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收藏

有机化学(第二版)


作者:
徐寿昌
定价:
62.00元
ISBN:
978-7-04-039768-0
版面字数:
860.000千字
开本:
16开
全书页数:
547页
装帧形式:
平装
重点项目:
暂无
出版时间:
2014-07-29
物料号:
39768-00
读者对象:
高等教育
一级分类:
化学类
二级分类:
化学/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公共课
三级分类:
有机化学及实验

本书保持原第一版脂肪族和芳香族混合编写体系不变,同时对不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名词和表达等进行了修订和规范化,重新绘制了全部插图,正文中增加了人名反应的人名原文。此外,还为本书配套数字课程资源,与纸质教材一体化设计,提供多种形式媒体资源,丰富知识的呈现形式。

本书可供高等学校化学化工类各专业用作教材,也可供其他有关专业师生选用和参考。

  • 前辅文
  • 第一章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 1.1 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
    • 1.2 有机化合物的特点
      • 1.2.1 有机化合物结构上的主要特点——同分异构现象
      • 1.2.2 有机化合物性质上的特点
    • 1.3 有机化合物中的共价键
    • 1.4 有机化合物中共价键的性质
    • 1.5 共价键的断裂——均裂与异裂
    • 1.6 有机化学中的酸碱概念
      • 1.6.1 布伦斯特酸碱定义和路易斯酸碱定义
      • 1.6.2 酸碱的强弱与酸碱反应
    • 1.7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 1.7.1 按碳链分类
      • 1.7.2 按官能团分类
    • 1.8 有机化学的发展及学习有机化学的重要性
  • 第二章 烷烃
    • 2.1 烷烃的通式、同系列和构造异构
    • 2.2 烷烃的命名
    • 2.3 烷烃的结构
      • 2.3.1 甲烷的结构和sp3杂化轨道
      • 2.3.2 其他烷烃的结构
    • 2.4 烷烃的构象
      • 2.4.1 乙烷的构象
      • 2.4.2 丁烷的构象
    • 2.5 烷烃的物理性质
    • 2.6 烷烃的化学性质
      • 2.6.1 氧化反应
      • 2.6.2 异构化反应
      • 2.6.3 裂化反应
      • 2.6.4 取代反应
    • 2.7 甲烷氯代反应历程
    • 2.8 甲烷氯代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反应热、活化能和过渡态
    • 2.9 一般烷烃的卤代反应历程
    • 2.10 烷烃的天然来源
    • 习题
  • 第三章 烯烃
    • 3.1 烯烃的构造异构和命名
    • 3.2 烯烃的结构
      • 3.2.1 乙烯的结构
      • 3.2.2 顺反异构现象
    • 3.3 EZ标记法——次序规则
    • 3.4 烯烃的来源和制法
      • 3.4.1 烯烃的工业来源和制法
      • 3.4.2 烯烃的实验室制法
    • 3.5 烯烃的物理性质
    • 3.6 烯烃的化学性质
      • 3.6.1 催化加氢
      • 3.6.2 亲电加成反应
      • 3.6.3 自由基加成——过氧化物效应
      • 3.6.4 硼氢化反应
      • 3.6.5 氧化反应
      • 3.6.6 臭氧化反应
      • 3.6.7 聚合反应
      • 3.6.8 α氢原子的反应
    • 3.7 重要的烯烃——乙烯、丙烯和丁烯
    • 习题
  • 第四章 炔烃 二烯烃 红外光谱
    • (一)炔烃
      • 4.1 炔烃的异构和命名
      • 4.2 炔烃的结构
      • 4.3 炔烃的物理性质
      • 4.4 炔烃的化学性质
        • 4.4.1 三键碳原子上氢原子的活泼性(弱酸性)
        • 4.4.2 加成反应
        • 4.4.3 氧化反应
        • 4.4.4 聚合反应
      • 4.5 重要的炔烃——乙炔
    • (二)二烯烃
      • 4.6 共轭二烯烃的结构和共轭效应
      • 4.7 超共轭效应
      • 4.8 共轭二烯烃的性质
