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书目下载
联系我们
移动端
扫码关注-登录移动端
帮助中心
高等教育出版社产品信息检索系统
图书产品
数字化产品
期刊产品
会议信息
电子书
线上书展
顶部
首页
图书产品
林语堂翻译书写研究
收藏
林语堂翻译书写研究
样章
作者:
刘全国
定价:
90.00元
ISBN:
978-7-04-053293-7
版面字数:
470.000千字
开本:
特殊
全书页数:
暂无
装帧形式:
平装
重点项目:
暂无
出版时间:
2020-06-01
物料号:
53293-00
读者对象:
学术著作
一级分类:
社会科学
二级分类:
文学
三级分类:
外国语言文学
购买:
样章阅读
图书详情
|
图书目录
暂无
前辅文
上篇 思想浸淫
第1章 林语堂的四维宗教哲学观
第1节 皈依救赎:林语堂思想的基督教伦理
1.基督教保护壳中的童年
2.叛经离道的“异教徒”
3.皈依救赎的生命之秋
第2节 半半哲学:林语堂思想的儒学血统
1.半半哲学:林语堂儒家思想的文化蕴涵
2.“孔子那个人”:林语堂儒家思想的人格表征
第3节 生活哲学:林语堂思想的道家基因
1.道山高峰:林语堂道家思想的中国底色
2.此岸人生:林语堂道家思想的人文关怀
第4节 禅宗思定:林语堂思想的佛教灵光
1.禅:林语堂佛教思想中的东方存在主义
2.业:林语堂佛教思想的虚拟罪担
第2章 林语堂的文化观
第1节 林语堂文化观的时空特征
1.高山人生:林语堂文化观的乡土印记
2.解构传统:林语堂文化观的历史传承
第2节 林语堂文化观的生成来源
1.赛珍珠:林语堂文化观的现实关怀
2.辜鸿铭:林语堂文化观的精神灯塔
第3节 林语堂文化观的人格表征
第3章 林语堂的文学观
第1节 林语堂的表现主义文学观
第2节 林语堂的性灵文学观
1.真我:林语堂性灵文学的主体追寻
2.细微:林语堂性灵文学的客体特征
3.情趣:林语堂性灵文学的美学追求
第3节 林语堂的闲适文学观
1.中西合璧:林语堂闲适文学观的跨国生成
2.诗意人生:林语堂闲适文学观的艺术内涵
第4节 林语堂的幽默文学观
1.独立自由:林语堂幽默文学观的人格特征
2.中西合璧:林语堂幽默文学观的思想来源
3.社会批判:林语堂幽默文学观的现实关怀
第4章 林语堂的审美观
第1节 求真尚美:林语堂表现主义美学追求
第2节 恬淡自适:林语堂自然主义美学情结
第3节 近情乐活:林语堂人文主义美学表达
第4节 贤达共举:林语堂女性主义美学阐释
中篇 翻译书写
第5章 林语堂的翻译观
第1节 翻译标准:林语堂翻译思想的本体建构
第2节 译者三责:林语堂翻译思想的伦理担当
第3节 美译思想:林语堂翻译思想的美学阐释
第4节 翻译诗学:林语堂翻译思想的诗学表达
第6章 林语堂翻译书写的文本选择
第1节 林语堂翻译书写文本选择的类别分析
1.林语堂翻译文本选择
2.林语堂编译文本选择
3.林语堂著译文本选择
第2节 林语堂翻译书写文本选择的主题分析
1.儒道共生:林语堂翻译书写文本选择的哲学主题
2.性灵山水:林语堂翻译书写文本选择的自然主题
3.优游人间:林语堂翻译书写文本选择的生活主题
4.闺阁昭传:林语堂翻译书写文本选择的女性主题
第3节 林语堂翻译书写文本选择的生成机制
第7章 林语堂翻译书写的文化传播
第1节 林语堂对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
1.林语堂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嬗变
2.林语堂对中国宗教哲学文化的海外传播
3.林语堂对中国生活哲学文化的海外传播
第2节 林语堂文化传播的海外接受
1.林语堂文化传播的海外接受
2.林语堂文化传播的接受分析
第8章 林语堂翻译书写的审美再现
第1节 林语堂韵文翻译中的形义审美再现
1.林语堂韵文翻译中的形式再现
2.林语堂韵文翻译中的意义再现
第2节 林语堂翻译书写中的修辞审美再现
1.林语堂翻译书写中的修辞意象再现
2.林语堂翻译书写中的修辞语义再现
3.林语堂翻译书写中的修辞审美再现
第3节 林语堂翻译书写中格式塔意象再造的审美体现
1.芸之貌
2.芸之才
3.芸之德
4.芸之礼
5.芸之梦
6.芸之教
第9章 林语堂翻译书写的策略选择
第1节 林语堂翻译书写中的文化糅合策略
1.林语堂翻译书写中的归化策略
2.林语堂翻译书写中的异化策略
3.林语堂翻译书写中的归化与异化杂合策略
第2节 林语堂翻译书写中的文本转换策略
1.林语堂翻译书写中的文本改编策略
2.林语堂翻译书写中的文本设计策略
3.林语堂翻译书写中的文本间性
