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收藏

心理咨询的理论与实务


作者:
江光荣
定价:
26.20元
ISBN:
978-7-04-017324-6
版面字数:
470千字
开本:
16开
全书页数:
322页
装帧形式:
平装
重点项目:
暂无
出版时间:
2005-07-15
读者对象:
高等教育
一级分类:
心理学
二级分类:
应用心理学

本书系统介绍当代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理论与实践。全书从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专业性质及其发展历程入手,以当事人在心理治疗中的改变为轴心,分别阐述心理咨询的影响因素、咨询目标、咨询关系、咨询过程和策略、专业道德等基本问题。然后以专章对当代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一些主要体系如精神分析、行为治疗、以人为中心、理性情绪行为、家庭系统等治疗体系进行了系统介绍。本书在前一版基础上进行了全面修改,增删章节颇多,内容反映近年来本学科的最新进展,但仍保持了原版理论实践并重、资料翔实可靠、叙述清晰流畅的特点。

本书可作大学心理学专业高年级学生,临床心理学、心理咨询和社会工作等专业研究生教材,并可供各类心理咨询师和心理治疗师培训使用。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人的发展与心理咨询
      • 一、适应和发展——人生两大基本任务
      • 二、社会变迁——现代人面临的适应挑战
      • 三、陷入适应困境的现代人
      • 四、出路在哪里
    • 第二节 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概述
      • 一、名词说明
      • 二、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
      • 三、什么是心理咨询/心理治疗
      • 四、心理咨询的性质和特点
    • 第三节 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发展历程
      •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心理治疗的思想和实践
      • 二、西方心理治疗的发展历史
      • 三、心理咨询在美国的发展过程
      • 四、心理咨询在中国人社会中的发展
  • 第二章 心理咨询的要素
    • 第一节 咨询和治疗中的共同要素
      • 一、对共同要素的研究
      • 二、对共同要素的认识
      • 三、弗兰克的研究和看法
    • 第二节 当事人
      • 一、哪些人不适合做心理治疗
      • 二、当事人的社会和人口统计学变量
      • 三、障碍的特点和改变动机
      • 四、当事人的人格和个人特点
    • 第三节 咨询师
      • 一、咨询师的角色与功能
      • 二、咨询师的个人特点
    • 第四节 其他变量
      • 一、咨询关系
      • 二、理论、策略和方法
      • 三、治疗之外的力量
  • 第三章 咨询目标
    • 第一节 健全人格与咨询目标
      • 一、健全人格的含义
      • 二、健全人格标准涉及的问题
      • 三、不同研究得到的健全人格模型
      • 四、健全人格的维度
      • 五、综合评论——健全人格的标准
    • 第二节 咨询目标概述
      • 一、目标对于咨询的意义
      • 二、目标概念分析
      • 三、不同流派的治疗目标
      • 四、目标要求
    • 第三节 确定咨询目标
      • 一、常见问题与处理原则
      • 二、确定目标的方法
    • 第四节 价值与价值干预
      • 一、心理咨询中价值问题的本质
      • 二、心理咨询实务中对价值问题的处理
      • 三、原则:功能干预对内容干预
  • 第四章 会谈及会谈技巧
    • 第一节 会谈的一般问题
      • 一、会谈及其作用
      • 二、交换信息的会谈与帮助性的会谈
      • 三、会谈中的互动与信息加工
    • 第二节 会谈中的非言语交流
      • 一、学习非言语交流的途径
      • 二、主要的非言语行为线索
      • 三、对非言语行为做反应
    • 第三节 倾听当事人
      • 一、倾听当事人的故事
      • 二、咨询师在倾听中的态度和状态
      • 三、反应性倾听
    • 第四节 会谈技巧
      • 一、倾听技巧
      • 二、影响性技巧
  • 第五章 咨询关系
    • 第一节 咨询关系概述
      • 一、什么是咨询关系
      • 二、咨询关系的特征
      • 三、咨询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咨询师
      • 四、咨询关系的意义和作用
      • 五、咨询关系的作用机制
      • 六、咨询关系的发展
    • 第二节 助长条件
      • 一、同感
      • 二、积极关注
      • 三、真诚
      • 四、具体性
      • 五、即时性
    • 第三节 与关系有关的几个问题
      • 一、技巧、态度和人格
      • 二、技巧、助长条件与理论取向
      • 三、治疗关系与文化
  • 第六章 一般咨询过程
    • 第一节 对咨询过程的认识
      • 一、咨询过程的概念
      • 二、改变过程的特点
      • 三、自然主义的过程处理和技术主义的过程处理
