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收藏

生态学——从个体到生态系统(第四版)


作者:
李博 张大勇 王德华 主译
定价:
128.00元
ISBN:
978-7-04-043556-6
版面字数:
1440.000千字
开本:
16开
全书页数:
暂无
装帧形式:
平装
重点项目:
暂无
出版时间:
2016-08-01
读者对象:
高等教育
一级分类:
生物科学
二级分类:
生态学/保护生物学

Begon, Townsend和Harper编写的《生态学》一直被公认为生态学不同领域的权威教材。第四版一如既往地对生态学不同主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介绍,从基本原理的讲述到21世纪生态学理解的生动反映。

  • 前辅文
  • 绪言: 生态学及其学科范畴
  • 第一部分 有机体
    • 第1章 有机体与环境:进化背景
      • 1.1 引言:自然选择和适应
      • 1.2 物种的特化
        • 1.2 .1 种内的地理变异: 生态型
        • 1.2 .2 遗传多态性
        • 1.2 .3 人工选择压力下的种内变异
      • 1.3 物种形成
        • 1.3 .1 ``物种''的内涵
        • 1.3 .2 岛屿和物种形成
      • 1.4 历史因素
        • 1.4 .1 岛屿模式
        • 1.4 .2 大陆板块漂移
        • 1.4 .3 气候变化
      • 1.5 群落与其环境之间的匹配
        • 1.5 .1 地球上的陆地生物群系
        • 1.5 .2 群落的生活型谱
      • 1.6 群落内匹配的多样性
        • 1.6 .1 环境的异质性
        • 1.6 .2 物种的匹配
        • 1.6 .3 相似物种的共存
      • 小结
    • 第2章 条件
      • 2.1 引言
      • 2.2 生态位
      • 2.3 个体对温度的响应
        • 2.3 .1 ``极端''的含义?
        • 2.3 .2 代谢、生长、发育和个体大小
        • 2.3 .3 外温动物和内温动物
        • 2.3 .4 生物对低温的适应
        • 2.3 .5 遗传变异以及耐寒进化
        • 2.3 .6 高温下的生命
        • 2.3 .7 温度------ 刺激因子
      • 2.4 动植物分布与温度的关系
        • 2.4 .1 温度的时空变异
        • 2.4 .2 典型温度和分布
        • 2.4 .3 分布和极端条件
        • 2.4 .4 分布以及温度与其他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 2.5 土壤和水的pH
      • 2.6 盐度
        • 2.6 .1 海洋和陆地界面的条件
      • 2.7 风、海浪以及水流的物理力量
        • 2.7 .1 危险、灾害以及大灾难: 极端事件的生态学
      • 2.8 环境污染
      • 2.9 全球变化
        • 2.9 .1 工业废气和温室效应
        • 2.9 .2 全球变暖
      • 小结
    • 第3章 资源
      • 3.1 引言
      • 3.2 辐射
        • 3.2 .1 辐射强度和质量的变化
        • 3.2.2 净光合作用
        • 3.2 .3 常绿灌木中的阳生和阴生植物
        • 3.2 .4 是进行光合作用还是保水? 战略和战术方案
      • 3.3 二氧化碳
        • 3.3 .1 C3途径
        • 3.3 .2 C4途径
        • 3.3 .3 CAM途径
        • 3.3 .4 植物对大气CO2浓度变化的响应
      • 3.4 水
        • 3.4 .1 攫水之根
        • 3.4 .2 尺度和两种植物水分散失的观点
      • 3.5 矿质营养
      • 3.6 氧气
      • 3.7 生物作为食物资源
        • 3.7 .1 作为食物的动植物的营养含量
        • 3.7 .2 植物组织的消化和吸收
        • 3.7 .3 物理防御
        • 3.7 .4 化学防御
        • 3.7 .5 隐态、警戒态和拟态
      • 3.8 资源分类和生态位
        • 3.8 .1 必需资源
        • 3.8 .2 其他资源类型
        • 3.8 .3 生态位的资源维度
      • 小结
    • 第4章 生命、死亡与生活史
      • 4.1 引言: 生命的生态学事实
      • 4.2 什么是个体?
