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教育部学生司、全国高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和高等教育出版社联合组建的“大学生就业教学资源建设”课题实验教材之一。
本书由“大学生就业教学资源建设”计算机课题组组编,参与课题研究和教材编写的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吉林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8所院校教师以及部分用人单位资深人士。
本书贯彻“基于专业背景,凸显职业特性”的课题研究和教材编写思路,从行业状况和个人素质两个方面展开论述,一方面让学生了解行业特点及行业现状,并了解行业内典型岗位的特点;另一方面,从行业需求角度,重点谈学生在专业素质之外应该着重培养的综合素质。本书从高校培养和行业需求两个视角同时分析,可以让学生领会“学”与“用”的辩证统一,将指导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目的,调整学习方向,了解自身特点,规划人生定位。
为使计算机类专业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典型就业岗位的状况,本书配套开发的网络教学资源采取视频形式,较为详尽地展示了软件工程师等主要就业岗位的工作状态和主要工作流程,以及典型就业岗位对毕业生的能力、素质要求,切实拉近了学生与职业和岗位的距离。
本书可供高等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计算科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等专业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学习使用;也是计算机类专业大学生提升自我、成功就业的重要参考读物。
- 第一篇 行业概述
- 第一章 计算机行业发展史
- 1.1 我国计算机专业教育发展的历史
- 1.2 计算机行业发展现状
- 1.3 计算机行业发展趋势
- 第二章 国内高校计算机专业发展现状
- 2.1 计算机专业设置情况
- 2.2 计算机专业毕业生规模
- 2.3 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
- 第三章 计算机专业岗位要求的能力素质
- 3.1 能力素质的通用要求
- 3.2 计算机相关岗位的专业能力素质要求
- 第四章 选择适合自己的组织文化
- 4.1 传统国有企业的文化特点
- 4.2 欧美外企的文化特点
- 4.3 东亚地区外企的文化特点
- 4.4 新型民营企业文化特点
- 4.5 传统民营企业和承包经营、被管理层收购的国有企业文化特点
- 4.6 政府及国有事业单位的文化特点
- 4.7 学校和科研单位的文化特点
- 第二篇 有我认知与生涯决策
- 第五章 自我探索
- 5.1 我喜欢什么样的工作?——职业兴趣
- 5.2 我能够胜任什么样的工作?——职业能力
- 5.3 在择业时,我最看重的是什么?——职业价值观
- 第六章 生涯目标
- 6.1 生涯规划从设定目标开始
- 6.2 生涯目标设定的SMAR下原则
- 6.3 如何进行生涯目标的设定
- 第七章 生涯决策
- 7.1 职业生涯路线
- 7.2 影响生涯决策的因素
- 7.3 生涯决策平衡单法
- 第三篇 行动规划与能力提高
- 第八章 大学生生涯行动规划
- 8.1 大学生生涯规划步骤
- 8.2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策略
- 8.3 大学生生涯规划实例
- 第九章 专业学习与职业发展
- 9.1 专业学习是对未来就业的最重要的准备
- 9.2 在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和竞赛中培养创新精神
- 9.3 大学生就业是否一定需要有实习经验
- 第十章 非智力素质培养与职业发展
- 10.1 社会工作岗位锻炼是培养非智力素质的最好途径
- 10.2 丰富多彩的班团活动是未来社会的演练舞台
- 10.3 提前了解社会的良好机会——社会实践
- 第四篇 就业指导
- 第十一章 求职材料的准备
- 11.1 就业信息的收集和应用
- 11.2 计算机专业学生个人简历的制作
- 11.3 其他自荐材料的准备
- 第十二章 笔试与面试
- 第十三章 就业权益与法律保障
- 13.1 大学生的就业权益
- 13.2 大学生就业的法律保障
- 13.3 防范求职陷阱
- 第十四章 自主创业
- 14.1 大学生创业概述
- 14.2 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法规
- 14.3 计算机专业学生创业需要做哪些准备
- 第五篇 职场初涉
- 第十五章 成功走好职场第一步
- 15.1 认清新角色,从心态上做好转变角色的准备
- 15.2 适应新角色,定位“职业我”
- 15.3 尊重职场规律,科学规划,成就梦想
- 参考文献
-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