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第2 版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第3 版采用全新的编写理念及“纸质教材+ 数字课程”的新形态教材形式,以更有效地指导学生完成实验,让学生更清楚地掌握实验原理、应用范围,以及如何做好实验及分析实验结果。纸质教材内容包括微生物学基础实验、微生物遗传学和分子微生物学实验、实际应用及综合实验、探究和自主设计实验及微生物学实验技能的测评5 个部分,与上一版相比新增18 个反映微生物学新技术的实验;为每个实验增加了实验的应用范围和领域;补充了一些实验结果和练习题;更新了参考文献等。在配套的数字课程中,有丰富的学习资源,包括10 个选修微生物学实验、3 个参考附录、约50 个视频(含原理讲解、操作示范和虚拟仿真三类),以及教学课件、拓展及背景知识、自测题、部分实验结果的彩色照片及部分参考文献全文等。
本书适合作为高等师范院校本科生、专科生的微生物学实验教材,也可作为农、林、环境、食品、医药等相关专业微生物学课程的实验教材或参考书,还可供微生物学工作者和研究生参考。
- 前辅文
- 第一部分 微生物学基础实验
- 实验1 培养基的配制
- 实验2 消毒和灭菌
- 实验3 土壤微生物的分离、纯化方法及无菌操作技术
- 实验4 微生物菌落的观察
- 实验5 显微镜油镜的使用
- 实验6 细菌形态的观察
- 实验7 细菌单染色法及口腔微生物的观察
- 实验8 细菌的革兰氏染色
- 实验9 细菌鞭毛染色及其运动的观察
- 实验10 细菌芽孢、荚膜的染色及观察
- 实验11 放线菌的形态观察
- 实验12 细菌大小的测定
- 实验13 细菌数量的测定
- 实验14 酵母菌的形态观察
- 实验15 墨汁染色法观察新型隐球酵母荚膜
- 实验16 载玻片湿室培养法观察霉菌
- 实验17 丝状真菌的菌丝尖端接种法
- 实验18 真菌的单孢分离技术
- 实验19 植物内生真菌的分离
- 实验20 细菌的生理生化反应(V-P 试验、甲基红反应、吲哚实验、糖发酵实验)
- 实验21 微生物与氧关系的检测
- 实验22 厌氧微生物的培养
- 实验23 免疫血清的制备
- 实验24 凝集反应
- 实验25 沉淀反应
- 实验26 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
- 第二部分 微生物遗传学和分子微生物学实验
- 实验27 微生物的诱变育种
- 实验28 微生物抗药性突变实验
- 实验29 营养缺陷型的筛选和鉴定
- 实验30 噬菌体的提取及效价测定
- 实验31 细菌转导的测定
- 实验32 DNA 重组
- 实验33 微生物Red/ET 同源重组技术实验
- 实验34 外源蛋白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及检测
- 实验35 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变形菌纲β 亚纲细菌
- 实验36 应用16S rDNA 序列进行细菌系统发育学分析
- 实验37 根癌农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转化
- 实验38 酿酒酵母电击转化方法
- 实验39 真菌原生质体制备及转化
- 实验40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丝状真菌的转化
- 实验41 酵母单杂交实验
- 实验42 酵母双杂交实验
- 第三部分 实际应用及综合实验
- 实验43 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的纯化及常规检验方法
- 实验44 蛋白酶产生菌的筛选
- 实验45 脂肪酶产生菌的筛选
- 实验46 淀粉酶产生菌的筛选
- 实验47 表面活性剂降解菌的分离
- 实验48 光合细菌的分离
- 实验49 乳酸发酵与乳酸菌饮料
- 实验50 乙醇发酵及糯米甜酒的酿制
- 实验51 固定化枯草芽孢杆菌连续生产α- 淀粉酶
- 实验52 食用菌的培养
- 实验53 螺旋体的检测
- 实验54 从虫体中分离杀虫微生物
- 实验55 微生物菌种保藏
- 实验56 抗生素抗菌谱及抗生菌的抗药性测定
- 实验57 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分离、鉴定、观察及分析
- 实验58 谷氨酸的生产及发酵条件的控制
- 实验59 苏云金芽孢杆菌的发酵生产
- 实验60 病毒的血清学反应
- 实验61 微生物天然产物纯化技术
- 第四部分 探究和自主设计实验
- 第五部分 微生物学实验技能的测评
- 实验63 基本实验技能的检测
- 实验64 实验设计及实施能力的测评
- 附 录
- 附录1 实验室意外事故的处理
- 附录2 常用培养基配制
- 附录3 酸碱指示剂的配制
- 附录4 实验用染色液及试剂的配制
- 附录5 微生物学实验中的常用数据表
- 附录6 玻璃器皿及玻片洗涤法
- 附录7 各国主要菌种保藏机构
- 附录8 实验用缩写名称对照表
- 附录9 实验常用中英名词对照表
微生物学实验指导数字课程与教材一体化设计的配套数字资源,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包括实验视频演示、背景知识、拓展知识、自测题、部分实验结果的彩色照片及部分参考文献等,可供各类高等院校不同专业的师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