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收藏

新时代农科高等教育战略研究


作者:
新时代农科高等教育战略研究项目组
定价:
68.00元
ISBN:
978-7-04-055232-4
版面字数:
480.000千字
开本:
16开
全书页数:
暂无
装帧形式:
平装
重点项目:
暂无
出版时间:
2021-06-04
读者对象:
高等教育
一级分类:
教育学
二级分类:
高等教育学

本书是中国工程院咨询研究项目“新时代农科高等教育战略研究”的主要成果之一。

本书系统地回顾了农科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研判农科高等教育大战的内外部环境变化,阐述新时代下培育“新农科”的必要性;从理论研究层面解析了“新农科”的概念要义,提出了“新农科”共识性概念,进而从知识体系、专业体系、人才培养体系、组织体系和治理体系等维度论述了“新农科”的具体建设方案,提出了我国农科高等教育发展的对策与政策建议。

  • 前辅文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背景
    • 2 文献综述
      • 2.1 学科
      • 2.2 专业
      • 2.3 人才培养的概念
    • 3 研究目标
    • 4 研究方法
    • 5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我国农科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与发展趋势
    • 1 我国农科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历史变革分析
      • 1.1 新中国成立初期
      • 1.2 改革开放时期
      •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
    • 2 我国农科高等教育规模的历史变革
      • 2.1 农科高等教育的曲折前行与起伏发展(1949—1977年)
      • 2.2 农科高等教育的恢复调整与探索发展(1978—1998年)
      • 2.3 农科高等教育的规模扩展与加速发展(1999—2012年)
      • 2.4 农科高等教育的全面提升与内涵发展(2013年至今)
    • 3 我国农科高等教育的结构变迁
      • 3.1 我国农科高等教育的布局结构变迁
      • 3.2 我国农科高等教育的类型结构变迁
      • 3.3 我国农科高等教育的学科结构变迁
      • 3.4 我国农科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变迁
    • 4 我国农科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历史变革分析
      • 4.1 农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形成(1950年至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
      • 4.2 传统农科改造与复合型农科人才培养(20世纪末—2012年)
      • 4.3 传统农科提升与新时代农科人才培养(2012年至今)
    • 5 本章小结
      • 5.1 从传统到现代的农科高等教育
      • 5.2 面向未来的农科高等教育
  • 第三章 国外农科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与发展趋势
    • 1 国外涉农高校学科发展演变与特征分析
      • 1.1 国外涉农高校学科发展历史演变
      • 1.2 国外涉农高校学科组织及科学研究发展特征分析
      • 1.3 国外农科学科专业目录设置调整及趋势分析
    • 2 国外农科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特征与变化分析
      • 2.1 国外涉农高校人才培养使命与目标
      • 2.2 国外涉农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案例分析
      • 2.3 国外涉农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现状与特征
      • 2.4 借鉴与启示
      • 2.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时代农科高等教育的责任与使命
    • 1 面临的新形势
      • 1.1 “三农”发展与经济社会的关系变化
      • 1.2 国家战略布局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新要求
      • 1.3 全球化与国际农业发展的新动向
      • 1.4 科技进步与可持续发展的更高追求
      • 1.5 国内外教育发展趋势
    • 2 面对的新挑战
      • 2.1 高等农业教育在国家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不高
      • 2.2 高等农业教育布局与农业产业布局不协调
      • 2.3 涉农高校人才培养不适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新需求
      • 2.4 高等农业教育对社会的吸引力不足
      • 2.5 高等农业教育的投入机制亟待改革与创新
    • 3 提出的新需求
    • 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农科”的概念、内涵与发展路径
    • 1 “新农科”的概念与内涵
      • 1.1 “新农科”的概念框架
      • 1.2 “新农科”的内涵阐释
      • 1.3 “新农科”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 2 “新农科”的发展理念与路径