        • 4.8.1 1,2加成和1,4加成
        • 4.8.2 双烯合成——狄尔斯阿尔德反应
        • 4.8.3 聚合反应
      • 4.9 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
    • (三)红外光谱
      • 4.10 电磁波谱的概念
      • 4.11 红外光谱
        • 4.11.1 分子振动、分子结构与红外光谱
        • 4.11.2 脂肪族烃的红外光谱
    • 习题
  • 第五章 脂环烃
    • 5.1 脂环烃的定义和命名
    • 5.2 脂环烃的性质
      • 5.2.1 环烷烃的反应
      • 5.2.2 环烯烃和环二烯烃的反应
    • 5.3 环烷烃的环张力和稳定性
    • 5.4 环烷烃的结构
      • 5.4.1 环丙烷的结构
      • 5.4.2 环丁烷的结构
      • 5.4.3 环戊烷的结构
      • 5.4.4 环己烷的结构
      • 5.4.5 十氢化萘的结构
    • 5.5 萜类化合物和甾族化合物
      • 5.5.1 萜类化合物
      • 5.5.2 甾族化合物
    • 习题
  • 第六章 单环芳烃
    • 6.1 苯的结构
      • 6.1.1 凯库勒结构式
      • 6.1.2 苯分子结构的近代概念
    • 6.2 单环芳烃的构造异构和命名
    • 6.3 单环芳烃的来源和制法
      • 6.3.1 煤的干馏
      • 6.3.2 石油的芳构化
    • 6.4 单环芳烃的物理性质
    • 6.5 单环芳烃的化学性质
      • 6.5.1 取代反应
      • 6.5.2 加成反应
      • 6.5.3 芳烃侧链反应
    • 6.6 苯环上亲电取代反应的定位规则
      • 6.6.1 定位规则
      • 6.6.2 定位规则的解释
      • 6.6.3 苯的二元取代产物的定位规则
    • 习题
  • 第七章 多环芳烃和非苯芳烃
    • 7.1 联苯及其衍生物
    • 7.2 稠环芳烃
      • 7.2.1 萘及其衍生物
      • 7.2.2 蒽及其衍生物
      • 7.2.3 菲
      • 7.2.4 其他稠环芳烃
    • 7.3 非苯芳烃
    • 习题
  • 第八章 立体化学
    • 8.1 手性和对映体
    • 8.2 旋光性和比旋光度
      • 8.2.1 旋光性
      • 8.2.2 比旋光度
    • 8.3 含有一个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的对映异构
    • 8.4 构型的表示法、构型的确定和构型的标记
      • 8.4.1 构型的表示法
      • 8.4.2 构型的确定
      • 8.4.3 构型的标记
    • 8.5 含有多个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立体异构
    • 8.6 外消旋体的拆分
    • 8.7 手性合成(不对称合成)
    • 8.8 环状化合物的立体异构
    • 8.9 不含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对映异构
    • 8.10 含有其他手性原子化合物的对映异构
    • 习题
  • 第九章 卤代烃
    • 9.1 卤代烷
      • 9.1.1 卤代烷的命名
      • 9.1.2 卤烷的制法
      • 9.1.3 卤烷的物理性质
      • 9.1.4 卤烷的化学性质
    • 9.2 卤代烯烃
      • 9.2.1 卤代烯烃的分类和命名
      • 9.2.2 双键位置对卤原子活泼性的影响
    • 9.3 卤代芳烃
      • 9.3.1 氯苯
      • 9.3.2 苯氯甲烷
    • 9.4 多卤代烃
      • 9.4.1 三氯甲烷
      • 9.4.2 四氯化碳
      • 9.4.3 多氟代烃
    • 习题
  • 第十章 醇和醚
    • (一)醇
      • 10.1 醇的结构、分类、异构和命名
        • 10.1.1 醇的结构
        • 10.1.2 醇的分类
        • 10.1.3 醇的异构和命名
      • 10.2 醇的制法
        • 10.2.1 烯烃水合
        • 10.2.2 硼氢化氧化反应
        • 10.2.3 从醛、酮、羧酸及其酯还原
        • 10.2.4 从格利雅试剂制备
        • 10.2.5 从卤烃水解
