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信息
图书目录
数字化资源

心理学(第3版)




本书是“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是为高等院校教师教育类各专业编写的公共心理学课教学用书。

本书是对2007年第2版教材的再一次修订。本次修订坚持为教师职业活动提供帮助、为学生现实生活提供指导的目标,教材内容涉及心理学原理、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学校心理学、心理咨询与辅导等与教育教学活动密切相关的学科内容,覆盖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中的儿童发展、中学生认知与学习、中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中学生心理辅导等模块,适合学校将这些模块组合起来开课使用。此外,本次修订时,还根据教育部考试中心制定的《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标准及大纲(试行)》,对相关内容进行了补充、调整与充实,增加了教师心理、班集体心理建设等内容,覆盖了考试大纲中全部心理类知识点,有助于教师教育类专业学生更好地备考,迈好专业成长的重要一步。

本书适合高等院校教师教育类各专业师生、中小学教师、教育行政人员使用,也可作为高校通识教育的心理学教学用书,还可作为教师资格考试的备考用书。



作者:
蔡笑岳

定价:
38.40元

出版时间:
2014-09-19

ISBN:
978-7-04-040113-4

读者对象:
教师教育

一级分类:
教师培养

二级分类:
教师教育公共课

重点项目: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版面字数:
520.000千字

开本:
16开

全书页数:
441页

装帧形式:
平装
  • 前言
  • 第一章 导论
    • 学习指导
    • 第一节 心理学的学科属性与研究对象
      • 一、心理学的学科属性
      • 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 第二节 心理的本质
      • 一、心理是脑的机能
      • 二、心理是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 第三节 心理学的发展
      • 一、心理学发展历史中的主要流派
      • 二、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取向
    • 第四节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 一、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 二、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变量
      • 三、心理学研究的基本过程
      • 四、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 第五节 心理学与教育
      • 一、心理与教育的辩证关系
      • 二、心理学的教育作用
      • 三、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应用分支
    • 思考题
  • 第二章 心理过程
    • 学习指导
    • 第一节 认知过程
      • 一、感知
      • 二、记忆
      • 三、思维
      • 四、想象
    • 第二节 情绪与情感过程
      • 一、情绪与情感概述
      • 二、情绪与情感体验
      • 三、情绪与情感的种类
      • 四、挫折
    • 第三节 意志过程
      • 一、意志概述
      • 二、意志过程
      • 三、意志品质
    • 思考题
  • 第三章 心理倾向
    • 学习指导
    • 第一节 心理倾向概述
      • 一、心理倾向的概念
      • 二、心理倾向的分类
    • 第二节 意识与认知指向
      • 一、注意概述
      • 二、注意的品质
      • 三、注意的心理机制
      • 四、注意规律在教学和学习中的运用
    • 第三节 态度与动力倾向
      • 一、需要
      • 二、动机
      • 三、兴趣
      • 四、价值观
    • 思考题
  • 第四章 心理特征
    • 学习指导
    • 第一节 智能
      • 一、智能的概念
      • 二、智能的结构
      • 三、智能的测量
      • 四、智能的发展
    • 第二节 人格
      • 一、人格的概念
      • 二、气质
      • 三、性格
      • 四、人格的考察
    • 思考题
  • 第五章 青少年心理发展
    • 学习指导
    • 第一节 心理发展概述
      • 一、心理发展概述
      • 二、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与动力
      • 三、青少年的心理年龄特征
    • 第二节 青少年认知发展
      • 一、青少年认知发展的理论
      • 二、青少年认知发展的特点与规律
    • 第三节 青少年情感发展
      • 一、青少年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
      • 二、青少年情绪情感的教育
    • 第四节 青少年社会性发展
      • 一、人格发展理论
