席慕蓉的诗
    • 第三节 金庸的武侠世界
    • 第四节 高雄、倪匡和诡异的李碧华
  • 第 七 章 戏 剧
    • 第一节 作为艺术理论家和戏剧家的姚一苇
    • 第二节 具有中国味的张晓风和赖声川
    • 第三节 香港话剧发展概况
    • 第四节 香港的主要剧作家
  • 第 八 章 文学批评
    • 第一节 从夏志清到李欧梵到王德威
    • 第二节 叶石涛的《台湾文学史纲》
    • 第三节 叶维廉的比较诗学和颜元叔的“新批评”
    • 第四节 新文学史家曹聚仁、司马长风
    • 第五节 香港文学研究在香港
  • 附录 澳门文学概况
  • 后记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