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收藏

中药资源学


作者:
裴瑾 谷巍 主编
定价:
56.00元
ISBN:
978-7-04-064368-8
版面字数:
460.00千字
开本:
16开
全书页数:
暂无
装帧形式:
平装
重点项目:
暂无
出版时间:
2025-09-02
物料号:
64368-00
读者对象:
高等教育

本教材是中药学基础学科本科教育教学改革“101计划”核心教材之一,根据“中药资源学”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和课程特点编写而成。全书共8章,包括绪论,中药资源品质形成的遗传因素,中药资源品质形成的生态响应特征,道地药材资源,中药资源调查、评价与管理,中药资源更新与保护,中药资源人工培育,中药资源开发与利用等内容,着重反映中药资源学科的自然科学理论、知识及方法,并融入新进展、新理论和新技术,如新增中药资源品质形成的遗传因素和生态响应特征两章内容,紧跟学科研究动向,并插入实际案例,培养高阶创新拔尖人才。本教材有机融合纸质教材和数字资源,数字资源包括教学课件、知识图谱、推荐阅读、自测题等。

本教材供中药学、中药资源与开发、中医学、药学及相关专业使用。

  • 前辅文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中药资源概述
      • 一、资源的概念与分类
      • 二、中药资源的概念
      • 三、中药资源的发现和历史积淀
      • 四、中药资源的特点
    • 第二节 中药资源的构成与分布
      • 一、中药资源种类构成
      • 二、中药资源的自然分布
    • 第三节 中药资源学的形成与发展
      • 一、中药资源学科的形成
      • 二、中药资源学科的发展
      • 三、中药资源学的研究内容
      • 四、中药资源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 第二章 中药资源品质形成的遗传因素
    • 第一节 药用植物资源遗传与变异
      • 一、药用植物遗传的分子基础
      • 二、药用植物资源遗传多样性
      • 三、药用植物分子谱系地理学研究
    • 第二节 药用植物化学品质形成的遗传基础
      • 一、植物代谢产物
      • 二、萜类化合物
      • 三、酚类化合物
      • 四、含氮化合物
    • 第三节 药用植物形态品质形成的遗传基础
      • 一、根发育的分子机制
      • 二、茎发育的分子机制
      • 三、叶发育的分子机制
      • 四、花发育的分子机制
      • 五、果实和种子发育的分子机制
  • 第三章 中药资源品质形成的生态响应特征
    • 第一节 植物群落和种群与中药资源品质形成
      • 一、植物群落的结构与动态
      • 二、植物种群的数量与动态
      • 三、植物种群的质量与生态分化
    • 第二节 生物因素与中药资源品质形成
      • 一、种内关系与中药资源品质形成
      • 二、种间关系与中药资源品质形成
      • 三、微生物与中药资源品质形成
    • 第三节 非生物因素与中药资源品质形成
      • 一、非生物因素对药用植物生长发育的作用
      • 二、非生物因素胁迫对药用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三、药用植物对非生物因素的适应性及品质形成的关系
  • 第四章 道地药材资源
    • 第一节 道地药材的概念与形成因素
      • 一、道地药材的概念及特征
      • 二、道地药材形成的自然因素
      • 三、道地药材形成的人文因素
    • 第二节 道地药材的变迁和发展
      • 一、道地药材的变迁概况
      • 二、道地药材的变迁原因
      • 三、道地药材的发展
    • 第三节 我国主要道地药材
      • 一、关药
      • 二、西药
      • 三、北药
      • 四、怀药
      • 五、川药
      • 六、江南药
      • 七、浙药
      • 八、云药
      • 九、贵药
      • 十、广药
      • 十一、民族药
      • 十二、海洋药
  • 第五章 中药资源调查、评价与管理
    • 第一节 中药资源调查
      • 一、中药资源调查目的与任务
      • 二、中药资源调查基本内容
      • 三、中药资源动态监测
      • 四、“3S”技术在中药资源调查中的应用
    • 第二节 中药资源评价
      • 一、中药资源评价目的与原则
      • 二、中药资源评价类型与方法
      • 三、中药资源评价内容与指标体系
    • 第三节 中药资源管理与经济
      • 一、中药资源管理
      • 二、中药资源区划
      • 三、中药资源经济
  • 第六章 中药资源更新与保护
    • 第一节 中药资源更新
      • 一、中药资源的再生性
      • 二、中药资源的自然更新
      • 三、中药资源的人工更新
    • 第二节 中药资源生长周期与成药周期
      • 一、中药资源生长周期
      • 二、中药资源成药周期
    • 第三节 中药资源保护
      • 一、生物多样性和濒危等级划分
      • 二、中药资源保护的主要途径
    • 第四节 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
      • 一、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 二、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
  • 第七章 中药资源人工培育
    • 第一节 中药资源的人工培育理论与现状
      • 一、中药资源人工培育的理论
      • 二、中药资源人工培育的发展现状
    • 第二节 药用植物资源的人工培育
      • 一、药用植物的引种驯化
      • 二、药用植物的良种选育
      • 三、药用植物的离体培育
      • 四、药用植物的栽培管理
      • 五、合成生物学在中药新资源开发中的应用
    • 第三节 药用动物资源的人工培育
      • 一、动物药的生产方式
      • 二、药用动物的养殖方式
      • 三、药用动物营养中存在的问题
      • 四、人工培育优良品种
    • 第四节 中药材规范化生产与质量控制
      • 一、中药材规范化生产的发展背景
      • 二、实施中药材GAP的目的意义
      • 三、中药材GAP基地建设原则
      • 四、中药材规范化生产技术体系
  • 第八章 中药资源开发与利用
    • 第一节 中药资源开发利用的影响
      • 一、中药资源开发利用的目的和原则
      • 二、开发利用对中药资源储量的影响
      • 三、中药资源开发利用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 第二节 中药资源开发与利用策略
      • 一、中药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二、中药新药的开发与利用策略
      • 三、中药保健食品的开发与利用策略
      • 四、中兽药的开发与利用策略
      • 五、中药化妆品的开发与利用策略
    • 第三节 中药资源废弃物开发利用
      • 一、中药资源废弃物及副产物的分级分类
      • 二、中药资源废弃物及副产物的开发利用
  • 主要参考资料
  • 附录
    • 附录一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名录
    • 附录二 人工栽培中药材参考名录(植物、真菌类)
    • 附录三 药食同源物质目录

相关图书


相关数字化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