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收藏

植物生态学(第2版)

“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

作者:
杨允菲 祝廷成
定价:
38.50元
ISBN:
978-7-04-032697-0
版面字数:
540.000千字
开本:
16开
全书页数:
347页
装帧形式:
平装
重点项目:
“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
出版时间:
2011-08-09
读者对象:
高等教育
一级分类:
生物科学
二级分类:
生态学/保护生物学

本书是在我国植物生态学家祝廷成教授、钟章成教授和李建东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合编的同名教材基础上,将现代植物生态学研究的新成果、新方法和新进展一并纳入,重新整合和补充大量内容编写而成的。

本书首先介绍了植物的环境及其生态适应,将植物在长期进化中形成的趋同适应和趋异适应的植物生态学分类提到了突出位置,以此为基点分析群落、种群、个体、分子等不同层次上植物的生态现象,每个层次以概念和基础理论为核心,注重理论与应用相结合。本书力求反映现代植物生态学发展的最新动向,在群落和种群核心领域均有研究方法的介绍。各章之后都有思考题,以方便学生复习和掌握重点知识。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生物科学、地理科学、环境科学相关专业的本科生或研究生的教材,对于从事农业、林业、牧业及环境科学的研究与管理技术人员也有参考价值。

  • 第一章 绪论
    • 一、生态学的概念
    • 二、生态学的分支学科
    • 三、植物生态学研究对象
    • 四、植物生态学发展简史
  • 第一篇 植物的环境及其生态适应
    • 第二章 植物的环境
      • 第一节 环境与生态因子的概念
      • 第二节 环境与生态因子的分类
        • 一、环境的类型
        • 二、生态因子的类型
      • 第三节 生态因子作用的基本观点
        • 一、限制因子
        • 二、生态因子的作用方式
        • 三、生态因子的作用特点
    • 第三章 植物的趋同与趋异适应
      • 第一节 适应与适应性
        • 一、适应与适应性的概念
        • 二、适应概念的发展
        • 三、适应的学科含义
        • 四、适应方式的类型
      • 第二节 植物的生活型
        • 一、生活型的概念
        • 二、生活型的分类
        • 三、生活型谱
      • 第三节 植物的生态型
        • 一、生态型的概念
        • 二、生态型的识别与确定
        • 三、生态型形成的原因
        • 四、生态型的分类
        • 五、生态型与生态渐变型的观点
      • 第四节 植物的生态类型
        • 一、生态类型的概念
        • 二、生态类型的分类
  • 第二篇 植物群落生态学
    • 第四章 植物群落的数量特征
      • 第一节 植物群落的概念和性质
        • 一、植物群落的概念
        • 二、植物群落的基本特征
        • 三、植物群落的性质
      • 第二节 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
        • 一、优势种与建群种
        • 二、亚优势种
        • 三、伴生种
        • 四、偶见种或指示种
        • 五、外来种
        • 六、植物种类-面积关系
      • 第三节 植物群落的数量特征及多样性
        • 一、植物群落的基本数量特征
        • 二、植物群落的综合数量特征
        • 三、植物多样性
    • 第五章 植物群落的结构
      • 第一节 植物群落的结构要素
        • 一、生活型与生长型
        • 二、层片
        • 三、叶片
      • 第二节 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
        • 一、植物群落的地上成层
        • 二、植物群落的地下成层
        • 三、动物的成层现象与植物群落结构
      • 第三节 植物群落的水平与时间结构
        • 一、群落的水平结构
        • 二、群落的时间结构
    • 第六章 植物群落的动态演替
      • 第一节 植物群落的形成
        • 一、植物群落的形成基质
        • 二、植物群落的形成条件
        • 三、植物群落的形成过程
      • 第二节 植物群落的演替概念及类型
        • 一、演替的概念
        • 二、演替的类型
        • 三、演替的系列
        • 四、群落演替的计测方法
      • 第三节 植物群落的演替过程及理论