      • 10.3 醇的物理性质
      • 10.4 醇的化学性质
        • 10.4.1 与活泼金属的反应
        • 10.4.2 卤烃的生成
        • 10.4.3 与无机酸的反应
        • 10.4.4 脱水反应
        • 10.4.5 氧化和脱氢
      • 10.5 重要的醇
        • 10.5.1 甲醇
        • 10.5.2 乙醇
        • 10.5.3 乙二醇
        • 10.5.4 丙三醇
        • 10.5.5 苯甲醇
      • 10.6 硫醇
        • 10.6.1 硫醇的制法
        • 10.6.2 硫醇的性质
    • (二)醚
      • 10.7 醚的构造、分类和命名
      • 10.8 醚的制法
        • 10.8.1 从醇去水
        • 10.8.2 从卤烷与醇金属作用(威廉森合成法)
      • 10.9 醚的性质
        • 10.9.1 醚的物理性质
        • 10.9.2 醚的化学性质
      • 10.10 乙醚
      • 10.11 环醚
        • 10.11.1 环氧乙烷
        • 10.11.2 1,4二氧六环
      • 10.12 冠醚
      • 10.13 硫醚
    • 习题
  • 第十一章 酚和醌
    • (一)酚
      • 11.1 酚的构造、分类和命名
      • 11.2 酚的制法
        • 11.2.1 从异丙苯制备
        • 11.2.2 从芳卤衍生物制备
        • 11.2.3 从芳磺酸制备
      • 11.3 酚的物理性质
      • 11.4 酚的化学性质
        • 11.4.1 酚羟基的反应
        • 11.4.2 芳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
        • 11.4.3 与三氯化铁的显色反应
      • 11.5 重要的酚
        • 11.5.1 苯酚
        • 11.5.2 甲苯酚
        • 11.5.3 对苯二酚
        • 11.5.4 萘酚
      • 11.6 环氧树脂
      • 11.7 离子交换树脂
    • (二)醌
      • 11.8 苯醌
      • 11.9 萘醌
      • 11.10 蒽醌
    • 习题
  • 第十二章 醛和酮 核磁共振谱
    • 12.1 醛、酮的结构和命名
    • 12.2 醛、酮的制法
      • 12.2.1 醇的氧化和脱氢
      • 12.2.2 炔烃水合
      • 12.2.3 同碳二卤化合物水解
      • 12.2.4 傅列德尔克拉夫茨酰基化反应
      • 12.2.5 芳烃侧链的氧化
      • 12.2.6 羰基合成
    • 12.3 醛、酮的物理性质
    • 12.4 醛、酮的化学性质
      • 12.4.1 加成反应
      • 12.4.2 α氢原子的活泼性
      • 12.4.3 氧化和还原
    • 12.5 重要的醛和酮
      • 12.5.1 甲醛
      • 12.5.2 乙醛
      • 12.5.3 丙酮
    • 12.6 核磁共振谱
    • 习题
  • 第十三章 羧酸及其衍生物
    • (一)羧酸
      • 13.1 羧酸的结构、分类和命名
        • 13.1.1 羧酸的结构
        • 13.1.2 羧酸的分类和命名
      • 13.2 羧酸的制法
        • 13.2.1 从伯醇或醛制备
        • 13.2.2 从烃氧化
        • 13.2.3 由水解制备
        • 13.2.4 从格利雅试剂制备
      • 13.3 羧酸的物理性质
      • 13.4 羧酸的化学性质
        • 13.4.1 酸性和成盐
        • 13.4.2 卤代酸的酸性、诱导效应
        • 13.4.3 羧酸衍生物的生成
        • 13.4.4 还原为醇的反应
        • 13.4.5 脱羧反应
      • 13.5 重要的一元羧酸
        • 13.5.1 甲酸
        • 13.5.2 乙酸
        • 13.5.3 丙烯酸
      • 13.6 二元羧酸
        • 13.6.1 乙二酸
        • 13.6.2 己二酸
        • 13.6.3 苯二甲酸
      • 13.7 羟基酸
        • 13.7.1 羟基酸的分类和命名