        • 4.2 .1 单体生物和构件生物
        • 4.2 .2 构件生物的生长型
        • 4.2 .3 构件生物种群的大小
        • 4.2 .4 衰老或永葆青春的构件生物
        • 4.2 .5 整合
      • 4.3 统计个体数量
      • 4.4 生命周期
      • 4.5 一年生物种
        • 4.5 .1 简单一年生生物: 同生群生命表
        • 4.5 .2 生育力表和基础繁殖率
        • 4.5 .3 存活曲线
        • 4.5 .4 存活曲线的分类
        • 4.5 .5 种子库、短命植物以及典型的一年生植物
      • 4.6 具有重复繁殖季节的个体
        • 4.6 .1 同生群生命表
        • 4.6 .2 静态生命表
        • 4.6 .3 生育力表
        • 4.6 .4 构件特性的重要性
      • 4.7 繁殖速率、世代长度和增长率
        • 4.7 .1 变量之间的关系
        • 4.7 .2 生命表和生育力表中变量的估算
        • 4.7 .3 种群投射矩阵
      • 4.8 生活史进化
        • 4.8 .1 生活史的组分
        • 4.8 .2 繁殖价
        • 4.8 .3 权衡
        • 4.8.4 繁殖代价
        • 4.8 .5 子代数量和适合度
      • 4.9 选择集、适合度等高线和生境分类
        • 4.9 .1 选择集和适合度等高线
        • 4.9 .2 生境: 分类
      • 4.10 繁殖分配以及分配时令
        • 4.10 .1 繁殖分配
        • 4.10 .2 成熟年龄
        • 4.10 .3 单次繁殖特性
      • 4.11 子代个体大小与数量
        • 4.11.1 子代数量: 窝卵数
      • 4.12 r选择和K选择
        • 4.12 .1 r/K概念的证据
      • 4.13 表型可塑性
      • 4.14 系统发育约束和异速生长约束
        • 4.14 .1 个体大小和异速生长的影响
        • 4.14 .2 系统发育的影响
      • 小结
    • 第5章 种内竞争
      • 5.1 引言
        • 5.1 .1 利用性竞争和干扰性竞争
        • 5.1 .2 单向竞争
      • 5.2 种内竞争、密度依赖的死亡率和生育力
      • 5.3 密度还是拥挤?
      • 5.4 种内竞争和种群大小的调节
        • 5.4 .1 环境容纳量
        • 5.4 .2 净增长曲线
        • 5.4 .3 S 型增长曲线
      • 5.5 种内竞争和密度依赖性生长
        • 5.5 .1 恒定最终产量定律
      • 5.6 种内竞争的量化
      • 5.7 数学模型: 引言
      • 5.8 离散繁殖季节模型
        • 5.8 .1 基本方程式
        • 5.8 .2 竞争的类型?
        • 5.8 .3 时滞
        • 5.8 .4 不同竞争类型的整合
        • 5.8 .5 混沌现象
      • 5.9 连续繁殖: 逻辑斯谛方程
      • 5.10 个体差异: 不对称竞争
        • 5.10 .1 个体大小不等性
        • 5.10 .2 抢先占有资源
      • 5.11 领域性
      • 5.12 自疏作用
        • 5.12 .1 动态自疏线
        • 5.12 .2 物种界线和种群界线
        • 5.12 .3 所有物种共有单一的界线?
