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普通高等教育农业农村部“十四五”规划教材,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工科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高等学校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的“结构力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A类)”和有关国家标准及教学改革发展需要编写而成。本书内容取材适宜,叙述精练,由浅入深,联系实际,符合课程的认知和发展规律。
全书共10章,基本内容包括绪论、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静定结构的受力分析、虚功原理与结构位移计算、力法、位移法、渐进法与近似法、影响线及其应用、矩阵位移法、概念结构力学。章后附有小结、思考与讨论、习题及答案等。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本科水利水电工程、农业水利工程、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及相关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有关科研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 前辅文
- 第1章 绪论
- §1-1 结构力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 §1-2 结构与荷载的分类
- §1-3 结构、荷载的简化
- §1-4 结构的计算简图
- §1-5 结构型式的选择
- §1-6 小结
- 第2章 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
- §2-1 几何组成分析的几个概念
- §2-2 平面杆件体系的基本组成规律
- §2-3 平面杆件体系的计算自由度
- §2-4 小结
- §2-5 思考与讨论
- 习题
- 第3章 静定结构的受力分析
- §3-1 静定平面桁架
- §3-2 静定多跨梁
- §3-3 静定平面刚架
- §3-4 组合结构
- §3-5 三铰拱
- §3-6 静定结构内力计算的虚位移法
- §3-7 小结
- §3-8 思考与讨论
- 习题
- 第4章 虚功原理与结构位移计算
- §4-1 概述
- §4-2 变形体的虚功原理
- §4-3 位移计算的一般公式——单位荷载法
- §4-4 静定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位移计算
- §4-5 图乘法
- §4-6 静定结构在非荷载因素作用下的位移计算
- §4-7 线弹性体系的互等定理
- §4-8 小结
- §4-9 思考与讨论
- 习题
- 第5章 力法
- §5-1 超静定结构与超静定次数
- §5-2 力法的基本原理
- §5-3 超静定梁、刚架和排架的力法计算
- §5-4 超静定桁架和组合结构的力法计算
- §5-5 超静定拱结构
- §5-6 结构对称性的利用
- §5-7 支座移动时超静定结构的计算
- §5-8 温度改变时超静定结构的计算
- §5-9 小结
- §5-10 思考与讨论
- 习题
- 第6章 位移法
- §6-1 位移法基本概念
- §6-2 位移法的单元分析
- §6-3 位移法的基本未知量的确定及计算举例
- §6-4 位移法的典型方程
- §6-5 位移法解对称结构
- §6-6 小结
- §6-7 思考与讨论
- 习题
- 第7章 渐近法与近似法
- §7-1 力矩分配法的基本概念
- §7-2 力矩分配法解连续梁与无侧移刚架
- §7-3 多层多跨刚架的近似计算法
- §7-4 小结
- §7-5 思考与讨论
- 习题
- 第8章 影响线及其应用
- §8-1 影响线的概念
- §8-2 静力法作静定结构的影响线
- §8-3 机动法作静定结构的影响线
- §8-4 机动法作连续梁影响线的轮廓
- §8-5 影响线的应用
- §8-6 简支梁的内力包络图和绝对最大弯矩
- §8-7 连续梁的内力包络图
- §8-8 小结
- §8-9 思考与讨论
- 习题
- 第9章 矩阵位移法
- §9-1 概述
- §9-2 局部坐标系下的单元分析
- §9-3 坐标转换
- §9-4 矩阵位移法分析连续梁
- §9-5 矩阵位移法分析刚架
- §9-6 分析举例
- §9-7 小结
- §9-8 思考与讨论
- 习题
- 第10章 概念结构力学
- §10-1 概述
- §10-2 结构的概念分析
- §10-3 约束对超静定结构内力分布的影响
- §10-4 杆件相对刚度对超静定结构内力分布的影响
- §10-5 小结
- §10-6 思考与讨论
-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