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统论述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大学是做什么的、什么是大学、怎样办大学和办什么样的大学这样几个基本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构建了一个新的、关于大学的本质及其办学规律的哲学思考体系,初步提出了“大学之道”新的内涵和走中国特色大学创新之路的基本构想,集中地反映了近年来我国进行大学理念创新研究取得的最新成果,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书可供大学校长、党委书记和政府教育官员以及广大大学教师、教育管理干部、教育理论工作者学习、参考,也可作为高等学校高等教育学科(专业)学生和培训大学校长、教育管理干部、政府教育官员的教材。
- 前辅文
- 第一章 思想解放
- 一、教育的本质及其社会属性
- 二、高等教育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
- 四、世纪之交的中国高等教育
- 第二章 文化觉醒
- 一、21 世纪大学新的重大使命
- 二、深刻转变中的我国高等教育
- 三、正在出现的大学精神衰微现象
- 四、大学需要实现新的文化觉醒
- 第三章 大学理念
- 一、大学理念的科学内涵
- 二、大学理念的灵魂和价值基础
- 三、大学理念创新研究的前沿问题
- 四、大学理念与办学理念
- 第四章 社会责任
- 一、教育责任
- 二、学术责任
- 三、服务社会与引领社会前进责任
- 四、国际责任
- 第五章 本质特征
- 一、大学是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 二、知识及其学科(专业) 是大学存在的组织基础
- 三、大学越来越充分地发挥着独特的文化功能
- 四、大学与经济和政治机构既相互关联又鼎足而立
- 第六章 大学文化
- 一、大学文化是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形态
- 二、大学文化主要凝聚在深厚的文化底蕴之中
- 三、大学文化是人类文化中的一种高层次文化
- 四、大学文化是大学核心竞争力之所在
- 第七章 发展道路
- 一、走多样化的发展道路
- 二、大学类型和模式的多样化
- 三、研究型大学的重大使命
- 四、建立科学的大学评价体系
- 第八章 文化育人
- 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崇高理想
- 二、文化育人是教育本质的核心
- 三、科学地确定新时期的育人目标
- 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相互融合
- 五、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
- 六、营造一个高品位的校园文化环境
- 七、努力提高育人的文化自觉
- 八、我国大学教育创新的战略目标
- 第九章 制度创新
- 一、自治是西方大学最悠久的传统之一
- 二、学术自由是大学自治的价值基础
- 三、教授治学是大学自治的核心和基础
- 四、大学自治的主要标志是校长治校
- 五、大学校长应当统辖大学全部事务
- 六、政校分开是实行大学自治的关键
- 七、我国大学制度创新的战略目标
- 八、努力成为具有独到办学理念的教育家
- 第十章 价值追求
- 一、“以人为本” 的人文精神
- 二、“求真务实” 的科学精神
- 三、“着眼未来” 的超越精神
- 四、“自强不息” 的奋斗精神
- 第十一章 文化冲突
- 一、我国传统的大学理念
- 二、孙中山倡导的新大学理念
- 三、欧美大学理念在近代中国的传播
- 四、探索中国式社会主义大学理念
- 五、一个中西大学文化冲突的世纪
- 六、两种大学理念冲突的核心和焦点
- 七、宗法人伦与自由文化的对立
- 八、走中国特色大学创新之路
- 第十二章 办学理念
- 一、哈佛大学: 崇尚学术, 融入社会
- 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多元, 卓越
- 三、北京大学: 思想自由, 兼容并包,常为常新, 引领社会
- 四、清华大学: 厚德载物, 自强不息,行胜于言, 爱国奉献
- 五、南京大学: 诚朴雄伟 励学敦行
- 六、浙江大学: 求是精神
- 七、南开大学: 允公允能, 日新月异
- 八、武汉大学: 自强、弘毅、求是、拓新
- 九、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尚德务实, 求真拓新
- 十、云南大学: 会泽百家, 至公天下
-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