        • 5.12 .4 自疏作用的几何基础
        • 5.12 .5 自疏界线的资源分配基础
        • 5.12 .6 动物种群的自疏作用
      • 小结
    • 第6章 扩散、休眠和集合种群
      • 6.1 引言
      • 6.2 主动和被动扩散
        • 6.2 .1 被动散布: 种子雨
        • 6.2 .2 通过互利媒介的被动散布
        • 6.2 .3 主动探索和发现
        • 6.2 .4 克隆扩散
      • 6.3 分布格局: 扩散(散布)
        • 6.3 .1 斑块化
        • 6.3 .2 (空间和时间上)利于集群分布的驱动力
        • 6.3 .3 降低集群分布的驱动力: 密度依赖性扩散
      • 6.4 迁移的格局
        • 6.4 .1 潮汐、日夜和季节性运动
        • 6.4 .2 长距离迁移
        • 6.4 .3 ``单程'' 迁移
      • 6.5 休眠: 时间上的迁移
        • 6.5 .1 动物的休眠: 滞育
        • 6.5 .2 植物的休眠
      • 6.6 扩散和密度
        • 6.6 .1 近交和远交
        • 6.6 .2 避免亲属竞争
        • 6.6 .3 恋巢性
      • 6.7 种群内扩散的变异
        • 6.7 .1 扩散的多态性
        • 6.7 .2 性别相关的差异
        • 6.7 .3 年龄相关的差异
      • 6.8 扩散的种群统计学意义
        • 6.8 .1 扩散建模: 斑块化分布
        • 6.8 .2 扩散和单种群的统计学
        • 6.8 .3 入侵动态
      • 6.9 扩散与集合种群的统计学
        • 6.9 .1 集合种群理论的发展: 无种群定居的可栖息斑块
        • 6.9 .2 集合种群理论的发展: 岛屿和集合种群
        • 6.9 .3 一个种群何时是集合种群?
        • 6.9 .4 集合种群动态
      • 小结
    • 第7章 生物有机体和单物种种群水平上的生态学应用: 生态恢复、生物安全和保护
      • 7.1 引言
      • 7.2 生态位理论和管理
        • 7.2 .1 恢复受人类活动影响的生境
        • 7.2 .2 应对入侵
        • 7.2 .3 濒危种的保护
      • 7.3 生活史理论和管理
        • 7.3 .1 物种性状可作为生态恢复的有效预测因子
        • 7.3 .2 物种性状可用来预测生物安全的优先级
        • 7.3 .3 物种性状可用来预测生物保护和收获管理的优先等级
      • 7.4 迁移、扩散和管理
        • 7.4 .1 生态恢复和迁移物种
        • 7.4 .2 预测入侵种的扩张
        • 7.4 .3 迁移物种的保护
      • 7.5 小种群动态和濒危种保护
        • 7.5 .1 问题的尺度
        • 7.5 .2 保护工作应该聚焦于哪些地方?
        • 7.5 .3 小种群遗传学: 对物种保护的意义
        • 7.5 .4 灭绝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小种群的动态
        • 7.5 .5 种群生存力分析: 将理论应用于管理
          • 7.5 .5.1 生物地理格局的长期研究带来的启示
          • 7.5 .5.2 专家的主观评估
          • 7.5 .5.3 种群续存时间的一般数学模型
          • 7.5 .5.4 模拟模型: 种群生存力分析(PVA)
        • 7.5 .6 集合种群的保护
      • 7.6 全球气候变化和管理
        • 7.6 .1 在变化的背景下预测疾病和其他入侵种的扩张
        • 7.6 .2 濒危种的管理
      • 小结
  • 第二部分 种间关系
    • 第8章 种间竞争
      • 8.1 引言
      • 8.2 种间竞争的若干实例
        • 8.2 .1 鲑鱼之间的竞争
        • 8.2 .2 藤壶之间的竞争
        • 8.2 .3 两种拉拉藤属植物之间的竞争
        • 8.2 .4 草履虫之间的竞争
        • 8.2 .5 鸟类之间的共存
        • 8.2 .6 硅藻之间的竞争
      • 8.3 评估种间竞争的若干普遍性特征
        • 8.3 .1 揭示竞争的生态学与进化生物学
        • 8.3 .2 资源利用性竞争与干扰性竞争以及他感作用
        • 8.3 .3 对称竞争与不对称竞争
        • 8.3 .4 对某一资源的竞争可以影响对另一资源的竞争
      • 8.4 是竞争排斥还是共存?
