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收藏

药物分析学(第3版)


作者:
曾苏
定价:
59.80元
ISBN:
978-7-04-055075-7
版面字数:
730.000千字
开本:
16开
全书页数:
暂无
装帧形式:
平装
重点项目:
暂无
出版时间:
2021-03-11
读者对象:
高等教育
一级分类:
医药
二级分类:
药学

本书是“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全书分为总论与各论两部分,共20章。总论部分,以药物分析学的技术和方法原理及其在药物研发、药物生产过程和药物使用过程中的实际应用为重点,强调药物分析学的共性与特点,并与现行的国际和我国的各种规范接轨。各论部分,重点叙述羧酸及其酯类、含羰基类、含氮和生物碱类、抗菌药物与抗生素类、维生素类、甾体激素类及巴比妥类药物的结构(官能团)、理化性质与分析方法的逻辑相关性,将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方法系统考虑,由药物结构(官能团)分析导出其理化性质,再由理化性质(反应原理)引出分析方法,强调对药物结构与分析方法之间关系的理解。以掌握原理为原则和引导学生思路为目的,强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期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为了方便教学,每章前都设有教学要求。为方便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测及备考研究生需要,配套的数字课程包括章小结、自测题、教学PPT等。

主要作为药学、药物制剂、制药工程、药物分析、药物化学和中药学专业学生的教科书,也可以作为新药研发、生产和使用过程中药物活性成分和药物效应分子分析的参考书。

  • 前辅文
  • 总论
    • 第一章 药物分析学导论
      • 第一节 药物分析学的任务和研究体系
        • 一、药物分析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 二、药物分析学的特点
        • 三、药物分析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 四、药物分析学的主要研究策略和研究体系
      • 第二节 药物分析学的应用
        • 一、在药物研究与开发中的应用
        • 二、在药物生产过程中的应用
        • 三、在药物使用中的应用
      • 第三节 药物分析学的学习要求
    • 第二章 药典与药物分析方法验证
      • 第一节 药典
        • 一、《中国药典》基本知识
        • 二、主要外国药典简介
        • 三、药品质量控制
      • 第二节 药物分析误差控制与数据处理
        • 一、误差与误差控制
        • 二、不确定度
        • 三、测量数据的统计处理
        • 四、有效数字的修约
      • 第三节 药品质量标准中的常用术语
        • 一、项目与要求
        • 二、标准物质
        • 三、计量
        • 四、试药、试液、指示剂
      • 第四节 药物分析方法验证
        • 药品分析方法验证参数
      • 第五节 分析方法确认和转移
    • 第三章 药物鉴别试验
      • 第一节 物理常数测定法
        • 一、相对密度
        • 二、馏程
        • 三、熔点
        • 四、比旋度
        • 五、黏度
        • 六、吸收系数
        • 七、折光率
        • 八、解离常数
      • 第二节 化学鉴别法
        • 一、化学鉴别常用方法
        • 二、常用的一般鉴别试验
      • 第三节 光谱鉴别法
        • 一、紫外吸收光谱法
        • 二、红外光谱法
        • 三、其他光谱鉴别法
      • 第四节 色谱鉴别法
        • 一、薄层色谱法
        • 二、高效液相色谱法
        • 三、气相色谱法
      • 第五节 晶型分析
        • 一、熔点测定法
        • 二、红外光谱法
        • 三、热分析法
        • 四、粉末X射线衍射法
        • 五、乳酸左氧氟沙星晶型研究
      • 第六节 鉴别试验的分析方法学验证
        • 一、实验设计
        • 二、示例
    • 第四章 药物杂质分析
      • 第一节 药物杂质和杂质限量
        • 一、药物纯度
        • 二、杂质来源
        • 三、杂质分类
        • 四、杂质限量
      • 第二节 药物杂质检查方法
        • 一、化学法
        • 二、光谱法
        • 三、色谱法
        • 四、热分析法
        • 五、药物杂质检查示例
      • 第三节 药物杂质的分离与鉴定
      • 第四节 遗传毒性杂质与元素杂质检查
        • 一、遗传毒性杂质检查
        • 二、元素杂质检查
      • 第五节 药物杂质分析方法验证
        • 一、专属性
        • 二、线性与范围
        • 三、准确性
        • 四、灵敏度
        • 五、杂质分析方法验证示例