        • 一、演替方向及影响因素
        • 二、演替过程模型
        • 三、演替顶极理论
      • 第四节 植物群落演替理论的应用
        • 一、退化生态系统的封育恢复
        • 二、退化生态系统的种植恢复
    • 第七章 植物群落的分类与排序
      • 第一节 植物群落的分类
        • 一、植物群落的分类原则
        • 二、植物群落的单位
        • 三、植物群落的分类系统与命名
      • 第二节 植物群落的排序
        • 一、排序的概念
        • 二、排序的基本程序
        • 三、直接排序
        • 四、间接排序
    • 第八章 植物群落的分布
      • 第一节 植物群落分布的地带性
        • 一、地带性植被
        • 二、非地带性植被
        • 三、泛域植物群落
        • 四、群落复合体
      • 第二节 陆地植物群落的分布规律
        • 一、群落的水平分布
        • 二、群落的垂直分布
  • 第三篇 植物种群生态学
    • 第九章 植物种群的基本特征
      • 第一节 种群的概念
        • 一、种群和种群生态学
        • 二、种群的基本特征
      • 第二节 种群的空间格局
        • 一、空间分布类型及其估计
        • 二、种群格局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种群的年龄结构
        • 一、年龄结构的类型
        • 二、年龄结构的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种群的生命表
        • 一、生命表的编制
        • 二、存活曲线
    • 第十章 植物种群的动态
      • 第一节 植物种群统计
        • 一、密度
        • 二、出生率和死亡率
        • 三、种群的增长率和内禀增长率
      • 第二节 种群的增长模型
        • 一、与密度无关的种群增长模型
        • 二、与密度有关的种群增长模型
        • 三、植物种群的数量变化模型的特点
      • 第三节 自然种群的数量变动
        • 一、种群增长
        • 二、季节消长
        • 三、不规则波动
        • 四、周期性波动
        • 五、种群暴发或大发生
        • 六、种群平衡
        • 七、种群的衰落和灭亡
        • 八、生态入侵
    • 第十一章 植物种群的调节
      • 第一节 种群调节的理论
        • 一、密度制约的基本思想
        • 二、密度制约的因素分析
        • 三、密度制约的类型
      • 第二节 密度制约过程
        • 一、死亡率
        • 二、生育力
      • 第三节 密度制约的经验模型
        • 一、-3/2幂自疏法则
        • 二、最终产量衡值法则
    • 第十二章 植物种群间的关系
      • 第一节 种间关系的基本类型
        • 一、正相互作用
        • 二、负相互作用
      • 第二节 种间竞争
        • 一、种间竞争的典型实验
        • 二、Lotka–Volterra竞争模型
        • 三、植物种间竞争的一般特征
      • 第三节 种间的生态位分化
        • 一、生态位概念的发展
        • 二、竞争与生态位分离
      • 第四节 植物的化感作用
        • 一、化感作用的概念
        • 二、化感作用的方式和化感化合物
        • 三、植物化感作用的生态学意义
        • 四、化感作用的应用前景
    • 第十三章 植物种群的生活史
      • 第一节 关于种子的基本概念
      • 第二节 种子散布与种子库
        • 一、种子散布
        • 二、种子库
      • 第三节 生长和形态可塑性
        • 一、个体大小
        • 二、生长与发育
      • 第四节 有性生殖
        • 一、生殖格局
        • 二、生殖分配
        • 三、生殖分配策略
      • 第五节 营养繁殖
        • 一、营养繁殖类型
        • 二、无性系植物的基本概念
        • 三、无性系生长
        • 四、无性系构件的结构
        • 五、无性系内分工与整合作用
        • 六、无性系觅养行为
      • 第六节 生活史策略
        • 一、r-K策略
        • 二、C-S-R策略
        • 三、生活史策略与种群数量特征
  • 第四篇 植物个体生态学
    • 第十四章 植物与光的生态关系
      • 第一节 光——植物的能量来源
        • 一、光的性质
        • 二、光质的变化