        • 13.7.2 羟基酸的制法
        • 13.7.3 羟基酸的物理性质
        • 13.7.4 羟基酸的化学性质
        • 13.7.5 重要的羟基酸
    • (二)羧酸衍生物
      • 13.8 羧酸衍生物的结构和命名
      • 13.9 羧酸衍生物的物理性质
      • 13.10 酰基碳上的亲核取代(加成消除)反应
        • 13.10.1 羧酸衍生物的水解
        • 13.10.2 羧酸衍生物的醇解
        • 13.10.3 羧酸衍生物的氨解
        • 13.10.4 羧酸衍生物与格利雅试剂的反应
      • 13.11 各类羧酸衍生物及其重要代表物
        • 13.11.1 酰氯
        • 13.11.2 酸酐
        • 13.11.3 酯
        • 13.11.4 酰胺、酰亚胺、内酰胺
        • 13.11.5 蜡和油脂
      • 13.12 碳酸衍生物
        • 13.12.1 碳酰氯
        • 13.12.2 碳酰胺
        • 13.12.3 硫脲
        • 13.12.4 胍
    • 习题
  • 第十四章 β-二羰基化合物
    • 14.1 β-二羰基化合物的酸性和烯醇负离子的稳定性
    • 14.2 β二羰基化合物碳负离子的反应
    • 14.3 丙二酸酯在有机合成上的应用
    • 14.4 克莱森(酯)缩合反应——乙酰乙酸乙酯的合成
    • 14.5 乙酰乙酸乙酯在有机合成上的应用
    • 14.6 碳负离子和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的共轭加成——麦克尔反应
    • 习题
  • 第十五章 硝基化合物和胺
    • (一)硝基化合物
      • 15.1 硝基化合物的分类、结构和命名
      • 15.2 硝基化合物的制法
      • 15.3 硝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
      • 15.4 硝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 15.4.1 与碱作用
        • 15.4.2 还原
        • 15.4.3 苯环上的取代反应
        • 15.4.4 硝基对邻、对位上取代基的影响
    • (二)胺
      • 15.5 胺的分类、命名和结构
      • 15.6 胺的制法
        • 15.6.1 从硝基化合物还原
        • 15.6.2 从氨的烷基化
        • 15.6.3 从腈和酰胺还原
        • 15.6.4 从醛酮的还原胺化
        • 15.6.5 从霍夫曼酰胺降级反应
        • 15.6.6 从盖布瑞尔合成法
      • 15.7 胺的物理性质
      • 15.8 胺的化学性质
        • 15.8.1 碱性
        • 15.8.2 烷基化
        • 15.8.3 酰基化
        • 15.8.4 磺酰化
        • 15.8.5 与亚硝酸的反应
        • 15.8.6 氧化
        • 15.8.7 芳环上的取代反应
        • 15.8.8 伯胺的异腈反应
      • 15.9 季铵盐和季铵碱
    • (三)腈和异腈
      • 15.10 腈
        • 15.10.1 腈的制法
        • 15.10.2 腈的性质
      • 15.11 丙烯腈
      • 15.12 异腈
        • 15.12.1 异腈的制法
        • 15.12.2 异腈的性质
      • 15.13 异氰酸酯
    • 习题
  • 第十六章 重氮化合物和偶氮化合物
    • 16.1 重氮化反应
    • 16.2 重氮盐的性质及其在合成上的应用
      • 16.2.1 放出氮的反应
      • 16.2.2 保留氮的反应
    • 16.3 偶氮化合物和偶氮染料
    • 16.4 重氮甲烷和碳烯
      • 16.4.1 重氮甲烷
      • 16.4.2 碳烯
    • 16.5 叠氮化合物和氮烯
      • 16.5.1 叠氮化合物
      • 16.5.2 氮烯
    • 习题
  • 第十七章 杂环化合物
    • 17.1 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
    • 17.2 杂环化合物的结构与芳香性
    • 17.3 五元杂环化合物
      • 17.3.1 呋喃