    • 第五章 药物含量测定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容量分析法
        • 一、酸碱滴定法
        • 二、非水溶液滴定法
        • 三、碘量法和溴量法
        • 四、亚硝酸钠法
        • 五、络合滴定法
        • 六、卡尔·费歇尔滴定法
      • 第三节 分光光度法
        • 一、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 二、荧光分光光度法
        • 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第四节 色谱法
        • 一、高效液相色谱法
        • 二、气相色谱法
      • 第五节 药物含量测定方法验证
    • 第六章 药物制剂分析
      • 第一节 药物制剂分析的特点
        • 一、药物制剂性状的特点
        • 二、药物制剂鉴别的特点
        • 三、药物制剂检查的特点
        • 四、药物制剂含量测定的特点
      • 第二节 药物制剂溶出度试验
        • 一、溶出度及其意义
        • 二、药物溶出理论
        • 三、溶出度试验
        • 四、溶出度试验在药物制剂质量一致性评价中的作用
        • 五、体外溶出度与体内生物利用度的相关性
      • 第三节 药物制剂含量均匀度检查
      • 第四节 药物剂型分析
        • 一、片剂分析
        • 二、注射剂分析
        • 三、胶囊剂分析
        • 四、半固体制剂分析
      • 第五节 辅料与药物相容性分析
        • 一、辅料与药物相容性的基本要求
        • 二、辅料与药物的相互作用
        • 三、辅料与药物相容性的影响因素
        • 四、辅料与药物的相容性分析
    • 第七章 药品质量标准制定与药物稳定性研究
      • 第一节 概述
        • 一、我国药品标准体系
        • 二、制定或修订药品质量标准的原则
        • 三、质量标准建立的基本过程
      • 第二节 药物的质量研究
        • 一、质量研究的意义
        • 二、质量研究用样品和标准物质
        • 三、原料药质量研究的内容
        • 四、制剂质量研究的内容
        • 五、分析方法学研究
        • 六、质量源于设计
      • 第三节 质量标准制定
        • 一、质量标准项目和限度的确定
        • 二、质量标准的起草说明
        • 三、质量标准的修订
      • 第四节 药物稳定性研究
        • 一、化学稳定性
        • 二、物理稳定性
        • 三、法规要求的稳定性试验
        • 四、稳定性试验的基本要求及注意事项
        • 五、结果的分析评估
        • 六、稳定性承诺
    • 第八章 中药分析概论
      • 第一节 中药分析的特点
        • 一、中药质量的整体性
        • 二、中药化学成分的复杂性
        • 三、中药材质量的变异性
        • 四、中药制剂工艺的多样性
      • 第二节 中药分析的样品处理方法
        • 一、样品的前处理方法
        • 二、样品的纯化方法
      • 第三节 鉴别试验
        • 一、性状鉴别
        • 二、显微鉴别
        • 三、理化鉴别
        • 四、色谱鉴别
        • 五、DNA条形码分子鉴定
      • 第四节 检查
        • 中药主要检查项目
      • 第五节 含量测定
        • 一、中药含量测定的原则与限度规定
        • 二、中药含量测定常用方法
        • 三、相对校正因子法同时测定中药多指标成分的含量
        • 四、浸出物测定
      • 第六节 中药安全性相关的质量控制项目
        • 一、重金属与砷盐检查
        • 二、农药残留量分析
        • 三、黄曲霉毒素测定
        • 四、中药注射剂的检查
        • 五、中药掺伪掺假和非法添加的检查
        • 六、中药中毒性成分的检查
      • 第七节 中药指纹图谱和特征图谱
        • 一、中药指纹图谱的概念
        • 二、中药指纹图谱建立的原则和研究内容
        • 三、中药指纹图谱建立的方法与步骤
      • 第八节 中药体内分析
    • 第九章 生化药物与生物制品分析
      • 第一节 生化药物
        • 一、生化药物的种类
        • 二、鉴别方法
        • 三、检查
        • 四、含量测定
      • 第二节 生物制品
        • 一、生物制品的分类
        • 二、质量控制特点
        • 三、物理化学检定
        • 四、安全性检定
        • 五、生物学活性检定
        • 六、生物制品质量控制实例
    • 第十章 体内药物分析
      • 第一节 生物样品的采集、制备、贮存
        • 一、血液样品
        • 二、尿液样品
        • 三、组织样品
      • 第二节 生物样品的预处理
        • 一、生物样品预处理的目的
        • 二、样品制备时应考虑的影响因素
        • 三、生物样品的预处理技术
      • 第三节 提取分离及相关技术
