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收藏

高校“两课”教育教学热点难点问题解析(第


作者:
教育部社政司
定价:
14.70元
ISBN:
978-7-04-012785-0
版面字数:
230千字
开本:
32开
全书页数:
280页
装帧形式:
平装
重点项目:
暂无
出版时间:
2003-05-15
物料号:
12785-00
读者对象:
高等教育
一级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二级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三级分类:
思想政治教育


暂无
  • 1.产生于资本主义早期的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的今天还适用吗?
  • 2.真理与价值是否统一,二者是如何统一的?
  • 3.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否会导致科技决定论和技术万能论?
  • 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经济领域鼓励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为什么在思想领域还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 5. 21世纪的中国大学生为什么还要学习产生于19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 6.为什么我们不能用西方经济学取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 7.应该怎样更有针对性地认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
  • 8.科学技术在当代对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作为生产要素的科学技术是否创造价值?
  • 9.为什么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实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
  • 10.如何看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剥削问题?
  • 11.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的资本概念与当前我国社会中使用的资本概念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 12.如何看待当前我国的有效需求不足与失业现象?
  • 13.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毛泽东思想是否过时了?
  • 14.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实行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否意味着对社会主义改造的否定?
  • 15.如何认识和理解新民主主义社会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区别和联系?
  • 16.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为什么说不是执政党的各民主党派不是“在野党”?
  • 17.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究竟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 18.为什么说我们搞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不是中国特色资本主义?
  • 19.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拉大会导致两极分化吗?
  • 20.我们在经济上主张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为什么在政治上不能实行“两党制”或“多党制”?
  • 21.在中国为什么不能通过搞“三权分立”来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 22.当今中国社会中的腐败现象是怎样产生的?
  • 23.为什么说我们党能从根本上遏制腐败?
  • 24.为什么说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 25.社会主义制度优于资本主义制度,为什么社会主义在苏联东欧国家遭到了失败?
  • 26.中国在对外关系中实行“韬光养晦”政策,是妥协、退让吗?
  • 27.市场经济强调个人利益,为人民服务还有意义吗?集体主义还行得通吗?
  • 28.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拥有金钱的多少能否作为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
  • 29.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还需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吗?
  • 30.如何深入认识法治和德治的辩证关系?
  • 31.学习法律对大学生是无关紧要的吗?
  • 32.马克思主义关于“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的论断,在我国现阶段还适用吗?
  • 33.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总是攻击中国的人权状况,究竟应当如何看待我国的人权状况?
  • 34.既然人权具有普遍性,为什么我们还要反对西方国家的“人权高于主权”论?
  • 后记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