        • 8.4 .1 种间竞争的逻辑斯谛模型
        • 8.4 .2 竞争排斥原理
        • 8.4 .3 互抗
      • 8.5 异质性、拓殖与抢先式竞争
        • 8.5 .1 不可预测的生境空斑: 竞争弱者是拓殖强者
        • 8.5 .2 不可预测的空斑: 对空间的抢先式占领
        • 8.5 .3 波动环境
        • 8.5 .4 寿命不可预测的短命斑块
        • 8.5 .5 集群分布
      • 8.6 似然竞争: 对无天敌空间的竞争
      • 8.7 种间竞争的生态学效应: 实验研究
        • 8.7 .1 长期实验
        • 8.7 .2 单世代实验
      • 8.8 种间竞争的进化后果
        • 8.8 .1 自然实验
        • 8.8 .2 基于自然实验的研究
        • 8.8 .3 选择实验
      • 8.9 生态位分化与竞争共存物种之间的相似性
      • 8.10 生态位分化和资源利用的机制
        • 8.10 .1 对一种资源的利用
        • 8.10 .2 对两种资源的利用
        • 8.10 .3 对两种以上资源的利用
      • 小结
    • 第9章 捕食作用的本质
      • 9.1 引言: 捕食者的类型
      • 9.2 植食作用和植物个体: 耐受还是防御
        • 9.2 .1 耐受和植物补偿性生长
        • 9.2 .2 植物的防御性响应
        • 9.2 .3 植食作用、落叶与植物生长
        • 9.2 .4 植食作用与植物存活
        • 9.2 .5 植食作用与植物繁殖
        • 9.2 .6 附言: 动物中的化学防御
      • 9.3 捕食作用对猎物种群的影响
      • 9.4 消费对消费者的影响
      • 9.5 食谱的宽度和组成
        • 9.5 .1 取食偏好
        • 9.5 .2 偏好转变
        • 9.5 .3 食谱宽度: 最优觅食途径
        • 9.5 .4 一般情况下的觅食
      • 9.6 在斑块生境中的觅食
        • 9.6 .1 导致集群分布的行为
        • 9.6 .2 斑块的最优觅食途径
        • 9.6 .3 理想自由分布和其他相关的分布:集群与干扰
      • 小结
    • 第10章 捕食作用的种群动态
      • 10.1 引言: 多度格局及其解释的必要性
      • 10.2 捕食者-- 猎物及植物-- 植食动物系统的基本动态: 循环趋势
        • 10.2 .1 Lotka-Volterra 模型
        • 10.2 .2 滞后的密度依赖
        • 10.2 .3 Nicholson-Bailey 模型
        • 10.2 .4 单一世代循环
        • 10.2 .5 自然界中的捕食者-猎物多度循环:真的是捕食者-- 猎物循环吗?
      • 10.3 拥挤效应
        • 10.3 .1 Lotka-Volterra 模型中的拥挤效应
      • 10.4 功能响应
        • 10.4 .1 rm Ⅰ 型功能响应
        • 10.4 .2 rm Ⅱ 型功能响应
        • 10.4 .3 rm Ⅲ 型功能响应
        • 10.4 .4 功能响应及Allee 效应对种群动态的影响
      • 10.5 异质性、集群与空间变异
        • 10.5 .1 对猎物密度的集群响应
        • 10.5 .2 图解模型中的异质性
        • 10.5 .3 Nicholson-Bailey 模型中的异质性
        • 10.5 .4 风险集群与空间密度依赖
        • 10.5 .5 一些时间连续模型中的异质性
        • 10.5 .6 集合种群的观点
        • 10.5 .7 实践中的集群、异质性及空间变异
      • 10.6 多重平衡: 关于种群爆发的一个解释?
