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收藏

机械制造基础(第4版)


作者:
任家隆 刘志峰
定价:
51.00元
ISBN:
978-7-04-058046-4
版面字数:
640.000千字
开本:
16开
全书页数:
暂无
装帧形式:
平装
重点项目:
暂无
出版时间:
2023-01-17
读者对象:
高等教育
一级分类:
机械/能源类
二级分类:
机械类专业核心课
三级分类: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

本书是2021年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编号:2021-1-013),“十二五”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编号:2014-1-19),2011年江苏省高等学校精品教材。

本书在第三版的基础上,依据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系列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并结合兄弟院校提出的宝贵和建设性建议,分析研究同类教材及自身的教学实践后进行了较多内容的修订。全书着力于建立基于专业内涵的内容体系,紧跟制造技术发展,不断凝练并增加了许多新的或选修的教学内容,教材体系更加科学、完整,更加符合教学规律和人的认知规律。本次修订,在主要面向普通高等院校机械类专业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我国工业发展的不平衡,考虑不同类型高等院校课程改革的差异和需要,适时融入思政元素,使本书更加适于当前教学选用。

本书除绪论外分为8章,内容包括机械制造概论、金属切削过程与控制、金属切削机床(新增了3.5机床的典型结构作为选修内容)、机械加工方法(新增了4.7高速加工和超高速加工,4.8非金属材料的机械加工)、机床夹具、机械加工质量分析与控制、工艺规程设计、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全书结构严谨,系统性强。

为便于教学和学生自学、扩展学生视野,本书配有丰富的数字化资源,可扫描相关页面上的二维码进行浏览。

本书为江苏科技大学依托中国大学MOOC平台建设的“机械制造基础”在线开放课程的主讲教材,江苏科技大学“机械制造基础”课程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机械类、近机械类专业的教材,亦可供职业类和继续教育类院校教学选用,也可供对机械工程类知识有兴趣的读者作为自学和参考用书。

  • 前辅文
  • 绪论
  • 第1章 机械制造概论
    • 1.1 机械制造及其生命周期
    • 1.2 机械产品的开发与构成
    • 1.3 制造过程与生产组织
    • 思考题与习题
  • 第2章 金属切削过程与控制
    • 2.1 金属切削刀具
    • 2.2 金属切削过程的基本规律
    • 2.3 切削力
    • 2.4 切削热与切削温度
    • 2.5 刀具的磨损、破损及使用寿命
    • 2.6 工件材料的切削加工性
    • 2.7 金属切削条件的合理选择
    • 2.8 磨削过程与磨削机理
    • 思考题与习题
  • 第3章 金属切削机床
    • 3.1 机床的基本概念
    • 3.2 常用普通金属切削机床
    • 3.3 几种典型机床传动系统简介
    • 3.4 数控机床
    • *3.5 机床的典型结构
    • 思考题与习题
  • 第4章 机械加工方法
    • 4.1 零件的种类及组成
    • 4.2 常用切削加工方法
    • 4.3 常用磨削加工方法
    • 4.4 常用表面光整加工方法
    • 4.5 特种加工
    • 4.6 加工方法选择
    • 4.7 高速加工和超高速加工
    • 4.8 非金属材料的机械加工
    • 思考题与习题
  • 第5章 机床夹具
    • 5.1 概述
    • 5.2 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
    • 5.3 定位误差的分析计算
    • 5.4 工件在夹具中的夹紧
    • 5.5 夹具的连接、对刀和引导
    • 5.6 夹具与夹具设计
    • 思考题与习题
  • 第6章 机械加工质量分析与控制
    • 6.1 机械加工精度
    • 6.2 机械加工表面质量
    • 6.3 机械加工过程中的振动
    • 思考题与习题
  • 第7章 工艺规程设计
    • 7.1 概述
    • 7.2 机械产品(零件)设计的工艺性
    • 7.3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 7.4 数控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 7.5 成组技术与计算机辅助工艺规程设计
    • 7.6 机械装配工艺设计基础
    • 思考题与习题
  • 第8章 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
    • 8.1 机械制造系统自动化
    • 8.2 精密工程和纳米加工
    • 8.3 绿色制造
    • 8.4 智能制造及其支撑技术
    • 思考题与习题
  • 参考文献

机械制造基础数字课程与纸质教材一体化设计,紧密配合。数字资源包括与纸质教材配套使用的教学课件,极大地丰富了知识的呈现形式,拓展了教材内容,便于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深度理解。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