        • 三、光强的变化
      • 第二节 光质的生态作用及植物的适应
        • 一、可见光的生态作用
        • 二、红外光和紫外光的生态作用
      • 第三节 光强的生态作用及植物的适应
        • 一、光强对植物的影响
        • 二、植物群落或群体对光的吸收
        • 三、植物对光强的适应
      • 第四节 日照长度的变化与植物的光周期现象
        • 一、日照长度的变化规律
        • 二、植物开花的光周期现象
        • 三、光周期在生产中的应用
    • 第十五章 植物与水的生态关系
      • 第一节 水的理化特性及生态作用
        • 一、水的理化特性及在植物体的存在状态
        • 二、水的生态作用
        • 三、我国降水量的空间分布
      • 第二节 植物体的水分平衡
        • 一、植物对水分的吸收
        • 二、植物的蒸腾作用
        • 三、植物体内的水分平衡
      • 第三节 极端水分条件对植物的影响
        • 一、干旱对植物的影响
        • 二、涝害对植物的影响
      • 第四节 植物对水分的生态适应
    • 第十六章 植物与温度的生态关系
      • 第一节 地球表面的热量平衡和变化规律
        • 一、地表热量平衡
        • 二、气温的变化规律
        • 三、土壤温度的分布
      • 第二节 温度对植物的生态作用
        • 一、植物体温度与群落温度
        • 二、温度对植物的生态作用
      • 第三节 节律性变温对植物的生态作用
        • 一、温周期生态作用
        • 二、物候
      • 第四节 植物与极端温度的生态关系
        • 一、植物与低温的生态关系
        • 二、植物与高温的生态关系
      • 第五节 温度与植物地理分布
        • 一、温度与植物分布
        • 二、温度与引种驯化
        • 三、积温与植物的生长发育
    • 第十七章 植物与土壤的生态关系
      • 第一节 土壤性质对植物的生态作用
        • 一、土壤物理性质对植物的生态作用
        • 二、土壤化学性质对植物的生态作用
        • 三、土壤生物性质对植物的生态作用
      • 第二节 植物对土壤的适应
        • 一、植物对土壤酸碱性的适应
        • 二、植物对盐碱土的适应
        • 三、植物对沙生环境的适应
      • 第三节 土壤污染与植物的生态关系
        • 一、土壤污染的概念和途径
        • 二、土壤污染的主要特点
        • 三、土壤污染对植物的生态作用
        • 四、植物对土壤污染的修复
    • 第十八章 植物与大气的生态关系
      • 第一节 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
        • 一、氧气的生态作用
        • 二、二氧化碳和氧的平衡
      • 第二节 全球气候变化对植物的生态作用
        • 一、二氧化碳与全球气候变化
        • 二、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对植物的生态作用
        • 三、氮沉降对植物的生态作用
      • 第三节 大气污染与植物
        • 一、大气污染
        • 二、大气中主要污染物对植物的生态作用
        • 三、植物监测
        • 四、植物净化
  • 第五篇 植物分子生态学
    • 第十九章 植物遗传多样性
      • 第一节 遗传多样性概述
        • 一、什么是遗传多样性
        • 二、研究遗传多样性的意义
      • 第二节 影响遗传多样性的因素
        • 一、植物的交配系统
        • 二、生境破碎化
      • 第三节 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方法
        • 一、植物样品的采集及保存
        • 二、总DNA的提取与纯化
        • 三、遗传多样性检测技术原理与应用
      • 第四节 我国植物遗传多样性的迁地保护
        • 一、我国植物濒危的现状
        • 二、我国濒危植物迁地保护的主要成就
        • 三、受保护植物的遗传多样性检测
    • 第二十章 植物表观遗传学
      • 第一节 表观遗传学概念及产生背景
        • 一、表观遗传学的概念
        • 二、表观遗传学的产生背景
      • 第二节 表观遗传学的分子调控
        • 一、DNA甲基化
        • 二、组蛋白修饰
        • 三、染色质重塑
        • 四、非编码RNA及其调控
  • 主要参考文献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