      • 10.7 捕食者-- 猎物系统之外
      • 小结
    • 第11章 分解者和食碎屑者
      • 11.1 引言
      • 11.2 参与分解过程的生物
        • 11.2 .1 分解者: 细菌和真菌
        • 11.2 .2 食碎屑者和专性食微生物者
        • 11.2 .3 分解者和食碎屑者的相对作用
        • 11.2 .4 生态化学计量学与分解者、食碎屑者及其食物的化学组成
      • 11.3 食碎屑者-- 资源之间的相互作用
        • 11.3 .1 植物性碎屑的利用
        • 11.3 .2 落地果实的消费
        • 11.3 .3 对无脊椎动物粪便的取食
        • 11.3 .4 对脊椎动物粪便的摄食
        • 11.3 .5 腐肉的分解
      • 11.4 结论
      • 小结
    • 第12章 寄生与疾病
      • 12.1 引言: 寄生物、病原体、感染和疾病
      • 12.2 寄生物的多样性
        • 12.2 .1 微寄生物
        • 12.2 .2 大寄生物
        • 12.2 .3 巢寄生和群居寄生
      • 12.3 作为生境的宿主
        • 12.3 .1 活养寄生物与尸养寄生物
        • 12.3 .2 宿主特异性: 宿主范围与人畜共患病
        • 12.3 .3 宿主体内的生境特异性
        • 12.3 .4 宿主是具有活性的环境: 抵抗、恢复和免疫
        • 12.3 .5 宿主反应的结果: -I-R
        • 12.3 .6 寄生物诱导的生长与行为变化
        • 12.3 .7 宿主体内的竞争
      • 12.4 寄生物在宿主间的传播和分布
        • 12.4 .1 传播
        • 12.4 .2 传播动态
        • 12.4 .3 接触率: 密度和频率依赖传播
        • 12.4 .4 宿主多样性与疾病的空间散布
        • 12.4 .5 宿主种群中寄生物的分布: 聚集分布
      • 12.5 寄生物对宿主存活、生长及生育力的影响
      • 12.6 感染的种群动态
        • 12.6 .1 基础繁殖率和传染阈值
        • 12.6 .2 直接传播的微寄生物:R_0和临界种群大小
        • 12.6 .3 直接传播的微寄生物: 传染曲线
        • 12.6 .4 直接传播微寄生物: 感染循环
        • 12.6 .5 直接传播的微寄生物: 免疫计划
        • 12.6 .6 直接传播的微寄生物: 频率依赖的传播
        • 12.6 .7 农作物病原体: 将大寄生物看作微寄生物
        • 12.6 .8 其他类别的寄生物
        • 12.6 .9 集合种群中的寄生物: 麻疹
      • 12.7 寄生物与宿主的种群动态
        • 12.7 .1 耦联的(相互作用的) 或者改动过的宿主动态?
        • 12.7 .2 柳雷鸟和线虫
        • 12.7 .3 施瓦巴德驯鹿和线虫
        • 12.7 .4 赤狐和狂犬病
      • 12.8 寄生物与其宿主间的协同进化
      • 小结
    • 第13章 共生和互利共生
      • 13.1 引言: 共生者、互利者、偏利者和生态系统工程师
      • 13.2 互利共生的保护者
        • 13.2 .1 清洁鱼和顾客鱼
        • 13.2 .2 蚂蚁-- 植物的互利共生
      • 13.3 作物种植与家畜饲养
        • 13.3 .1 人类农业
        • 13.3 .2 蚂蚁对昆虫的饲养
        • 13.3 .3 甲虫和蚂蚁对真菌的种植
      • 13.4 种子和花粉的散布
        • 13.4 .1 种子散布的互利关系
        • 13.4 .2 传粉的互利关系
        • 13.4 .3 繁殖地传粉: 无花果和丝兰
      • 13.5 消化道生物与宿主的互利关系
        • 13.5 .1 脊椎动物的消化道
        • 13.5 .2 反刍动物的消化道
        • 13.5 .3 自食其粪
        • 13.5 .4 白蚁的消化道
      • 13.6 动物细胞中的互利: 昆虫的菌胞共生
      • 13.7 水生无脊椎动物中的光合共生者
        • 13.7 .1 造礁珊瑚和珊瑚白化
      • 13.8 高等植物和真菌的互利关系
        • 13.8 .1 外生菌根
        • 13.8 .2 丛枝菌根
        • 13.8 .3 欧石南类菌根
      • 13.9 真菌与藻类: 地衣
      • 13.10 互生性植物对大气氮的固定
        • 13.10 .1 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互利关系
        • 13.10 .2 根瘤菌与植物互利关系的代价与益处
        • 13.10 .3 非豆科植物的固氮互利关系
        • 13.10 .4 种间竞争
        • 13.10 .5 固氮植物和演替
      • 13.11 互利关系的模型
      • 13.12 从共生到亚细胞结构的进化
      • 小结
    • 第14章 多度
      • 14.1 引言
        • 14.1 .1 相关性、因果关系与实验
      • 14.2 波动还是稳定?
