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收藏

基础生态学(第4版)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作者:
牛翠娟 娄安如 孙儒泳 李庆芬
定价:
59.00元
ISBN:
978-7-04-058257-4
版面字数:
600.000千字
开本:
16开
全书页数:
暂无
装帧形式:
平装
重点项目: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出版时间:
2023-04-07
读者对象:
高等教育
一级分类:
生物科学
二级分类:
生态学/保护生物学

本教材是面向本科生的生态学入门级经典教材。第2版和第3版分别入选“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全书按照生态学的层次和发展历程,依次分为有机体与环境、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应用生态学和现代生态学几大部分。本教材秉承重基础、跟前沿、以实践能力和生态观念的培养为核心的理念,以每章开头的关键词构建核心知识点和基础理论框架,同时通过丰富的案例力求反映最新进展,增加“窗口”介绍相关重要知识点的最新研究,特别是我国科学家取得的研究进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新设边栏与正文对应的数字资源,包括难点讲解视频、拓展阅读、彩图等。另外,沿袭上一版特点,本版进一步完善、更新了章末配套的数字课程资源,包括各章小结、重点与难点、自测题、思考题解析等。建议教师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这些数字资源,自主学习,以提升教学效果。

  • 前辅文
  • 0 绪论
    • 0.1 生态学的定义
    • 0.2 生态学的研究对象
    • 0.3 生态学的分支学科
    • 0.4 生态学的研究方法
    • 0.5 生态学发展简史
  • 第一部分 有机体与环境
    • 1 生物与环境
      • 1.1 环境与生态因子
        • 1.1.1 环境
        • 1.1.2 生态因子
      • 1.2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 1.2.1 环境对生物的作用
        • 1.2.2 生物对环境的反作用
      • 1.3 最小因子、限制因子与耐受性定律
        • 1.3.1 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
        • 1.3.2 限制因子
        • 1.3.3 耐受限度与生态幅
    • 2 能量环境
      • 2.1 光的生态作用及生物对光的适应
        • 2.1.1 地球上光的分布
        • 2.1.2 光质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
        • 2.1.3 光照强度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
        • 2.1.4 生物对光照周期的适应
      • 2.2 温度的生态作用及生物对温度的适应
        • 2.2.1 地球上温度的分布
        • 2.2.2 温度与动物类型
        • 2.2.3 温度对植物和外温动物的影响
        • 2.2.4 生物对极端环境温度的适应
        • 2.2.5 生物对周期性变温的适应
        • 2.2.6 物种分布与环境温度
      • 2.3 风对生物的作用及防风林
        • 2.3.1 风对生物生长及形态的影响
        • 2.3.2 风是传播运输工具
        • 2.3.3 风的破坏作用
        • 2.3.4 防风林
      • 2.4 火对生物的影响及防火管理
        • 2.4.1 火对生物的作用
        • 2.4.2 防火管理
    • 3 物质环境
      • 3.1 水的生态作用
        • 3.1.1 水的性质与存在形式
        • 3.1.2 陆地上水的分布
      • 3.2 生物对水的适应
        • 3.2.1 植物与水
        • 3.2.2 动物对水的适应
      • 3.3 大气组成及其生态作用
        • 3.3.1 氧与生物
        • 3.3.2 CO2的生态作用
      • 3.4 土壤的理化性质及其对生物的影响
        • 3.4.1 土壤的物理性质及其对生物的影响
        • 3.4.2 土壤的化学性质及其对生物的影响
        • 3.4.3 土壤的生物特性
        • 3.4.4 植物对土壤的适应
  • 第二部分 种群生态学
    • 4 种群及其基本特征
      • 4.1 种群的概念
      • 4.2 种群动态
        • 4.2.1 种群的密度和分布
        • 4.2.2 种群统计学
        • 4.2.3 种群的增长模型
        • 4.2.4 自然种群的数量变动
        • 4.2.5 生态入侵
      • 4.3 种群调节
        • 4.3.1 外源性种群调节理论
        • 4.3.2 内源性自动调节理论
      • 4.4 集合种群动态
        • 4.4.1 集合种群的概念和术语
        • 4.4.2 集合种群理论的意义与应用
    • 5 生物种及其变异与进化
      • 5.1 物种的概念
      • 5.2 种群的遗传、变异与自然选择
        • 5.2.1 基因、基因库和基因频率
