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收藏

发酵工程实验教程


作者:
贾士儒 宋存江
定价:
29.00元
ISBN:
978-7-04-045180-1
版面字数:
420千字
开本:
16开
全书页数:
暂无
装帧形式:
平装
重点项目:
暂无
出版时间:
2016-08-29
读者对象:
高等教育
一级分类:
生物技术/生物工程

发酵工程实验是生物工程、生物技术等专业的重要课程。考虑到本科教学的课程容量,本书采用“纸质教材+数字课程”的形式进行课程的构建和教材编写,兼顾基础性、前沿性和应用性。全书包括三部分,绪论,介绍实验室组成、安全性、实验方案设计、实验室守则以及实验用菌种;第一篇“单元实验”,共35个实验,包括发酵工程的前期准备和中间检测以及产物发酵与分离纯化实验;第二篇“综合实验”,包括聚羟基脂肪酸酯、短链脂肪酸、β-半乳糖苷酶、发状念珠藻、红霉素、微生物脱硫和啤酒发酵等7个综合实验。

本书提供了与纸质教材相配套的数字课程。数字课程包含了选修实验以及与正文知识点相对应的知识拓展、深入学习、教学课件、视频资料、延伸阅读、电子表格、图片和参考文献等栏目,便于不同条件的学校开设实验课及学生的自主学习。