        • 14.2 .1 多度的决定与调节
        • 14.2 .2 关于多度的理论
        • 14.2 .3 种群多度的调查方法
      • 14.3 种群统计学方法
        • 14.3 .1 关键因子分析
        • 14.3 .2 敏感性、弹性和lambda贡献分析
      • 14.4 机制派方法
        • 14.4 .1 在多度及其影响因素之间建立关联
        • 14.4 .2 种群扰动实验
      • 14.5 密度派方法
        • 14.5 .1 时间序列分析: 对密度依赖性的剖析
        • 14.5 .2 时间序列分析: 对时滞的计数和刻画
        • 14.5 .3 综合考虑密度依赖性和非密度依赖性------ 天气与生态学相互作用
      • 14.6 种群周期及其分析
        • 14.6 .1 种群周期的观测
        • 14.6 .2 柳雷鸟
        • 14.6 .3 雪兔
        • 14.6 .4 田鼠亚科动物: 旅鼠和田鼠
      • 小结
    • 第15章 种群相互作用水平上的生态学应用:病虫害防治和收获管理
      • 15.1 引言
      • 15.2 病虫害的管理
        • 15.2 .1 经济危害水平和经济阈值
        • 15.2 .2 化学除害剂、病虫害反弹和次级病虫害
          • 15.2 .2.1 杀虫剂
          • 15.2 .2.2 除草剂
          • 15.2 .2.3 靶标有害物种再爆发
          • 15.2 .2.4 次级病虫害
        • 15.2 .3 除草剂、杂草和农田鸟类
        • 15.2 .4 除害剂抗性的进化
        • 15.2 .5 生物防治
        • 15.2 .6 病虫害综合防治
        • 15.2 .7 对入侵生物早期防治的重要性
      • 15.3 收获管理
        • 15.3 .1 最大可持续产量
        • 15.3 .2 简单的MSY 收获模型: 固定配额
        • 15.3 .3 一种更安全的替代: 固定收获努力
        • 15.3 .4 其他追求MSY 的收获方法: 固定比例收获或保留固定数量繁殖个体
        • 15.3 .5 被收获种群的不稳定性: 多重平衡点
        • 15.3 .6 被收获种群的不稳定性: 环境波动
        • 15.3 .7 关注被收获种群的结构: 动态库模型
        • 15.3 .8 资源收获管理的目标
        • 15.3 .9 经济和社会因素
        • 15.3 .10 由数据做出估计: 将管理带进实践
      • 15.4 生态管理中的集合种群观点
        • 15.4 .1 破碎生境中的生物防治
        • 15.4 .2 为渔业管理设计保护区网络
      • 小结
  • 第三部分 群落和生态系统
    • 第16章 群落的性质: 时空格局
      • 16.1 引言
      • 16.2 群落组成的描述
        • 16.2 .1 多样性指数
        • 16.2 .2 秩-- 多度图
      • 16.3 群落的空间格局
        • 16.3 .1 梯度分析
        • 16.3 .2 群落的分类和排列
        • 16.3 .3 群落生态学的边界问题
      • 16.4 群落的时间格局
        • 16.4 .1 奠基者控制和优势度控制的群落
        • 16.4 .2 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 16.4 .3 新成火山岩上的原生演替
        • 16.4 .4 海岸沙丘上的原生演替
        • 16.4 .5 弃耕地上的次生演替
      • 16.5 演替过程中的物种取代概率
      • 16.6 演替的生物学机制
        • 16.6 .1 竞争-- 拓殖权衡和演替生态位机制
        • 16.6 .2 促进作用
        • 16.6 .3 与天敌的相互作用
        • 16.6 .4 资源比率假说
        • 16.6 .5 决定性特征
        • 16.6 .6 动物在演替中的作用
        • 16.6 .7 顶极的概念
      • 16.7 时空背景下的群落: 斑块动态观
        • 16.7 .1 优势度控制的群落
        • 16.7 .2 空白斑块形成的频率
        • 16.7 .3 空白斑块的形成和填补
        • 16.7 .4 奠基者控制的群落
      • 16.8 结论: 从景观角度来考虑的必要性
      • 小结