      • 二、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发展
      • 三、青少年社会行为的发展
    • 思考题
  • 第六章 学习心理
    • 学习指导
    • 第一节 学习心理概述
      • 一、学习的概念
      • 二、现代学习理论
    • 第二节 学习动机
      • 一、学习动机概述
      • 二、学习动机分析
      • 三、学习动机的激发
    • 第三节 知识与技能学习
      • 一、知识学习
      • 二、技能学习
    • 第四节 学习迁移与创造
      • 一、迁移概述
      • 二、学习迁移的指导
      • 三、创造性及其心理成分
      • 四、学生创造性的培养
    • 第五节 学习策略与学习方法
      • 一、学习策略与学习方法概述
      • 二、典型的学习策略
    • 思考题
  • 第七章 教学心理
    • 学习指导
    • 第一节 课堂教学心理
      • 一、课堂教学程式的心理分析
      • 二、教学过程中的心理效应及对待
    • 第二节 课堂教学的组织心理
      • 一、课堂教学组织的心理分析
      • 二、课堂心理氛围的营造与调适
      • 三、课堂问题行为的控制
    • 第三节 学生心理差异与因材施教
      • 一、学生的认知差异与指导
      • 二、学生的人格差异与教育策略
    • 思考题
  • 第八章 学生群体心理
    • 学习指导
    • 第一节 学生群体心理概述
      • 一、学生群体心理的概念
      • 二、学生群体的类型
      • 三、学生群体对学生个体的影响
    • 第二节 学生群体心理与班级管理
      • 一、班级群体目标与学生个体目标
      • 二、班级群体规范与学生个体自由
      • 三、非正式学生群体与正式学生群体
      • 四、竞争与合作
      • 五、班级学生群体凝聚力
    • 第三节 班级群体的人际关系与指导
      • 一、班级群体中人际关系的特点
      • 二、班级群体中的师生关系
      • 三、班级群体中的同伴关系
      • 四、班级内的人际沟通
    • 思考题
  • 第九章 品德的形成与培养
    • 学习指导
    • 第一节 品德概述
      • 一、道德与品德
      • 二、品德的心理结构
    • 第二节 品德形成的主要理论
      • 一、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 二、精神分析道德情感发展理论
      • 三、班杜拉道德行为的社会学习理论
    • 第三节 品德形成的一般过程与条件
      • 一、道德认知的形成
      • 二、道德情感的形成
      • 三、道德意志的锻炼
      • 四、道德行为的训练
      • 五、影响品德形成的因素
    • 第四节 学生优良品德的培养
      • 一、晓之以理——学生道德认知的提高
      • 二、动之以情——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
      • 三、持之以恒——学生道德行为的训练
      • 四、品德不良学生的心理特点与矫正
      • 五、青少年学生品行障碍的诊断与治疗
    • 思考题
  • 第十章 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
    • 学习指导
    • 第一节 心理健康概述
      • 一、心理健康的概念
      •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 三、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
    • 第二节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 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概述
      • 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
    • 第三节 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 一、学习问题
      • 二、社会适应问题
      • 三、青春期心理问题
    • 第四节 心理咨询与辅导的基本方法
      • 一、行为改变技术
      • 二、认知改变技术
      • 三、来访者中心疗法
    • 思考题
  • 第十一章 教师心理
    • 学习指导
    • 第一节 教师的职业心理特征
      • 一、教师的能力特征
      • 二、教师的知识结构
      • 三、教师的人格特征
    • 第二节 教师角色心理
      • 一、教师扮演的职业角色
      • 二、教师职业角色的心理适应过程
      • 三、教师职业角色的压力
      • 四、教师职业压力的化解
    • 第三节 教师的成长与职业心理的发展变化
      • 一、教师的成长
      • 二、教师职业心理的发展变化
    • 第四节 教师心理健康及维护
      • 一、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 二、教师心理健康的意义
      • 三、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表现及其调适
    • 思考题
  • 主要参考文献
  • 版权
如无法打开或下载资源,请在电脑端(xuanshu.hep.com.cn)进行下载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