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收藏

面向未来的新工科建设——新理念 新模式 新突破


作者:
林健
定价:
60.00元
ISBN:
978-7-04-055307-9
版面字数:
330.000千字
开本:
16开
全书页数:
暂无
装帧形式:
精装
重点项目:
暂无
出版时间:
2021-01-18
读者对象:
高等教育
一级分类:
文化素质教育
二级分类:
文化素质教育

本书是作者近年来针对新工科建设中必须面对且普遍存在的核心和重大问题所开展的系统性研究成果。新工科建设作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本书既是作者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方面研究的继续和深化,也是作者在工程教育发展与改革方面的第三部专著。全书以面向未来需求的工程教育改革为导向,以建设工程教育强国为目标,着力突出新工科建设中的新理念、新模式和新突破,力求为各种类型高校和众多工科专业的新工科建设提供系统性、专题性、前沿性和可操作性的参考和指导。

本书内容由六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既从总体层面讨论新工科的内涵特征,建设目标、原则、思路,分类建设和建设重点,又分析新工科建设对“卓越计划”内涵丰富和加强的8个方面。第二部分从7个方面讨论和分析如何组织和有效实施新工科建设所依托的新工科项目。第三部分集中探讨新工科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的构建以及具有纲领性作用的新工科教育质量通用标准的研制。第四部分系统深入地研讨新工科建设中两大主体专业的建设,即新型工科专业建设和新生工科专业建设。第五部分针对新工科专业人才培养中最核心的两个环节即课程和教学,重点讨论课程体系改革与课程建设以及挑战性学习。第六部分全方位研讨新工科专业人才必须面对的复杂工程问题的理解、解决及能力培养。