    • 第17章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通量
      • 17.1 引言
      • 17.2 初级生产力的格局
        • 17.2 .1 生产力的纬向趋势
        • 17.2 .2 初级生产力的季节和年际趋势
        • 17.2 .3 内源性与外源性生产
        • 17.2 .4 生产力和生物量相互关系的变化
      • 17.3 限制陆生群落初级生产力的因子
        • 17.3 .1 太阳能的低效利用
        • 17.3 .2 水分和温度是关键因子
        • 17.3 .3 排水状况和土壤质地可改变水分有效性及生产力
        • 17.3 .4 生长季节长度
        • 17.3 .5 矿质资源的不足可能导致低生产力
        • 17.3 .6 限制陆地生产力的因子概述
      • 17.4 限制水生群落初级生产力的因子
        • 17.4 .1 溪流中阳光和养分的限制
        • 17.4 .2 湖泊中的养分
        • 17.4 .3 养分和海洋涌升流的重要性
        • 17.4 .4 水生群落中生产力随深度而变化
      • 17.5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归宿
        • 17.5 .1 初级生产力和次级生产力的关系
        • 17.5 .2 通过食物网的能流的可能途径
        • 17.5 .3 转化效率在决定能量途径上的重要性
        • 17.5 .4 通过不同群落的能流
      • 小结
    • 第18章 生态系统的物质流
      • 18.1 引言
        • 18.1 .1 能量通量和养分循环间的关系
        • 18.1 .2 生物地球化学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 18.1 .3 养分收支
      • 18.2 陆生群落中的氮收支
        • 18.2 .1 向陆生群落的输入
        • 18.2 .2 从陆生群落的输出
        • 18.2 .3 碳输入和输出随林龄而变化
        • 18.2 .4 养分循环相对于输入和输出的重要性
        • 18.2 .5 陆地生态系统养分收支的一些关键要点
      • 18.3 水生群落中的养分收支
        • 18.3 .1 溪流
        • 18.3 .2 湖泊
        • 18.3 .3 河口
        • 18.3 .4 海洋的大陆架区域
        • 18.3 .5 开放海洋
      • 18.4 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 18.4 .1 水循环
        • 18.4 .2 全球养分流动的一般模型
        • 18.4 .3 磷循环
        • 18.4 .4 氮循环
        • 18.4 .5 硫循环
        • 18.4 .6 碳循环
      • 小结
    • 第19章 种群相互作用对群落结构的影响
      • 19.1 引言
      • 19.2 竞争对群落结构的影响
        • 19.2 .1 群落中普遍存在的当前竞争作用
        • 19.2 .2 竞争对群落结构的影响力
        • 19.2 .3 来自群落格局的证据: 生态位分化
          • 19.2 .3.1 生态位互补
          • 19.2 .3.2 生态位的空间分化
          • 19.2 .3.3 生态位的时间分化
          • 19.2 .3.4 生态位分化------ 表象还是真相? 零模型(null model)
          • 19.2 .4 来自形态学式样中的证据
          • 19.2 .5 负相关分布中的证据
          • 19.2 .6 竞争的角色评估
      • 19.3 群落组织的平衡和非平衡观点
      • 19.4 捕食作用对群落结构的影响
        • 19.4 .1 植食动物的作用
        • 19.4 .2 食肉动物的作用
      • 19.5 寄生作用对群落结构的影响
      • 19.6 捕食者和寄生物影响的评价
      • 19.7 群落生态学的多元论
      • 小结
    • 第20章 食物网
      • 20.1 引言
      • 20.2 食物网中的间接效应
        • 20.2 .1 ``非预期'' 效应
        • 20.2 .2 营养级联
        • 20.2 .3 含四营养级的系统
        • 20.2 .4 是否所有生境中都存在级联? 级联的作用发生在群落水平还是物种水平?
