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收藏

药理学教程(第7版)

“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

作者:
曹永孝 陈莉娜
定价:
48.60元
ISBN:
978-7-04-055880-7
版面字数:
660.000千字
开本:
16开
全书页数:
暂无
装帧形式:
平装
重点项目:
“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
出版时间:
2021-06-18
读者对象:
高等教育
一级分类:
医药
二级分类:
基础医学

《药理学教程》(第7版)以药物作用的普遍规律为基本概念,以代表药物和重点药物为基本内容,以同类药物的共性为重点,形成条理清晰、重点突出、难点侧重、论点新近、易读易记、易教易学的独特风格。采用“纸质教材 + 数字课程”的形式,纸质教材包括系统性的、重点的、共性的内容,共8篇44章。数字课程是纸质教材的拓展,包括微课、案例、延伸阅读、研究进展、扩展图表、知识点、习题与答案和教学PPT等丰富的数字资源,便于学生学习,也可为教师提供参考。

本书涵盖了医学生、药学生、执业医师、执业药师必须掌握的药理学知识点,适用于医药学院校临床医学、药学、护理、法医、检验、康复、影像、口腔、麻醉等专业的药理学教学。

  • 前辅文
  • 第一篇 药理学总论
    • 绪论
    • 第一章 药物效应动力学
      • 第一节 药物的基本作用
      • 第二节 量效关系
      • 第三节 药物作用机制
      • 第四节 受体类型和受体调节
    • 第二章 药物代谢动力学
      • 第一节 药物的体内过程
      • 第二节 药物在体内的速率过程
    • 第三章 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
      • 第一节 药物因素
      • 第二节 机体因素
      • 第三节 合理用药
  • 第二篇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
    • 第四章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
      • 第一节 传出神经的分类和突触传递
      • 第二节 传出神经系统的递质、受体及效应
      • 第三节 作用于传出神经系统的药物
    • 第五章 拟胆碱药
      • 第一节 胆碱受体激动药
      • 第二节 抗胆碱酯酶药
      • 第三节 促乙酰胆碱释放药
    • 第六章 胆碱受体阻断药
      • 第一节 M胆碱受体阻断药
      • 第二节 N胆碱受体阻断药
    • 第七章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 第一节 α、β受体激动药
      • 第二节 α受体激动药
      • 第三节 β受体激动药
    • 第八章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 第一节 α受体阻断药
      • 第二节 β受体阻断药
  • 第三篇 中枢神经系统药理
    • 第九章 镇静催眠抗焦虑药
      • 第一节 苯二氮类
      • 第二节 巴比妥类
      • 第三节 其他类
    • 第十章 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
      • 第一节 抗癫痫药
      • 第二节 抗惊厥药
    • 第十一章 抗中枢退行性病变药
      • 第一节 抗帕金森病药
      • 第二节 治疗阿尔茨海默病药
    • 第十二章 抗精神失常药
      • 第一节 抗精神分裂症药
      • 第二节 抗抑郁药
      • 第三节 抗躁狂药
    • 第十三章 镇痛药
      • 第一节 阿片受体与体内镇痛系统
      • 第二节 阿片生物碱类镇痛药
      • 第三节 人工合成镇痛药
      • 第四节 阿片受体部分激动药
      • 第五节 其他镇痛药
      • 第六节 阿片受体拮抗药
    • 第十四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
      • 第一节 共性与分类
      • 第二节 水杨酸类
      • 第三节 苯胺类
      • 第四节 吡唑酮类
      • 第五节 其他抗炎有机酸类
      • 第六节 环氧合酶-2抑制药
    • 第十五章 麻醉药
      • 第一节 全身麻醉药
      • 第二节 局部麻醉药
  • 第四篇 心血管系统药理
    • 第十六章 离子通道药
      • 第一节 离子通道
      • 第二节 作用于离子通道药
    • 第十七章 抗心律失常药
      • 第一节 心律失常的电生理学基础
      • 第二节 抗心律失常药基本作用机制和分类
      • 第三节 临床常用抗心律失常药
    • 第十八章 抗心力衰竭药
      • 第一节 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及药物分类
      • 第二节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药
      • 第三节 利尿药
      • 第四节 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 第五节 正性肌力药
      • 第六节 血管扩张药