      • 四、咨询基本阶段的划分
    • 第二节 咨询的基本阶段
      • 一、进入与定向阶段
      • 二、问题—个人探索阶段
      • 三、目标与方案探讨阶段
      • 四、行动/转变阶段
      • 五、评估/结束阶段
    • 第三节 初始会谈和结构化工作
      • 一、会谈初始时的准备
      • 二、开始谈话
      • 三、结构化
    • 第四节 咨询过程的深入
      • 一、互动的层次
      • 二、抗拒
      • 三、移情
  • 第七章 当事人评估
    • 第一节 医学诊断模式
    • 第二节 理解当事人的架构
      • 一、生命阶段
      • 二、生活风格
      • 三、需要—价值结构
      • 四、自我结构
      • 五、生活空间
    • 第三节 评估途径
      • 一、评估性会谈
      • 二、心理测验——魔杖还是拐杖
      • 三、使用拐杖——心理测量工具的选择和解释
  • 第八章 精神分析疗法
    • 第一节 概观
      • 一、精神分析的历史与现状
      • 二、精神分析疗法的特点
    • 第二节 基本理论
      • 一、意识—无意识理论
      • 二、人格结构理论
      • 三、人格发展理论
      • 四、心理障碍的本质
      • 五、自我防御机制
      • 六、客体关系理论与自我心理学
    • 第三节 精神分析的治疗
      • 一、治疗的原理
      • 二、治疗过程
      • 三、治疗策略和技术
    • 第四节 精神分析疗法评价
  • 第九章 行为疗法
    • 第一节 概观
      • 一、行为疗法的产生和发展
      • 二、行为疗法的特点
    • 第二节 基本理论
      • 一、经典的条件作用
      • 二、操作性条件作用
      • 三、两种条件作用的比较
      • 四、社会学习理论
    • 第三节 行为治疗过程
      • 一、行为评估
      • 二、行为治疗
      • 三、随访
    • 第四节 治疗技术
      • 一、放松训练
      • 二、系统脱敏
      • 三、自我管理
      • 四、其他行为技术
    • 第五节 行为治疗评价
  • 第十章 以人为中心疗法
    • 第一节 概观
      • 一、以人为中心疗法的发展过程
      • 二、以人为中心疗法的特点
    • 第二节 基本理论
      • 一、罗杰斯眼里的人
      • 二、人的主观世界——现象场
      • 三、自我
      • 四、心理失调和心理适应问题
    • 第三节 治疗过程和策略
      • 一、治疗的目标
      • 二、咨询和治疗过程
      • 三、咨询过程中的重点
      • 四、咨询策略和技术
    • 第四节 以人为中心疗法评价
      • 一、以人为中心疗法的贡献
      • 二、以人为中心疗法的局限
  • 第十一章 理情行为疗法
    • 第一节 概观
      • 一、理情行为疗法的历史
      • 二、理情行为疗法的特点
    • 第二节 基本理论
      • 一、理情行为疗法的人性观
      • 二、健全的人和咨询目标
      • 三、情绪失调的原因——ABC理论
      • 四、非理性信念及其特点
      • 五、其他重要概念和观点
    • 第三节 治疗过程和策略
      • 一、治疗过程
      • 二、检查非理性信念的策略
      • 三、与非理性信念辩论的策略
      • 四、其他策略和技术
      • 五、治疗过程中的咨询师
    • 第四节 理情行为疗法评论
      • 一、理情行为疗法的贡献和局限
      • 二、REBT在我国应用的几点考虑
  • 第十二章 结构家庭治疗
    • 第一节 概观
      • 一、结构家庭治疗的发展历程
      • 二、结构家庭治疗的特点
    • 第二节 基本理论
      • 一、人在系统之中
      • 二、家庭是一个系统
      • 三、家庭的组织和结构
      • 四、家庭界限
      • 五、家庭次系统
      • 六、家庭结构与个人问题
    • 第三节 治疗过程和策略
      • 一、首次会谈
      • 二、改变过程
    • 第四节 结构家庭治疗评价
      • 一、结构家庭治疗的贡献
      • 二、结构家庭治疗的局限
      • 三、结构家庭治疗在中国文化下的利弊
  • 第十三章 其他疗法
    • 第一节 现实疗法
      • 一、基本理论
      • 二、治疗过程
    • 第二节 多功能治疗
      • 一、咨询和心理治疗中的折中取向
      • 二、多功能治疗的发展和背景
      • 三、多功能治疗的基本理论
      • 四、多功能治疗过程
      • 五、治疗策略和技术
    • 第三节 森田疗法
      • 一、森田疗法的特点
      • 二、神经质理论
      • 三、神经质症的治疗原理和原则
      • 四、治疗过程
    • 第四节 钟氏领悟疗法
      • 一、对传统心理分析治疗机制的反思
      • 二、钟氏领悟疗法所遵行的理论原则
      • 三、治疗过程和有关策略
  • 第十四章 专业道德问题
    • 第一节 当事人的利益和权利
      • 一、当事人利益优先原则
      • 二、知情同意
    • 第二节 咨询师与当事人关系
    • 第三节 保密
    • 第四节 其他道德问题
      • 一、专业能力
      • 二、转介
      • 三、心理测验工具的应用
      • 四、时间界线和咨询师仪表
  • 参考文献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