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收藏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案例集——震撼的力量:“5·12”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精神


作者:
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定价:
18.20元
ISBN:
978-7-04-043968-7
版面字数:
230千字
开本:
16开
全书页数:
197页
装帧形式:
平装
重点项目:
暂无
出版时间:
2015-11-09
物料号:
43968-00
读者对象:
高等教育
一级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二级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三级分类:
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案例集——震撼的力量:“5·12”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精神》由教育部社会科学司组织四川大学成立编写组,广泛查阅资料、认真探讨研究、深入实际调研后编写而成。通过“抗震救灾的力量:迅速集结”、“在恢复中优化升级:产业重建”、“幸福的家园:民生为本”、“精神的再铸:文化重建”、“融入的力量:生态重建”、“体制的优势:政治建设”6个篇章,将四川地震灾区在抗震救灾、恢复重建过程中的感人事迹汇编为教学案例集。案例语言朴实、严谨,同时又力求生动、活泼,体现可读性。

  • 导言
  • 第一编 抗震救灾的力量:迅速集结
    • 1-1 八方支援:迅速汇聚的力量
    • 1-2 将生命留在废墟中:人民教师的光辉
    • 1-3 爱的伟大:用至爱书写的故事
    • 1-4 地震中求生第一原则:顽强自救
    • 1-5 不平凡的贡献:殉职的救援者
    • 1-6 军队在集结:“报告,部队已经行动!”
  • 第二编 在恢复中优化升级:产业重建
    • 2-1 坚强“转身”:四川工业的科学发展
    • 2-2 种出来的梦想:北川农户生产自救记
    • 2-3 重塑工业坐标:绵阳科技城再出发
    • 2-4 今日绵竹:“东方阿尔卑斯”
    • 2-5 打造精品:震出来的汶川旅游业
    • 2-6 浴火重生:新东汽的塑造
  • 第三编 幸福的家园:民生为本
    • 3-1 “孤人不孤”:汶川地震后对三孤人员的救助
    • 3-2 示范片带动建设:震后罗江打造“中国幸福家园”
    • 3-3 京什拉手:灾区教育重建
    • 3-4 倍增的居民收入:四个极重灾区县(市)的调查
    • 3-5 不让一个孩子因灾失学辍学:汶川县水磨中学学生异地复课记
  • 第四编 精神的再铸:文化重建
    • 4-1 凤凰涅槃:重生的力量
    • 4-2 世界灾后重建的灯塔:水磨镇
    • 4-3 用生命铸就永恒:人民公仆兰辉
    • 4-4 创伤后的成长:李月和廖智的故事
    • 4-5 志愿者的力量:“五彩石”的故事
    • 4-6 敬礼娃娃郎铮:感恩自强放飞希望
  • 第五编 融入的力量:生态重建
    • 5-1 绿色梦想照进现实:生态融入的科学重建
    • 5-2 生态修复的积极效应:再现灾区秀美山川
    • 5-3 循环高效的产业体系:涅檠重生的汶川工业
    • 5-4 城镇发展的典范:低碳重建的新青川
  • 第六编 体制的优势:政治建设
    • 6-1 坚强有力的核心保障: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6-2 独具特色的政治体制:举国动员
    • 6-3 灾后重建中的战斗堡垒:基层党组织
    • 6-4 中国抗震救灾新模式:对口援建
  • 结语
  • 后记
  • 附录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