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材被列入教育部“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获评吉林省高等学校优秀教材。本教材按历史与逻辑一致的思路进行总体设计,以第二版为基础进行修订,所有章节以外国经济思想在历史上的先后顺序来安排,具体以经济学范式的产生、发展以及范式之间的关系和转换为基本线索,按照前古典经济学—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凯恩斯经济学这条逻辑主线进行介绍。在对经济思想评论时,主要评价它对后世经济理论发展的影响。全书文字、图表及公式力求生动、简朴,配套丰富的教学资源,不仅可以作为经济学大类的专业教材,也可供广大爱好者阅读。
- 前辅文
- 绪论
- 经济思想史的研究对象
- 经济思想的成长
- 历史与逻辑
- 为什么要研究和学习经济思想史?
- 第1章 政治经济学史前史
- 第2章 重商主义
- 2.1 重商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 2.2 英国重商主义者
- 2.3 法国重商主义者
- 2.4 德国官房学者
- 第3章 重农主义
- 3.1 重农主义的产生与重农学派
- 3.2 重农主义的基本经济思想
- 3.3 先驱者:布阿吉尔贝尔
- 3.4 魁奈
- 3.5 杜尔哥
- 第4章 英国古典经济学先驱
- 4.1 配第
- 4.2 洛克
- 4.3 诺思
- 4.4 曼德维尔
- 4.5 坎蒂隆
- 4.6 休谟
- 第5章 斯密
- 5.1 生平、著作与《国富论》中心思想
- 5.2 分工和交换
- 5.3 价值和自然价格
- 5.4 资本主义社会的三大阶级
- 5.5 资本积累和生产性劳动与非生产性劳动
- 5.6 经济人、看不见的手和经济自由主义
- 第6章 马尔萨斯和李嘉图
- 第7章 萨伊、西斯蒙第和巴斯夏
- 第8章 边沁和西尼尔
- 第9章 穆勒
- 9.1 生平、著作与古典大综合
- 9.2 政治经济学的静态理论
- 9.3 政治经济学的动态理论
- 9.4 合作社会主义
- 9.5 论自由
- 第10章 社会主义的经济学说
- 10.1 空想社会主义
- 10.2 李嘉图派社会主义
- 10.3 国家社会主义
- 10.4 无政府主义
- 10.5 工团主义和基尔特社会主义
- 第11章 历史学派
- 11.1 先驱者:李斯特
- 11.2 旧历史学派
- 11.3 新历史学派
- 第12章 边际革命
- 12.1 边际主义的产生及其学说特点
- 12.2 先驱者们
- 12.3 奥地利学派
- 12.4 数理经济学派:杰文斯、埃奇沃思、瓦尔拉斯
- 12.5 克拉克
- 第13章 马歇尔
- 13.1 生平、著作与新古典创生
- 13.2 供求关系、均衡价格和垄断
- 13.3 收入分配论
- 13.4 货币理论
- 第14章 凡勃伦及制度经济学
- 14.1 生平、著作与制度分析法
- 14.2 炫耀性消费
- 14.3 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及社会改革方案
- 14.4 追随者及制度学派梗概
- 第15章 帝国主义理论
- 15.1 霍布森
- 15.2 希法亭、卢森堡、布哈林
- 15.3 列宁
- 第16章 熊彼特
- 16.1 生平、著作与“创新理论”
- 16.2 经济周期理论
- 16.3 对资本主义前景的分析
- 第17章 马歇尔之后的新古典经济学
- 17.1 福利经济学:庇古
- 17.2 垄断竞争:张伯伦和罗宾逊
- 17.3 货币经济学:魏克塞尔和霍特里
- 第18章 凯恩斯
- 18.1 生平、著作与“凯恩斯革命”
- 18.2 理论体系
- 18.3 政策主张
- 第19章 萨缪尔森
- 19.1 生平、著作与新古典综合
- 19.2 混合经济理论
- 19.3 增长与波动、通胀与失业
- 19.4 政策主张
-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