  • 前辅文
  • 第1章 新工科建设总论
    • 1.1 新工科提出的时代背景
      • 1.1.1 核心背景:新经济的发展
      • 1.1.2 国家需要: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
      • 1.1.3 产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和新产业发展
      • 1.1.4 未来竞争:构筑国际竞争新优势
    • 1.2 新工科的内涵与特征
      • 1.2.1 新工科的内涵
      • 1.2.2 新工科的特征
      • 1.2.3 新工科不总是“新”
      • 1.2.4 新工科不是“纯”工科
    • 1.3 新工科的建设目标
      • 1.3.1 新工科的建设目标及其内涵分析
      • 1.3.2 新工科建设要坚持“扎根中国”
      • 1.3.3 新工科培养的人才要“德才兼备”
    • 1.4 新工科的建设原则
      • 1.4.1 针对服务面向
      • 1.4.2 面向未来需要
      • 1.4.3 发挥整体优势
      • 1.4.4 突出培养特色
    • 1.5 新工科建设的总体思路
      • 1.5.1 新工科建设路径“有悖常理”
      • 1.5.2 新工科建设的总体思路
    • 1.6 不同类型高校的新工科建设
      • 1.6.1 新工科建设强调“分类开展”
      • 1.6.2 工科优势高校
      • 1.6.3 综合性高校
      • 1.6.4 行业性高校
      • 1.6.5 一般地方高校
      • 1.6.6 新工科的建设应该成为高校的自觉行动和自主行为
    • 1.7 新工科专业建设的重点
      • 1.7.1 新工科建设需要“研行合一”
      • 1.7.2 新工科建设注重“模式创新”
      • 1.7.3 新工科平台的构建
      • 1.7.4 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
      • 1.7.5 新工科人才创新创业教育
      • 1.7.6 新工科产学研合作教育
      • 1.7.7 新工科教育教学质量评价
      • 参考文献
  • 第2章 新工科建设:强势打造“卓越计划”升级版
    • 2.1 教育教学理念
      • 2.1.1 “服务国家战略”理念
      • 2.1.2 “对接产业行业”理念
      • 2.1.3 “引领未来发展”理念
      • 2.1.4 “以学生为中心”理念
    • 2.2 学科专业结构
      • 2.2.1 新型学科专业
      • 2.2.2 新生学科专业
      • 2.2.3 新兴学科专业
    • 2.3 学科专业建设
      • 2.3.1 学科专业建设目标
      • 2.3.2 学科专业建设平台
      • 2.3.3 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 2.4 人才培养模式
      • 2.4.1 制定多学科交融、柔性化的专业培养方案
      • 2.4.2 本研贯通培养人才
      • 2.4.3 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 2.4.4 创新教育教学方法
    • 2.5 多方合作教育
      • 2.5.1 跨学科专业合作教育
      • 2.5.2 政产学研合作教育
      • 2.5.3 国际合作教育
    • 2.6 实践创新平台
      • 2.6.1 创新创业教育平台
      • 2.6.2 工程实践教育体系
    • 2.7 教师队伍建设
      • 2.7.1 新工科对教师的要求
      • 2.7.2 教师队伍建设路径
      • 2.7.3 教师的评价和激励
    • 2.8 人才培养质量
      • 2.8.1 重塑人才培养质量观
      • 2.8.2 人才培养质量标准
      • 2.8.3 人才培养质量评价
      • 参考文献
  • 第3章 深入扎实推进新工科建设——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的组织和实施
    • 3.1 对新工科项目的几点认识
    • 3.2 《指南》解读
      • 3.2.1 新理念选题
      • 3.2.2 新结构选题
      • 3.2.3 新模式选题
      • 3.2.4 新质量选题
      • 3.2.5 新体系选题
    • 3.3 项目组织
      • 3.3.1 项目选题
      • 3.3.2 项目成员
      • 3.3.3 项目内容
      • 3.3.4 改革思路
    • 3.4 项目实施
      • 3.4.1 实施平台
      • 3.4.2 进度计划
      • 3.4.3 支持措施
      • 3.4.4 交流平台
      • 3.4.5 项目成果
      • 3.4.6 总体时间安排
    • 3.5 项目推荐
      • 3.5.1 省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 3.5.2 教学指导委员会和行业协(学)会
      • 3.5.3 中央部门高校
    • 3.6 教育部支持措施
    • 3.7 项目评价与验收
      • 3.7.1 评价阶段
      • 3.7.2 评价形式
      • 3.7.3 评价主体
      • 参考文献
  • 第4章 新工科教育质量标准体系构建和通用标准研制
    • 4.1 新工科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及其构建
      • 4.1.1 国家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
      • 4.1.2 国家工程教育质量标准体系
      • 4.1.3 新工科教育质量标准体系
      • 4.1.4 新工科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的构建
    • 4.2 新工科通用标准制定原则和基本思路
      • 4.2.1 新工科通用标准的制定原则
      • 4.2.2 新工科通用标准制定的基本思路
    • 4.3 未来工程发展趋势及特征分析
    • 4.4 国内外具有影响的几种工程人才培养标准分析
      • 4.4.1 《华盛顿协议》规定的毕业生素质要求
      • 4.4.2 欧洲国家工程协会联合会规定的工程师专业胜任力要求
      • 4.4.3 美国工程技术认证委员会标准
      • 4.4.4 中国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
      • 4.4.5 各种工程人才培养标准的比较
    • 4.5 新工科教育质量通用标准制定和诠释
      • 4.5.1 “学科专业知识”方面
      • 4.5.2 “职业素质”方面
      • 4.5.3 “复杂工程问题分析”方面
      • 4.5.4 “复杂工程问题研究”方面
      • 4.5.5 “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方面
      • 4.5.6 “工程师责任和伦理”方面
      • 4.5.7 “沟通与团队工作”方面
      • 4.5.8 “工程领导力”方面
      • 4.5.9 “终身学习和创新发展”方面
      • 4.5.10 新工科教育质量通用标准汇总
      • 参考文献
    • 附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
      • 一、本科工程型人才培养通用标准
      • 二、工程硕士人才培养通用标准
      • 三、工程博士人才培养通用标准
  • 第5章 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下的传统工科专业转型升级
    • 5.1 引言
    • 5.2 新工业革命浪潮下传统产业面临的新挑战
      • 5.2.1 新工业革命浪潮下的全球工业发展趋势
      • 5.2.2 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的影响
      • 5.2.3 人工智能推动传统产业变革
    • 5.3 新工业革命对传统工程学科和专业的影响
      • 5.3.1 新工业革命对传统工程学科的影响
      • 5.3.2 新工业革命对工科专业人才的新要求
      • 5.3.3 新工业革命对传统工科专业的影响
    • 5.4 影响新型工科专业建设的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
      • 5.4.1 相关信息和数据技术
      • 5.4.2 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
    • 5.5 传统工科专业转型升级的原则
    • 5.6 传统工科专业转型升级的基础
      • 5.6.1 研究和预测相关产业未来人才需求和发展趋势
      • 5.6.2 调整传统工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标准
      • 5.6.3 新型工程学科教师队伍建设
      • 5.6.4 传统工程学科信息化、智能化和一体化研究
    • 5.7 培养方案的制定和课程体系的构建
      • 5.7.1 制定新型工科专业培养方案