      • 第七节 钙增敏药及钙通道阻滞药
      • 第八节 其他抗心力衰竭药
    • 第十九章 抗心绞痛药
      • 第一节 硝酸酯类
      • 第二节 β受体阻断药
      • 第三节 钙通道阻滞药
      • 第四节 其他抗心绞痛药
    • 第二十章 抗高血压药
      • 第一节 抗高血压药的分类
      • 第二节 常用抗高血压药
      • 第三节 其他抗高血压药
      • 第四节 抗高血压药的应用原则
    • 第二十一章 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 第一节 调血脂药
      • 第二节 抗氧化药
      • 第三节 多不饱和脂肪酸
      • 第四节 动脉内皮保护药
  • 第五篇 内脏和血液系统药理
    • 第二十二章 利尿药与脱水药
      • 第一节 利尿药
      • 第二节 脱水药
    • 第二十三章 呼吸系统药
      • 第一节 平喘药
      • 第二节 镇咳药
      • 第三节 祛痰药
    • 第二十四章 消化系统药
      • 第一节 抗消化性溃疡药
      • 第二节 消化功能调节药
    • 第二十五章 作用于子宫及前列腺药
      • 第一节 子宫兴奋药
      • 第二节 子宫抑制药
      • 第三节 抗前列腺增生药
    • 第二十六章 血液系统药
      • 第一节 促凝血药
      • 第二节 抗凝血药
      • 第三节 抗血小板药
      • 第四节 溶血栓药
      • 第五节 抗贫血药
  • 第六篇 内分泌系统和代谢药理
    • 第二十七章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
      • 第一节 糖皮质激素类药
      • 第二节 盐皮质激素类药
      • 第三节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 第四节 皮质激素抑制药
    • 第二十八章 甲状腺激素及抗甲状腺药
      • 第一节 甲状腺激素
      • 第二节 抗甲状腺药
    • 第二十九章 降血糖药
      • 第一节 胰岛素
      • 第二节 口服降血糖药
      • 第三节 其他降血糖药
    • 第三十章 性激素类药及避孕药
      • 第一节 雌激素类药及雌激素受体部分激动药
      • 第二节 孕激素类药
      • 第三节 雄激素类药及同化激素类药
      • 第四节 避孕药
    • 第三十一章 抗骨质疏松药及抗痛风药
      • 第一节 抗骨质疏松药
      • 第二节 抗痛风药
  • 第七篇 化学治疗药物药理
    • 第三十二章 化学治疗药物概论
    • 第三十三章 抑制细胞壁合成抗生素
      • 第一节 抗菌机制及耐药机制
      • 第二节 青霉素类
      • 第三节 头孢菌素类
      • 第四节 其他β-内酰胺类
      • 第五节 β-内酰胺酶抑制药
      • 第六节 万古霉素类
    • 第三十四章 损伤细胞膜抗生素
    • 第三十五章 抑制蛋白质合成抗生素
      • 第一节 大环内酯类
      • 第二节 林可霉素类
      • 第三节 氨基糖苷类
      • 第四节 四环素类
      • 第五节 氯霉素
    • 第三十六章 影响核酸合成抗菌药
      • 第一节 喹诺酮类抗菌药
      • 第二节 磺胺类抗菌药
      • 第三节 其他人工合成抗菌药
    • 第三十七章 抗分枝杆菌药
      • 第一节 抗结核病药
      • 第二节 抗麻风病药
    • 第三十八章 抗真菌药及抗病毒药
      • 第一节 抗真菌药
      • 第二节 抗病毒药
    • 第三十九章 抗菌药的合理应用
      • 第一节 抗菌药的临床应用
      • 第二节 抗菌药的治疗性应用
      • 第三节 抗菌药的预防性应用
      • 第四节 抗菌药的联合应用
    • 第四十章 抗寄生虫药
      • 第一节 抗疟药
      • 第二节 抗阿米巴药及抗滴虫药
      • 第三节 抗血吸虫药及抗丝虫药
      • 第四节 驱肠虫药
    • 第四十一章 抗恶性肿瘤药
      • 第一节 抗恶性肿瘤药的药理学基础
      • 第二节 细胞毒类抗肿瘤药
      • 第三节 非细胞毒类抗肿瘤药
      • 第四节 抗恶性肿瘤药应用原则
  • 第八篇 影响免疫及自体活性物质药理
    • 第四十二章 免疫系统药
      • 第一节 免疫抑制药
      • 第二节 免疫增强药
    • 第四十三章 自体活性物质及其调节药
      • 第一节 组胺及其受体拮抗药
      • 第二节 5-羟色胺类药物及拮抗药
      • 第三节 脂质衍生物
      • 第四节 一氧化氮及其供体药
      • 第五节 内皮素及其受体拮抗药
      • 第六节 腺苷
    • 第四十四章 调节物质平衡药
      • 第一节 维生素
      • 第二节 调节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药
      • 第三节 营养药
      • 第四节 治疗肥胖药
  • 主要参考文献
  • 索引

药理学教程(第7版)数字课程与纸质教材一体化设计,紧密配合。数字课程包括视频、案例、延伸阅读、教学PPT、知识点、习题与答案等,在提升课程教学效果的同时,为学生学习提供思维与探索的空间。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