第3节 林语堂翻译书写中的文化变译策略
第10章 林语堂翻译书写的语言特点
第1节 文白互补:林语堂中文作品的二元特点
第2节 文质相合:林语堂英文作品的语言特色
下篇 文本个案
第11章 阐释学·《浮生六记》·译者主体性
第1节 乔治·斯坦纳阐释学翻译理论
第2节 阐释学理论下《浮生六记》林译本中的译者主体性
1.信任:文本选择中的译者主体性
2.侵入:文本理解中的译者主体性
3.吸收:翻译策略选择中的译者主体性
4.补偿:互文平衡中的译者主体性
第12章 翻译伦理·《浮生六记》·翻译策略
第1节 翻译伦理视阈下的林译《浮生六记》研究设计
1.翻译伦理
2.研究方法
3.研究过程
第2节 翻译伦理模式下林译《浮生六记》的翻译策略
1.再现伦理下林译《浮生六记》的翻译策略
2.服务伦理下林译《浮生六记》的翻译策略
3.交际伦理下林译《浮生六记》的翻译策略
4.规范伦理下林译《浮生六记》的翻译策略
5.承诺伦理下林译《浮生六记》的翻译策略
第3节 翻译策略下林译《浮生六记》的翻译伦理模式
1.归化策略下林译《浮生六记》的主要伦理模式
2.异化策略下林译《浮生六记》的主要伦理模式
第13章 生态文化负载词·《浮生六记》·实证研究
第1节 生态文化负载词
第2节 林译《浮生六记》中生态文化负载词翻译方法与翻译技巧
1.数据统计与分析
2.翻译方法与技巧分析
第14章 诗学节奏·《幽梦影》·翻译再现
第1节 注重音韵:再现文本的格律节奏
第2节 追求形似:再现文本的形式节奏
第3节 立足意指:再现文本的表意节奏
1.对话体裁,灵动多样
2.句式简隽,寓意深长
第4节 彰显主体:再现文本的言语节奏
1.内体之体会
2.神韵之再现
第15章 生态翻译·《幽梦影》·哲学文化思想再现
第1节 《幽梦影》中哲学文化思想的再现
1.《幽梦影》中的儒家人生哲学
2.《幽梦影》中的儒家认知哲学
3.《幽梦影》中的道家自然哲学
第2节 林语堂英译《幽梦影》时的选择性适应
1.人文主义观照下的选择性适应
2.半半哲学观照下的选择性适应
3.闲适哲学关照下的选择性适应
第3节 林语堂译介《幽梦影》的适应性选择
1.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
2.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
3.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
第16章 后殖民翻译·《孔子的智慧》·文化间性
第1节 后殖民翻译理论与《孔子的智慧》概述
第2节 后殖民翻译理论下《孔子的智慧》中的文化间性
1.《孔子的智慧》中林语堂的文化间性思想
2.《孔子的智慧》中文化间性的翻译方法及技巧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一 林语堂生平
附录二 林语堂主要著述年表
附录三 林语堂译作年表
索引
后记
相关图书
语用学研究 第一辑
何自然 陈新仁
¥25.00
收藏
语用学研究 第二辑
何自然 陈新仁
¥25.00
收藏
中国外语博士论坛文集1——外语研究的跨学科视野
苗兴伟 刘震前
¥45.00
收藏
大学英语教师绩效评估研究
张蔚磊
¥39.00
收藏
大学外语教学研究(第1辑)
王守仁
¥28.00
收藏
大学外语教学研究(第3辑)
王守仁
¥28.00
收藏
后现代语境下的翻译伦理研究
骆贤凤
¥37.00
收藏
英语专业词汇教学研究——基于范畴化理论的探索
匡芳涛
¥28.00
收藏
语言哲学研究 (第一辑)
钱冠连
¥25.00
收藏
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群言集(第一辑)
黄国文 常晨光 廖海清
¥30.00
收藏
外语教学与研究论丛
秦礼君 景桂英
¥32.00
收藏
语用学研究(第四辑)
陈新仁
¥25.00
收藏
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群言集(第二辑)
黄国文
¥25.00
收藏
跨文化交际研究(第三辑)
贾玉新
¥25.00
收藏
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群言集(第3辑)
黄国文 常晨光 廖海青
¥25.00
收藏
选择收货地址
收货人
地址
联系方式
使用新地址
使用新地址
所在地区
请选择
详细地址
收货人
联系电话
设为默认
设为默认收货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