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收藏

机械制图


作者:
何培英 陈志远 肖志玲 副主编 王振 王永彪
定价:
47.50元
ISBN:
978-7-04-060090-2
版面字数:
580.000千字
开本:
16开
全书页数:
暂无
装帧形式:
平装
重点项目:
暂无
出版时间:
2023-07-21
读者对象:
高等教育
一级分类:
机械/能源类
二级分类:
机械类专业核心课
三级分类:
机械制图

本书是在何培英等主编《机械工程图学》的基础上,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工程图学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2019年制定的《高等学校工程图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最新发布的《技术制图》《机械制图》等相关国家标准,并为满足新工科的课程建设要求,从课程的发展趋势出发编写而成的。

全书除绪论、附录外共分9章,主要内容包括制图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点、直线、平面的投影,基本立体及其表面交线,组合体的视图及尺寸标注,轴测图,机件常用表达方法,常用标准件及齿轮和弹簧,零件图,装配图。

本书除了附有二维码在线资源外,还附有数字课程资源,包括教学课件、典型例题解题指导、手工绘图操作示范、三维模型及装配图拆装动画等。另外,与本书配套的何培英、肖志玲主编《机械制图习题集》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同期出版,可供选用。本套教材为郑州轻工业大学依托中国大学MOOC平台建设的“机械制图1”“机械制图2”在线开放课程的主讲教材,郑州轻工业大学“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课程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机械类、近机械类各专业工程图学类课程的教材,也可供其他专业师生及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 前辅文
  • 绪论
  • 第1章 制图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 §1-1工程图样概述
    • §1-2手工绘图工具及使用技法
    • §1-3《技术制图》《机械制图》的相关规定简介
    • §1-4几何作图
    • §1-5平面图形的画法和尺寸标注
    • §1-6手工绘图的方法与步骤
  • 第2章 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 §2-1投影法
    • §2-2多面正投影和点的投影
    • §2-3直线的投影
    • §2-4平面的投影
    • §2-5直线与平面以及两平面之间的相对位置
    • §2-6换面法
  • 第3章 基本立体及其表面交线
    • §3-1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
    • §3-2基本立体的三视图及其表面上的点和线
    • §3-3基本立体表面的交线
  • 第4章 组合体的视图及尺寸标注
    • §4-1组合体的构形分析
    • §4-2作组合体视图
    • §4-3读组合体视图
    • §4-4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 第5章 轴测图
    • §5-1轴测图概述
    • §5-2正等轴测图
    • §5-3斜二轴测图
    • §5-4轴测图的尺寸标注
  • 第6章 机件常用表达方法
    • §6-1视图
    • §6-2剖视图
    • §6-3断面图
    • §6-4局部放大图、简化画法和其他规定画法
    • §6-5表达方法综合应用举例
    • §6-6轴测剖视图
    • §6-7第三角画法简介
  • 第7章 常用标准件及齿轮和弹簧
    • §7-1螺纹及螺纹紧固件
    • §7-2键连接的结构及其画法
    • §7-3销连接的结构及其画法
    • §7-4滚动轴承的结构及其画法
    • §7-5齿轮的结构、画法及零件图
    • §7-6常用弹簧结构、画法及零件图
  • 第8章 零件图
    • §8-1零件图概述
    • §8-2零件图的视图选择
    • §8-3零件的尺寸标注
    • §8-4表面结构要求
    • §8-5极限与配合
    • §8-6几何公差简介
    • §8-7零件结构的工艺性简介
    • §8-8典型零件的结构、表达方法、尺寸标注及技术要求
    • §8-9画零件图
    • §8-10读零件图
  • 第9章 装配图
    • §9-1装配图的内容及与零件图的区别
    • §9-2装配图的视图表达方法
    • §9-3装配图的尺寸标注和技术要求的注写
    • §9-4装配图中零部件序号及明细栏
    • §9-5装配结构的合理性简介
    • §9-6由零件图画装配图
    • §9-7读装配图和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 附录
    • 附录A螺纹
    • 附录B标准件
    • 附录C优先及常用配合孔和轴的极限偏差
    • 附录D常用零件的结构要素
  • 参考文献

机械制图数字课程与纸质教材一体化设计,紧密配合。数字课程资源包括全部教学课件及配套习题解答等,极大地丰富了知识的呈现形式,拓展了教材内容。在提升课程教学效果的同时,为学生学习提供思维与探索的空间。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