        • 5.2.2 变异、自然选择和遗传漂变
        • 5.2.3 遗传瓶颈和建立者效应
        • 5.2.4 表型的自然选择模型
      • 5.3 物种形成
        • 5.3.1 物种形成及其过程
        • 5.3.2 物种形成的方式
    • 6 生活史对策
      • 6.1 能量分配与权衡
      • 6.2 体型效应
      • 6.3 生殖对策
        • 6.3.1 子代个体大小、数量与适合度
        • 6.3.2 r对策和K对策
        • 6.3.3 生殖价和生殖效率
        • 6.3.4 机遇、平衡和周期性生活史对策
      • 6.4 生境分类与植物的生活史对策
      • 6.5 滞育和休眠
      • 6.6 迁移
      • 6.7 复杂的生活周期
      • 6.8 衰老
    • 7 种内与种间关系
      • 7.1 种内关系
        • 7.1.1 密度效应
        • 7.1.2 性别生态学
        • 7.1.3 领域和社会等级
        • 7.1.4 他感作用
        • 7.1.5 集群生活
      • 7.2 种间关系
        • 7.2.1 种间竞争
        • 7.2.2 捕食作用
        • 7.2.3 寄生作用
        • 7.2.4 共生作用
  • 第三部分 群落生态学
    • 8 群落的组成与结构
      • 8.1 生物群落
        • 8.1.1 生物群落的概念
        • 8.1.2 群落的基本特征
        • 8.1.3 对群落性质的两种对立观点
      • 8.2 群落的种类组成
        • 8.2.1 种类组成的性质分析
        • 8.2.2 种类组成的数量特征
        • 8.2.3 物种多样性指数
        • 8.2.4 物种多样性在空间上的变化规律
        • 8.2.5 解释物种多样性空间变化规律的各种学说
        • 8.2.6 种间关联
      • 8.3 群落的结构
        • 8.3.1 群落的结构单元
        • 8.3.2 群落的垂直结构
        • 8.3.3 群落的水平结构
        • 8.3.4 群落的时间结构
        • 8.3.5 群落交错区与边缘效应
      • 8.4 群落组织——影响群落结构的因素
        • 8.4.1 生物因素
        • 8.4.2 干扰对群落结构的影响
        • 8.4.3 空间异质性与群落结构
        • 8.4.4 岛屿与群落结构
        • 8.4.5 一个物种丰富度的简单模型
        • 8.4.6 平衡说和非平衡说
    • 9 群落的动态
      • 9.1 生物群落的内部动态
      • 9.2 生物群落的演替
        • 9.2.1 演替的概念
        • 9.2.2 演替的类型
        • 9.2.3 演替系列
        • 9.2.4 控制演替的几种主要因素
        • 9.2.5 演替方向
        • 9.2.6 演替过程的理论模型
        • 9.2.7 演替顶极学说
    • 10 群落的分类与排序
      • 10.1 群落分类
        • 10.1.1 植物群落分类的单位
        • 10.1.2 植物群落的命名
        • 10.1.3 法瑞学派和英美学派的群落分类简介
        • 10.1.4 群落的数量分类
      • 10.2 群落排序
        • 10.2.1 群落排序的概念
        • 10.2.2 群落排序的类型
  • 第四部分 生态系统生态学
    • 11 生态系统的一般特征
      • 11.1 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
      • 11.2 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结构
      • 11.3 食物链和食物网
      • 11.4 营养级和生态锥体
      • 11.5 生态效率
      • 11.6 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和生态平衡
    • 12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 12.1 生态系统中的初级生产
        • 12.1.1 初级生产的基本概念
        • 12.1.2 地球上初级生产力的分布
        • 12.1.3 初级生产的生产效率
        • 12.1.4 初级生产量的限制因素
        • 12.1.5 初级生产量的测定方法
      • 12.2 生态系统中的次级生产
        • 12.2.1 次级生产过程
        • 12.2.2 次级生产量的测定
        • 12.2.3 次级生产的生态效率
      • 12.3 生态系统中的分解
        • 12.3.1 分解过程的性质
        • 12.3.2 分解者生物
        • 12.3.3 资源质量对分解的影响
        • 12.3.4 理化环境对分解的影响
      • 12.4 生态系统的能流分析
        • 12.4.1 研究能量传递规律的热力学定律
        • 12.4.2 食物链层次上的能流分析
        • 12.4.3 生态系统层次上的能流分析
        • 12.4.4 异养生态系统的能流分析
      • 12.5 分解者和消费者在能流中的相对作用