        • 一、液-液提取法
        • 二、离子对提取法
        • 三、固相提取技术
        • 四、固相微提取技术
        • 五、湍流色谱
        • 六、膜提取技术
        • 七、微透析技术
        • 八、 超临界流体提取
        • 九、 柱切换技术
      • 第四节 化学衍生化
        • 一、 光谱分析法
        • 二、 色谱分析法
        • 三、液相色谱-质联用技术中的化学衍生化
      • 第五节 生物样品分析方法验证
        • 一、分析方法的建立
        • 二、分析方法验证
    • 第十一章 制药过程分析概论
      • 第一节制药过程分析特点
        • 一、在线分析法与离线分析法
        • 二、制药过程分析的特点
        • 三、制药过程分析方法与仪器
      • 第二节 光谱学分析方法
        • 一、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 二、红外分光光度法
        • 三、近红外分光光度法
        • 四、拉曼光谱法
    • 第十二章 药物效应分子分析方法
      • 第一节 细胞增殖测定法
        • 一、细胞存活率检测
        • 二、细胞DNA合成检测
        • 三、ATP浓度检测
        • 四、细胞增殖相关抗原检测
        • 五、应用
      • 第二节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 一、基本原理与流程
        • 二、PCR技术的主要类型
        • 三、PCR技术在医药研究领域的应用
      • 第三节 蛋白质印迹分析
        • 一、蛋白质样品的制备
        • 二、SDS-PAGE
        • 三、转膜
        • 四、免疫检测(Immunodetection)
        • 五、结果分析
        • 六、应用
      • 第四节 流式细胞术
        • 一、基本原理
        • 二、应用
      • 第五节 生物芯片分析法
        • 一、生物芯片
        • 二、工作原理
        • 三、生物芯片的种类
        • 四、生物芯片在药学研究中的应用
      • 第六节 分子成像学分析
        • 一、分子影像技术
        • 二、质谱成像
      • 第七节 生命组学分析
        • 一、基因组学分析
        • 二、蛋白质组学分析
        • 三、代谢组学
        • 四、转录组学
      • 第八节 报告基因法
        • 一、报告基因的种类和选择原则
        • 二、报告基因在医药学中的应用
    • 第十三章 药物分析前沿技术
      • 第一节 饱和分析法
        • 一、饱和分析法简介与原理
        • 二、饱和分析法的分类
        • 三、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 第二节 生物色谱技术
        • 一、生物色谱技术的简介与原理
        • 二、生物色谱技术的分类
        • 三、细胞膜色谱法
      • 第三节 手性色谱技术
        • 一、手性色谱技术简介与原理
        • 二、手性色谱技术的分类
        • 三、手性HPLC
      • 第四节 毛细管电泳分析技术
        • 一、毛细管电泳分析技术简介与原理
        • 二、毛细管电泳分析技术的分类
        • 三、毛细管电色谱
      • 第五节 超临界流体色谱分析技术
        • 一、超临界流体色谱简介与原理
        • 二、超临界流体色谱与其他色谱比较
        • 三、超临界流体色谱的分类
        • 四、填充柱超临界流体色谱技术
      • 第六节 质谱联用技术
        • 一、质谱联用技术简介与原理
        • 二、质谱联用技术的分类
        • 三、应用
      • 第七节 微透析技术
  • 各论
    • 第一章 羧酸及其酯类药物分析
      • 第一节 芳酸及其酯类药物分析
        • 一、结构与性质
        • 二、鉴别试验
        • 三、特殊杂质检查
        • 四、含量测定
      • 第二节 脂肪酸及其酯类药物分析
        • 一、结构与性质
        • 二、鉴别试验
        • 三、特殊杂质检查
        • 四、含量测定
    • 第二章 含羰基类药物分析
      • 第一节 酰胺类药物
        • 一、结构与性质
        • 二、鉴别试验
        • 三、特殊杂质检查
        • 四、含量测定
      • 第二节 苯磺酰胺类药物
        • 一、结构与性质
        • 二、鉴别试验
        • 三、特殊杂质检查
        • 四、含量测定
    • 第三章 含氮和生物碱类药物分析
      • 第一节 芳胺类药物分析
        • 一、结构与性质
        • 二、鉴别试验
        • 三、特殊杂质检查
        • 四、含量测定
      • 第二节 苯乙胺类药物分析
        • 一、结构与性质
        • 二、鉴别试验
        • 三、特殊杂质检查