      • 5.7.2 构建新型工科专业课程体系
    • 5.8 实践实训条件的升级改造
      • 5.8.1 资源重组,整合相关学科专业的基础实践教育教学资源
      • 5.8.2 升级改造,建设数字化、智能化和综合性实验室
      • 5.8.3 校企合作,建立稳定持久的校外实习实践基地
      • 5.8.4 学研合作,充分利用研究院所先进的实验条件
    • 5.9 新型工科专业建设中的工程伦理问题
      • 参考文献
  • 第6章 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生工科专业建设
    • 6.1 引言
    • 6.2 面向未来的新生工科专业设置
    • 6.3 新生工科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
      • 6.3.1 制定柔性化的专业培养方案
      • 6.3.2 制定适合大类专业的培养方案
      • 6.3.3 形成多方协同育人的培养方案
    • 6.4 新生工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内容形成
      • 6.4.1 新生专业课程体系设计
      • 6.4.2 新生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 6.4.3 新生专业教学内容形成
    • 6.5 新生工科专业实践教育教学体系的构建
      • 6.5.1 实践教育教学与多学科交叉融合
      • 6.5.2 新生专业实践教育教学模块
      • 6.5.3 新生专业实践教育教学平台的构建
    • 6.6 新生工科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 6.6.1 新生专业人才培养与创新创业教育
      • 6.6.2 新生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 6.6.3 新生专业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活动
      • 6.6.4 新生专业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平台
    • 6.7 科学研究支撑新生工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
      • 6.7.1 科研对新生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
      • 6.7.2 充分发挥科研作用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第7章 新工科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和课程建设
    • 7.1 新工科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
      • 7.1.1 课程体系的价值取向
      • 7.1.2 课程体系的构成要素
      • 7.1.3 模块化的课程体系
      • 7.1.4 培养标准的分解落实
      • 7.1.5 新工科专业课程体系的形成
    • 7.2 新工科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
      • 7.2.1 通识教育课程与专业教育课程的联系
      • 7.2.2 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结合
      • 7.2.3 将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课程体系
      • 7.2.4 合作共建课程模块
      • 7.2.5 课程体系改革成功的关键要素
    • 7.3 新工科专业课程建设的重点
      • 7.3.1 课程的交融性
      • 7.3.2 课程的综合化
      • 7.3.3 课程的项目化
      • 7.3.4 课程的挑战性
      • 7.3.5 课程的应用性和实践性
    • 7.4 新工科专业课程建设的其他重要方面
      • 7.4.1 虚拟仿真实验课程
      • 7.4.2 毕业设计的要求
      • 7.4.3 课程的创新性
      • 7.4.4 课程建设与科研
    • 7.5 新工科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与更新
      • 7.5.1 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要求
      • 7.5.2 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步骤
      • 7.5.3 课程教学内容的更新
  • 第8章 面向“六卓越一拔尖”人才培养的挑战性学习
    • 8.1 引言
    • 8.2 当前中国大学普遍存在的教学问题
      • 8.2.1 课程与教学内容挑战度不够,影响培养目标实现
      • 8.2.2 教学过程学生参与度不高,影响学生学习成效
      • 8.2.3 教学评价作用发挥有限,不利教学质量提升
    • 8.3 挑战性学习的内涵及意义
      • 8.3.1 挑战性学习的内涵
      • 8.3.2 挑战性学习的意义
    • 8.4 挑战性学习的理论基础
      • 8.4.1 杜威的“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理论
      • 8.4.2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 8.5 挑战性学习课程目标及其制定
      • 8.5.1 挑战性学习课程目标
      • 8.5.2 挑战性学习课程目标的制定
    • 8.6 挑战性问题或任务的设计
    • 8.7 挑战性学习的基本特征
    • 8.8 挑战性学习的学习模式
    • 8.9 挑战性学习的评价
    • 8.10 挑战性学习对师生的要求
      • 8.10.1 挑战性学习对教师的要求
      • 8.10.2 挑战性学习对学生的要求
    • 8.11 开展挑战性学习需要解决的问题
    • 8.12 挑战性学习vs研究性学习
      • 8.12.1 挑战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的关系
      • 8.12.2 挑战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的区别
  • 第9章 如何理解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 9.1 复杂性是现代工程问题的本质
    • 9.2 复杂工程问题的特征分析
      • 9.2.1 关于“复杂工程问题”的界定
      • 9.2.2 复杂工程问题的特征分析
    • 9.3 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要求分析
      • 9.3.1 《华盛顿协议》规定的毕业生素质
      • 9.3.2 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要求分析
    • 9.4 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
      • 9.4.1 从学生能力培养的视角
      • 9.4.2 从人才培养过程的视角
      • 9.4.3 从人才培养模式的视角
    • 9.5 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考核评价
      • 参考文献
  • 第10章 运用研究性学习培养复杂工程问题解决能力
    • 10.1 研究性学习与复杂工程问题
      • 10.1.1 研究性学习的本质与复杂工程问题
      • 10.1.2 研究性学习的学习原理与复杂工程问题
    • 10.2 复杂工程问题的设计
      • 10.2.1 复杂工程问题的性质和特征
      • 10.2.2 复杂工程问题的类型
      • 10.2.3 复杂工程问题的真实性
      • 10.2.4 复杂工程问题的复杂性梯度
      • 10.2.5 工程问题的复杂性与课程目标
      • 10.2.6 工程问题的复杂性与学生状况
    • 10.3 问题复杂性渐进式递增的研究性学习模式
      • 10.3.1 研究性学习模式的要素分析
      • 10.3.2 工程问题复杂性渐进式递增的研究性学习模式
    • 10.4 解决复杂工程问题需要的教学设计
      • 10.4.1 复杂工程问题的情境
      • 10.4.2 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教学活动
      • 10.4.3 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学习环境
    • 10.5 培养复杂工程问题解决能力的学习方式
      • 10.5.1 自主学习方式
      • 10.5.2 合作学习方式
      • 10.5.3 生师互动方式
      • 10.5.4 课外活动方式
      • 参考文献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