      • 2.1 “新农科”的发展理念
      • 2.2 “新农科”的发展路径
    • 3 小结
  • 第六章 新时代农科高等教育知识创新领域的设想与展望
    • 1 营养与健康
      • 1.1 本领域发展的必要性
      • 1.2 本领域的国内外发展动态
      • 1.3 本领域的内涵
      • 1.4 本领域的研究方向
    • 2 农业生物学与分子育种
      • 2.1 本领域发展的必要性
      • 2.2 本领域的国内外发展动态
      • 2.3 本领域的内涵
      • 2.4 本领域的研究方向
    • 3 智慧农业
      • 3.1 本领域发展的必要性
      • 3.2 本领域的国内外发展动态
      • 3.3 本领域的内涵
      • 3.4 本领域的研究方向
    • 4 农业绿色发展
      • 4.1 本领域发展的必要性
      • 4.2 本领域的国内外发展动态
      • 4.3 本领域的内涵
      • 4.4 本领域的研究方向
    • 5 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
      • 5.1 本领域发展的必要性
      • 5.2 本领域国内外发展动态
      • 5.3 本领域的内涵
      • 5.4 本领域的研究方向
    • 6 乡村发展
      • 6.1 本领域发展的必要性
      • 6.2 本领域的国内外发展动态
      • 6.3 本领域的内涵
    • 7 全球农业
      • 7.1 本领域发展的必要性
      • 7.2 本领域的国内外发展动态
      • 7.3 本领域的内涵
      • 7.4 本领域的研究方向
  • 第七章 新时代农科高等教育专业体系设想与展望
    • 1 现有农科高等教育专业体系研究
    • 2 新时代我国农科专业结构设置调整原则
      • 2.1 发展导向原则
      • 2.2 问题导向原则
      • 2.3 全球视野原则
    • 3 我国新时代农科专业体系设想
      • 3.1 新农科专业的内涵与结构设想
      • 3.2 新农科专业体系设想
    • 4 小结
  • 第八章 新时代农科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 1 涉农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1.1 不同类型涉农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效与特色
      • 1.2 农业高校学生国际化培养的案例研究
      • 1.3 涉农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主要困境
    • 2 涉农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特征与趋势
      • 2.1 以学生为中心
      • 2.2 学科高度交叉融合
      • 2.3 产学研协同育人
      • 2.4 注重创新创业创造与实践能力培养
      • 2.5 本研贯通培养
      • 2.6 国际化视野和全球胜任力培养
    • 3 新时代农科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重构与实践
      • 3.1 新时代农科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思路
      • 3.2 新时代农科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 3.3 新时代涉农高校人才培养定位
      • 3.4 新时代农科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 3.5 新时代农科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 3.6 新时代农科本研贯通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 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新时代农科高等教育的组织体系和治理体系
    • 1 新时代高等教育组织与治理体系改革的现状
      • 1.1 学科组织与治理
      • 1.2 教学组织与治理
      • 1.3 教师组织与治理
      • 1.4 对新时代农科高等院校的启示
    • 2 新时代我国农科高校组织与治理体系重构的基本原则
      • 2.1 学术自由原则
      • 2.2 问题导向原则
      • 2.3 系统性原则
      • 2.4 包容性原则
    • 3 新时代我国农科高校组织与治理体系的设计思路
      • 3.1 关于大学内部权力体系的架构
      • 3.2 关于学科实体与虚体相结合的组织体系架构
      • 3.3 关于内部治理与外部治理体系的架构
  • 第十章 面向2035农科高等教育的发展战略及对策建议
    • 1 目标层面:为乡村振兴培养造就一支“一懂两爱”的专门人才
    • 2 规划层面:调整优化我国目前的农业院校布局
    • 3 制度层面
      • 3.1 建立“新农科”教育的学历立交桥
      • 3.2 吸引促进更多的优秀人才学习农业、研究农业、献身农业
    • 4 机制层面
      • 4.1 促进校际合作,创新新农科人才培养机制
      • 4.2 积极推进创建农科教融合、产学研协同的新模式
      • 4.3 适应新时代要求,构建德智体美劳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
      • 4.4 加强开放共享协同创新,不断提高国际合作交流水平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