        • 20.2 .5 对食物网的调控是下行的还是上行的?世界为何是绿的?
        • 20.2 .6 强关联种和关键种
      • 20.3 食物网结构、生产力和稳定性
        • 20.3 .1 ``稳定性''为何义?
        • 20.3 .2 群落复杂性和``约定俗成''
        • 20.3 .3 模型群落中的复杂性和稳定性: 种群
        • 20.3 .4 模型群落中的复杂性和稳定性: 整个群落
        • 20.3 .5 实际中的复杂性和稳定性: 种群
        • 20.3 .6 实际中的复杂性和稳定性: 群落
        • 20.3 .7 物种数量抑或其特性?关键种的再讨论
      • 20.4 食物网中的经验格局: 营养级数目
        • 20.4 .1 生产力、生产空间、还是只是空间?
        • 20.4 .2 模型食物网的动态脆弱性
        • 20.4 .3 捕食者设计及行为的约束条件
        • 20.4 .4 杂食性
        • 20.4 .5 食物网的分割
      • 小结
    • 第21章 物种丰富度的格局
      • 21.1 引言
        • 21.1 .1 影响物种丰富度的4 类因素
      • 21.2 物种丰富度的简单模型
        • 21.2 .1 局域和区域物种丰富度之间的关系
        • 21.2 .2 物种相互作用和物种丰富度的简单模型
      • 21.3 影响物种丰富度的空间变异因素
        • 21.3 .1 生产力和资源丰富度
        • 21.3 .2 空间异质性
        • 21.3 .3 环境严酷性
      • 21.4 影响物种丰富度的时间变异因素
        • 21.4 .1 气候变异
        • 21.4 .2 环境年龄: 进化时间
      • 21.5 生境面积和偏远程度: 岛屿生物地理学
        • 21.5 .1 MacArthur 和Wilson 的``平衡'' 理论
        • 21.5 .2 生境多样性是单方面起作用还是岛屿面积的一个独立效应
        • 21.5 .3 偏远程度
        • 21.5 .4 哪个物种? 周转
        • 21.5 .5 哪个物种? 不协调
        • 21.5 .6 哪个物种? 进化
      • 21.6 物种丰富度的梯度
        • 21.6 .1 纬度梯度
        • 21.6 .2 海拔和深度梯度
        • 21.6 .3 群落演替过程中的梯度
        • 21.6 .4 化石记录中分类群丰富度的格局
      • 21.7 物种丰富度和生态系统机能执行
        • 21.7 .1 物种丰富度和生态系统机能执行的正相关关系
        • 21.7 .2 对丰富度-- 生态系统过程关系的不同解释
      • 21.8 物种丰富度格局的评价
      • 小结
    • 第22章 生态学在群落和生态系统水平上的应用: 基于演替、食物网、生态系统功能和生物多样性理论的管理
      • 22.1 引言
      • 22.2 演替和管理
        • 22.2 .1 在农业生态系统中进行的演替管理
        • 22.2 .2 为恢复而进行的演替管理
        • 22.2 .3 为保护而进行的演替管理
      • 22.3 食物网、生态系统功能和管理
        • 22.3 .1 食物网理论指导的管理
          • 22.3 .1.1 莱姆病 (Lyme disease)
          • 22.3 .1.2 鲍鱼渔业管理
          • 22.3 .1.3 鲑鱼在溪流湖泊中的入侵
          • 22.3 .1.4 有关入侵的对立假说
        • 22.3 .2 通过操控湖泊食物网来管理富营养化
        • 22.3 .3 农业生态系统过程的管理
        • 22.3 .4 生态系统健康及其评价
      • 22.4 生物多样性及管理
        • 22.4 .1 保护区的选择
        • 22.4 .2 多用途保护区的设计
      • 22.5 可持续性的三个基本原则
        • 22.5 .1 经济观
        • 22.5 .2 社会观
        • 22.5 .3 集成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生物名词索引
    • 主题词索引
    • 彩图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