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符号学》是教育部1999-2000年度“研究生教学用书”遴选推荐书目之一,它填补了我国研究生教材,特别是外语专业教材的一个空白。作者在上编中为我们总结了符号学研究在上世纪取得的成就,特别是有关符号学的理论基础。
本书的中编展开对有关符号学的12个具体范畴或特征的讨论。下编中的亮点是对中国符号学研究二十年的小结。
- 上编
- 第一章 语言符号概说
- 第二章 语言符号学概说
- 第三章 语言符号学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索绪尔的理论思想
- 第二节 皮尔斯的理论思想
- 第三节 莫里斯的理论思想
- 第四节 巴特的理论思想
- 第五节 艾柯的理论思想
- 第六节 雅各布森的理论思想
- 第七节 巴赫金的理论思想
- 第八节 洛特曼的理论思想
- 中编
- 第四章 语言符号的二元对立
- 第一节 语言在言语活动事实中的地位
- 第二节 语言和言语的特征
- 第三节 语言和言语的二元对立
- 第五章 语言符号的层次
- 第一节 广义层次观
- 第二节 狭义层次观
- 第三节 语言符号的基本层次
- 第四节 语言符号的过渡层次
- 第五节 韩礼德的层次思想
- 第六章 语言符号的意义
- 第一节 关于语言符号意义的各种观点
- 第二节 语言符号意义的层级类型
- 第七章 语言符号的指称
- 第八章 语言符号的关系
- 第一节 组合关系
- 第二节 聚合关系
- 第三节 两种关系的对立与联系
- 第四节 聚合关系和组合关系的应用
- 第五节 聚合关系和组合关系的制约因素
- 第九章 语言符号的时态
- 第一节 共时态和历时态的关系
- 第二节 语言符号的共时研究
- 第三节 语言符号的历时研究
- 第四节 语言符号发展的规律
- 第五节 语言符号的矛盾性变异
- 第十章 语言符号的功能
- 第一节 功能概说
- 第二节 社会因素和形式主义
- 第三节 功能研究的理论方法
- 第四节 韩礼德的系统功能学说
- 第五节 俄罗斯学者对功能语言学的研究与贡献
- 第十一章 语言符号的主体观
- 第十二章 语言符号的双喻观
- 第一节 隐喻和换喻的共同特征
- 第二节 隐喻和换喻的区别特征
- 第三节 隐喻和换喻的具体体现
- 第十三章 语言符号的可逆性
- 第一节 可逆性的语言符号学分析
- 第二节 可逆关系的性质特征
- 第三节 可逆句偶的功能分类
- 第十四章 语言符号的象似性
- 第一节 象似性概念
- 第二节 象似性的哲学基础
- 第三节 象似性研究概况
- 第四节 象似性的分类及在语言中的体现
- 第五节 象似性与语音意义
- 第六节 汉语语言文化的象似性
- 第七节 对语言符号象似性问题研究的展望
- 第十五章 语言符号的标记性
- 第一节 语言符号标记性的界说与判别
- 第二节 标记理论的思想渊源
- 第三节 标记现象的本质特征
- 第四节 标记模式的认知、心理、文化和语用机制
- 第五节 标记理论在当代语言符号学领域中的研究及其应用
- 下编
- 第十六章 符号学的研究状况
- 第十七章 中国符号学研究二十年
- 第一节 中国符号学研究的三个阶段
- 第二节 中国符号学研究的主要方向及成果
- 第三节 中国符号学研究的展望
- 索引
- 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