        • 四、含量测定
      • 第三节 芳氧丙醇胺类药物分析
        • 一、结构与性质
        • 二、鉴别试验
        • 三、特殊杂质检查
        • 四、含量测定
      • 第四节 苯并二氮杂类药物分析
        • 一、结构与性质
        • 二、鉴别试验
        • 三、有关物质检查
        • 四、含量测定
      • 第五节 吡啶类药物分析
        • 一、结构与性质
        • 二、鉴别试验
        • 三、特殊杂质检查
        • 四、含量测定
      • 第六节 吩噻嗪类药物分析
        • 一、结构与性质
        • 二、鉴别试验
        • 三、有关物质检查
        • 四、含量测定
      • 第七节 沙坦类药物分析
        • 一、结构与性质
        • 二、鉴别试验
        • 三、遗传毒性杂质检查
        • 四、含量测定
      • 第八节 生物碱类药物分析
        • 一、结构与性质
        • 二、鉴别试验
        • 三、含量测定
    • 第四章 抗菌药物与抗生素类药物分析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 一、结构与性质
        • 二、鉴别试验
        • 三、特殊杂质检查
        • 四、含量测定
      • 第三节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 一、结构与性质
        • 二、鉴别试验
        • 三、特殊杂质检查
        • 四、含量测定
      • 第四节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 一、结构与性质
        • 二、鉴别试验
        • 三、特殊杂质检查
        • 四、含量测定
      • 第五节 四环素类抗生素
        • 一、结构与性质
        • 二、鉴别试验
        • 三、特殊杂质检查
        • 四、含量测定
    • 第五章 维生素类药物分析
      • 第一节 维生素A
        • 一、结构与理化性质
        • 二、鉴别试验
        • 三、含量测定
      • 第二节 维生素B1
        • 一、结构与理化性质
        • 二、鉴别试验
        • 三、含量测定
      • 第三节 维生素C422
        • 一、结构与理化性质
        • 二、鉴别试验
        • 三、杂质检查
        • 四、含量测定
      • 第四节维生素D425
        • 一、结构与理化性质
        • 二、鉴别试验
        • 三、杂质检查
        • 四、含量测定
      • 第五节 维生素E427
        • 一、结构与理化性质
        • 二、鉴别试验
        • 三、杂质检查
        • 四、含量测定
      • 第六节 维生素类复方制剂分析
        • 一、维生素AD软胶囊的分析
        • 二、同时测定复合维生素注射液中8种水溶性维生素和3种脂溶性维生素
    • 第六章 甾体激素类药物分析
      • 第一节 结构与性质
        • 一、肾上腺皮质激素
        • 二、孕激素
        • 三、雄激素与同化激素
        • 四、雌激素
      • 第二节 理化特性与鉴别试验
        • 一、性状与物理常数
        • 二、化学鉴别法
        • 三、光谱鉴别法
        • 四、色谱鉴别法
      • 第三节 特殊杂质检查
        • 一、有关物质检查
        • 二、残留溶剂检查
        • 三、游离磷酸盐、硒的检查
        • 四、氟基、乙炔基的检查
      • 第四节 含量测定
        • 一、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 二、高效液相色谱法
    • 第七章 巴比妥类药物分析
      • 第一节 结构与性质
        • 一、基本结构与典型药物
        • 二、结构特征与理化性质
      • 第二节 鉴别试验
        • 一、丙二酰脲反应
        • 二、特殊取代基或元素的鉴别试验
        • 三、钠盐的鉴别反应
        • 四、熔点鉴别
        • 五、红外吸收光谱法鉴别
        • 六、色谱法
      • 第三节 特殊杂质检查
        • 一、苯巴比妥的特殊杂质检查
        • 二、司可巴比妥钠的特殊杂质检查
      • 第四节 含量测定
        • 一、银量法
        • 二、溴量法
        • 三、酸碱滴定法
        • 四、紫外分光光度法
        • 五、高效液相色谱法
        • 六、气相色谱法
        • 七、巴比妥类药物的体内药物分析
  • 参考文献

药物分析学(第3版)数字课程与纸质教材一体化设计,紧密配合。数字课程涵盖了PPT、章小结、参考资料、推荐阅读等资源。 充分运用多种形式媒体资源,极大地丰富了知识的呈现形式,拓展了教材内容。在提升课程教学效果同时,为学生学习提供思维与探索的空间。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