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也是中国大学资源共享课配套教材。本书在广泛吸收国内外文学理论前沿研究成果,力求在研究对象的代表性、引用资料的经典性基础上,秉持先进的观念、理论与方法,论述文学理论的基本原理,厘定文学理论的基本概念,开掘文学理论的发展规律。本书分为十章,包括:文学本质论、文学特征论、文学功能论、文学发展论、文学创作论、文学风格论、文学作品论、文学语言论、文学鉴赏论、文学批评论。其中第一、二、三、四章为文学本质论;第五、六章为文学创作论;第七、八章为文学作品论;第九、十章为文学接受论。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中文专业文学概论课的教科书及相关专业的参考书,也可供了解和学习文学理论基本知识的文学爱好者阅读。
- 绪论
- 第一节 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
- 第二节 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
- 第三节 文学理论的内容构成
- 第四节 文学理论的研究范围
- 第五节 文学理论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文学本质论
- 第一节 文学作为社会意识形态
- 第二节 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
- 第三节 文学作为语言艺术
- 第二章 文学特征论
- 第一节 文学的形象性
- 第二节 文学的典型性
- 第三节 文学的真实性
- 第四节 文学的倾向性
- 第三章 文学功能论
- 第一节 文学功能的分类
- 第二节 文学的诸种功能的辩证关系
- 第三节 与文学功能相关的几个问题
- 第四章 文学发展论
- 第一节 文学艺术的起源
- 第二节 文学发展与社会发展
- 第三节 艺术生产与艺术消费的互动
- 第四节 文学的纵向流变
- 第五节 文学的横向交流
- 第五章 文学创作论
- 第一节 作家的整体素质
- 第二节 文学创作的一般过程
- 第三节 文学创作中的形象思维
- 第六章 文学风格论
- 第一节 文学风格
- 第二节 文学流派
- 第三节 文学思潮
- 第七章 文学作品论
- 第一节 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
- 第二节 文学作品的体裁
- 第八章 文学语言论
- 第一节 文学语言与日常语言的关系
- 第二节 文学语言与艺术符号
- 第三节 文学语言中的“言”“意”关系
- 第四节 文学语言的审美特征
- 第九章 文学鉴赏论
- 第一节 文学鉴赏的性质和作用
- 第二节 文学鉴赏的条件和过程
- 第三节 文学鉴赏的一般规律
- 第四节 共鸣、曲解和成见
- 第十章 文学批评论
- 第一节 文学批评的性质和作用
- 第二节 文学批评的标准
- 第三节 文学批评的类型、模式和批评文体
- 第四节 批评主体
- 第四版后记
- 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