    • 13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 13.1 物质循环的一般特征
      • 13.2 全球水循环
      • 13.3 碳循环
      • 13.4 氮循环
      • 13.5 磷循环
      • 13.6 硫循环
      • 13.7 其他元素的循环
      • 13.8 元素循环的相互作用
    • 14 地球上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及其分布
      • 14.1 陆地生态系统分布的基本规律
        • 14.1.1 陆地生态系统水平分布的基本规律
        • 14.1.2 植被分布的垂直地带性
        • 14.1.3 局部地形对植被的影响
      • 14.2 淡水生态系统的类型
      • 14.3 海洋生态系统的类型
      • 14.4 世界主要陆地生态系统的类型及其分布
        • 14.4.1 热带雨林
        • 14.4.2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 14.4.3 落叶阔叶林
        • 14.4.4 北方针叶林
        • 14.4.5 草原
        • 14.4.6 荒漠
        • 14.4.7 冻原
        • 14.4.8 青藏高原的高寒植被
  • 第五部分 应用生态学
    • 15 应用生态学
      • 15.1 全球气候变化与环境污染
        • 15.1.1 全球变暖与温室效应
        • 15.1.2 臭氧层的破坏
        • 15.1.3 污染问题
      • 15.2 人口与资源问题
        • 15.2.1 人口问题
        • 15.2.2 资源问题
      • 15.3 农业生态学
        • 15.3.1 农业的发展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 15.3.2 土壤侵蚀和沙漠化
        • 15.3.3 生态农业
      • 15.4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 15.4.1 生物多样性价值
        • 15.4.2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 15.4.3 生物多样性科学及保护相关研究
        • 15.4.4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对策
      • 15.5 生态系统服务
        • 15.5.1 生态系统服务的概念和意义
        • 15.5.2 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
        • 15.5.3 生态系统服务项目内容
        • 15.5.4 各类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比较
        • 15.5.5 千年生态系统评估
      • 15.6 生态系统管理
        • 15.6.1 生态系统管理的定义
        • 15.6.2 生态系统管理的目标
        • 15.6.3 生态系统管理与人类地位的双重性
        • 15.6.4 可持续发展战略与持续力
        • 15.6.5 生态学是生态系统管理的科学基础
        • 15.6.6 生态系统管理的步骤
      • 15.7 收获理论
        • 15.7.1 最大持续产量
        • 15.7.2 环境波动与种群结构
      • 15.8 有害生物防治
        • 15.8.1 有害生物防治的目标与技术类型
        • 15.8.2 化学杀虫剂、除草剂及其问题
        • 15.8.3 生物防治、遗传防治及有害生物的综合管理
  • 第六部分 现代生态学
    • 16 分子生态学
      • 16.1 生物对逆境胁迫的分子水平适应
        • 16.1.1 生物对寒冷的分子水平适应
        • 16.1.2 生物对高温的分子水平适应
        • 16.1.3 植物抗干旱的分子水平适应
        • 16.1.4 植物抗逆境的分子机制
        • 16.1.5 小哺乳动物适应低氧环境的分子机制
      • 16.2 生物种群的分子生态学
        • 16.2.1 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
        • 16.2.2 种群的遗传分化
        • 16.2.3 基因流
      • 16.3 亲缘地理学
        • 16.3.1 亲缘地理学的发展
        • 16.3.2 亲缘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 17 景观生态学
      • 17.1 景观与景观生态学的概念
      • 17.2 景观结构
      • 17.3 景观功能
      • 17.4 景观生态学的一般原理
      • 17.5 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方法
        • 17.5.1 景观指数
        • 17.5.2 景观格局分析
        • 17.5.3 景观模型
      • 17.6 景观结构的起源和演变
    • 中文名词索引
    • 英文名词索引
    • 主要参考文献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