本书将国内外最新实验技术与作者科学研究相结合,联合我国教学实验用微生物菌种平台为读者提供低价实验用菌种是本教材的又一亮点。

本书可供从事发酵工程、生化工程、生物工程、环境工程和制药工程的广大高校师生作为实验教材,也可供科研院、所和工厂企业技术与管理人员使用。

  • 前辅文
  • 绪 论
    • 一、发酵工程和发酵工程实验
    • 二、发酵工程实验室的组成
    • 三、发酵工程实验室的安全性
    • 四、发酵工程实验室守则
    • 五、发酵工程实验中的发酵规模
    • 六、发酵工程实验方案的设计
    • 七、发酵工程实验用菌种
  • 第一篇 单元实验
    • 第一单元 发酵工程实验前期准备
      • 实验1 玉米淀粉液化与糖化
      • 实验2 淀粉质原料的水分测定
      • 实验3 原料中粗淀粉(总糖)的测定
      • 实验4 还原糖的测定
      • 实验5 营养缺陷型的获得实验
      • 实验6 发酵菌种的诱变育种实验
      • 实验6-1 发酵菌种的物理诱变
      • 实验6-2 发酵菌种的化学诱变
      • 实验7 发酵培养基的单因素和正交实验优化
      • 实验8 发酵罐原理与操作实验
    • 第二单元 发酵工程过程检测实验
      • 实验9 发酵液物理性质分析
      • 实验9-1 毛细管法测定发酵液的黏度
      • 实验9-2 旋转式黏度计测定发酵液的黏度
      • 实验10 发酵液的化学性质分析(一)
      • 实验10-1 Folin-酚法
      • 实验10-2 考马斯亮蓝染色法
      • 实验11 发酵液的化学性质分析(二)
      • 实验11-1 邻菲咯啉比色法测定发酵液中铁离子的含量
      • 实验11-2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比色法测定发酵液中铜离子的含量
      • 实验11-3 邻甲酚酞比色法测定发酵液中钙离子的含量
      • 实验11-4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法测定发酵液中金属元素(钠、钾、铁、铜)的含量
      • 实验12 亚硫酸盐氧化法测定溶氧体积传递系数KLa
      • 实验13 α-淀粉酶酶促反应动力学参数的测定
      • 实验14 发酵液中菌体浓度、还原糖的含量测定
      • 实验14-1 发酵液中菌体浓度测定
      • 实验14-2 发酵液中还原糖的含量测定
      • 实验15 发酵过程中有机酸和氨基酸的含量测定
      • 实验16 发酵过程中产物的HPLC法测定
      • 实验17 SDS-PAGE检测发酵液中杀虫蛋白含量
      • 实验18 红曲的生物学功能测定实验
      • 实验18-1 红曲粗提物的自由基清除活性测定
      • 实验18-2 红曲中Monacolin K含量的测定
      • 实验18-3 红曲淀粉酶活力的测定
      • 实验18-4 红曲过氧化氢酶活力测定
    • 第三单元 发酵工程产物发酵实验
      • 实验19 面包酵母分批培养实验
      • 实验20 微生物杀虫剂的发酵工艺实验
      • 实验21 丝状真菌发酵生产糖化酶工艺实验
      • 实验22 透明质酸发酵工艺实验
      • 实验23 出芽短梗霉紫外诱变高产普鲁兰多糖低产色素菌株的发酵与产物提取
      • 实验24 黄原胶的发酵工艺实验
      • 实验25 L-缬氨酸的发酵工艺实验
      • 实验26 酒精的发酵工艺实验
      • 实验27 细菌黑色素的发酵工艺实验
      • 实验28 红葡萄酒发酵工艺实验
      • 实验29 类胡萝卜素的pH-stat流加高密度发酵工艺实验
      • 实验30 红曲菌的固态发酵
    • 第四单元 发酵工程下游技术实验
      • 实验31 从发酵液中采用膜法分离提取L-色氨酸工艺实验
      • 实验32 超临界流体萃取发酵产物
      • 实验33 采用离子交换法进行产物分离实验
      • 实验34 采用蒸馏法进行产物分离的实验
      • 实验35 采用喷雾干燥技术制备发酵产品实验
  • 第二篇 综合实验
    • 综合实验Ⅰ 生物降解材料聚羟基脂肪酸酯的合成
      • 实验Ⅰ-1 PHA合成细菌的分离与BIOLOG分类鉴定
      • 实验Ⅰ-2 微生物发酵法合成PHA(摇瓶)
      • 实验Ⅰ-3 发酵罐的工作原理及操作方法
      • 实验Ⅰ-4 微生物发酵合成PHA(发酵罐)
      • 实验Ⅰ-5 发酵液中基质葡萄糖的含量测定
      • 实验Ⅰ-6 亚硫酸盐法测定溶氧体积传递系数
      • 实验Ⅰ-7 发酵液固液分离及菌体冷冻干燥
      • 实验Ⅰ-8 PHA的溶剂抽提和抽提液的浓缩
      • 实验Ⅰ-9 PHA样品沉淀、减压干燥、核磁共振检测样品管的准备
    • 综合实验Ⅱ 利用厌氧杆菌高密度发酵生产短链脂肪酸
      • 实验Ⅱ-1 合成短链脂肪酸的厌氧杆菌的分离与纯化——丁酸梭菌的分离及纯化
      • 实验Ⅱ-2 厌氧杆菌高密度发酵的培养基选择——丁酸梭菌的培养基优化
      • 实验Ⅱ-3 纤维床固定化厌氧杆菌生物反应器的设计与构建
      • 实验Ⅱ-4 固定化厌氧杆菌发酵过程参数的检测及控制——丁酸梭菌的固定化批次发酵
      • 实验Ⅱ-5 固定化厌氧杆菌的补料分批培养生产短链脂肪酸——丁酸梭菌的固定化补料分批发酵
      • 实验Ⅱ-6 适应性进化策略选育高产短链脂肪酸驯化菌——高产丁酸的丁酸梭菌适应性进化选育
    • 综合实验Ⅲ 重组毕赤酵母高密度发酵生产β-半乳糖苷酶
      • 实验Ⅲ-1 产β-半乳糖苷酶菌株Ppastoris G1HL的种子培养
      • 实验Ⅲ-2 全自动发酵罐发酵生产β-半乳糖苷酶
      • 实验Ⅲ-3 发酵过程中还原糖浓度的测定
      • 实验Ⅲ-4 发酵液中残余甲醇的测定
      • 实验Ⅲ-5 β-半乳糖苷酶活性的测定
      • 实验Ⅲ-6 β-半乳糖苷酶发酵过程在线参数的检测与控制
      • 实验Ⅲ-7 发酵生产β-半乳糖苷酶的多尺度参数相关分析
    • 综合实验Ⅳ 使用光照生物反应器的发酵——发状念珠藻细胞的培养
      • 实验Ⅳ-1 发状念珠藻单体细胞的制备与保存
      • 实验Ⅳ-2 液体发状念珠藻种子的制备
      • 实验Ⅳ-3 光照生物反应器原理和使用
      • 实验Ⅳ-4 藻细胞的采收与保存
      • 实验Ⅳ-5 发状念珠藻多糖的提取与纯化
    • 综合实验Ⅴ 微生物的医药生产制造——红霉素的微生物发酵生产
      • 实验Ⅴ-1 分离与纯化红霉素高产菌株的诱变选育实验
      • 实验Ⅴ-2 红霉素产生菌摇瓶培养及培养条件优化实验
      • 实验Ⅴ-3 红霉素分批发酵及发酵动力学实验
      • 实验Ⅴ-4 红霉素发酵中试生产工艺实验
      • 实验Ⅴ-5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提取红霉素碱实验
    • 综合实验Ⅵ 燃料油的微生物脱硫
      • 实验Ⅵ-1 生物脱硫菌种的制备
      • 实验Ⅵ-2 红平红球菌对硫源的选择性
      • 实验Ⅵ-3 DBT生物脱硫产物的定量分析
      • 实验Ⅵ-4 30L自控发酵罐分批发酵法脱除DBT中的有机硫
      • 实验Ⅵ-5 发酵液中DBT含量的测定
      • 实验Ⅵ-6 DBT脱硫产物在油/水两相中的分配系数测定
      • 实验Ⅵ-7 利用休止细胞脱除模拟燃油中的有机硫
    • 综合实验Ⅶ 啤酒发酵实验
      • 实验Ⅶ-1 水的理化分析
      • 实验Ⅶ-2 麦芽的理化指标分析
      • 实验Ⅶ-3 酒花的理化分析
      • 实验Ⅶ-4 麦汁的分析与检验
      • 实验Ⅶ-5 啤酒酿造的上面发酵实验
      • 实验Ⅶ-6 上面发酵啤酒中试实验
      • 实验Ⅶ-7 发酵液和成品啤酒的分析
  • 主要参考文献

发酵工程实验指导数字课程与纸质教材一体化设计,紧密配合。立足全面展示实验设计的目的、方法与结果,并反映学科快速发展的确实与成果。数字课程涵盖了教 学课件、视频资料、推荐阅读、参考文献等内容,充分运用多种形式的媒体资源,丰富了知识呈现形式,更加贴合实验课程的实际需要。在提升课程教学效果的同 时,为学生学习提供思考与探索的空间。

主要参考文献
文档pdf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