      • 17.3.2 糠醛
      • 17.3.3 噻吩
      • 17.3.4 吡咯
      • 17.3.5 吲哚
      • 17.3.6 靛蓝
      • 17.3.7 噻唑、吡唑及其衍生物
    • 17.4 六元杂环化合物
      • 17.4.1 吡啶
      • 17.4.2 喹啉和异喹啉
    • 17.5 嘧啶、嘌呤及其衍生物
    • 习题
  • 第十八章 糖类
    • 18.1 概论
    • 18.2 单糖的结构
      • 18.2.1 单糖的开链结构
      • 18.2.2 单糖的构型
      • 18.2.3 单糖的环状结构,变旋光现象和糖苷
      • 18.2.4 吡喃糖的构象
    • 18.3 单糖的反应
      • 18.3.1 氧化反应
      • 18.3.2 还原反应
      • 18.3.3 与苯肼反应
      • 18.3.4 生成醚和酯
      • 18.3.5 碳链的增长和缩短
    • 18.4 二糖
      • 18.4.1 蔗糖
      • 18.4.2 麦芽糖
      • 18.4.3 纤维二糖
    • 18.5 多糖
      • 18.5.1 淀粉
      • 18.5.2 纤维素
      • 18.5.3 糖原
    • 习题
  • 第十九章 氨基酸 蛋白质 核酸
    • 19.1 氨基酸
      • 19.1.1 氨基酸的结构、分类和命名
      • 19.1.2 氨基酸的性质
      • 19.1.3 氨基酸的制备
    • 19.2 多肽
      • 19.2.1 多肽结构的测定
      • 19.2.2 多肽的合成
    • 19.3 蛋白质
      • 19.3.1 蛋白质的分类和功能
      • 19.3.2 蛋白质的性质
      • 19.3.3 蛋白质的结构
    • 19.4 核酸
      • 19.4.1 核苷酸和核苷
      • 19.4.2 核酸的结构
      • 19.4.3 核酸的功能
    • 习题
  • 第二十章 元素有机化合物
    • 20.1 涵义和分类
    • 20.2 有机锂化合物
      • 20.2.1 制法
      • 20.2.2 性质
    • 20.3 有机铝化合物
      • 20.3.1 烷基铝的制法
      • 20.3.2 烷基铝的性质
    • 20.4 有机硅化合物
      • 20.4.1 硅烷、卤硅烷和烃基硅烷
      • 20.4.2 烃基氯硅烷、硅醇、烷基正硅酸酯
      • 20.4.3 有机硅高聚物
    • 20.5 有机磷化合物
      • 20.5.1 制法和性质
      • 20.5.2 叶立德
      • 20.5.3 魏悌希反应
      • 20.5.4 叶立德的酰化反应及烃化反应
      • 20.5.5 有机磷杀虫剂
    • 20.6 有机铁化合物——二茂铁
      • 20.6.1 二茂铁的制法
      • 20.6.2 二茂铁的结构和性质
    • 习题
  • 选读材料Ⅰ 有机合成
    • Ⅰ.1 合成步骤设计
    • Ⅰ.1.1 基本碳骨架的构成
    • Ⅰ.1.2 在碳骨架合适的位置上引入所需的官能团
    • Ⅰ.1.3 利用反应的选择性、保护基与导向基
    • Ⅰ.1.4 立体化学控制
    • Ⅰ.2 多步合成举例
  • 选读材料Ⅱ 周环反应
    • Ⅱ.1 周环反应的特点和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
    • Ⅱ.1.1 前沿轨道理论HOMO和LUMO
    • Ⅱ.1.2 顺旋、对旋、对称允许和对称禁阻
    • Ⅱ.2 电环化反应
    • Ⅱ.3 环加成反应
    • Ⅱ.4 σ键迁移反应
  • 选读材料Ⅲ 质谱
    • Ⅲ.1 质谱和质谱仪
    • Ⅲ.2 分子离子峰、基础峰、天然丰度、同位素离子峰
    • Ⅲ.3 分子离子的碎裂
    • Ⅲ.4 质谱的应用
  • 选读材料Ⅳ 紫外光谱
    • Ⅳ.1 π→π电子跃迁1,3丁二烯的紫外光谱
    • Ⅳ.2 其他不饱和烃和共轭多烯烃的紫外光谱
    • Ⅳ.3 n→π电子跃迁
    • Ⅳ.4 芳香族化合物的紫外光谱
  • 中英名称对照
  • 索引

有机化学数字课程与纸质教材一体化设计,紧密配合。数字课程涵盖课程介绍、教学大纲、电子教案、图片素材、演示动画等板块。充分运用多种形式媒体资源,极大地丰富了知识的呈现形式,拓展了教材内容。在提升课程教学效果同时,为学生学习提供思维与探索的空间。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