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收藏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第二版)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作者: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编写组
定价:
57.20元
ISBN:
978-7-04-050118-6
版面字数:
540.000千字
开本:
16开
全书页数:
暂无
装帧形式:
平装
重点项目: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出版时间:
2018-08-07
读者对象:
高等教育
一级分类:
法学
二级分类:
法学
三级分类:
法学

暂无
  • 绪 论
    • 一、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的研究对象
    • 二、学习和研究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的理论指针和基本方法
    • 三、学习和研究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的意义
    • 四、本书的体系和结构
  • 第一章 行政法概述
    • 第一节 行政法与行政法学
      • 一、行政的概念与特征
      • 二、行政法的概念、特征与作用
      • 三、行政法的历史发展
      • 四、行政法学
    • 第二节 行政法的渊源
      • 一、行政法渊源的概念与特征
      • 二、我国行政法的渊源
    • 第三节 行政法律关系
      • 一、行政关系与行政法律关系
      • 二、行政法律关系的分类
      • 三、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
      • 四、行政法律关系的内容、客体、特征与变动
  • 第二章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 第一节 概述
      • 一、行政法基本原则的概念与意义
      • 二、行政法基本原则体系
    • 第二节 依法行政原则
      • 一、职权法定
      • 二、法律优先
      • 三、法律保留
    • 第三节 行政合理性原则
      • 一、比例原则
      • 二、平等对待
    • 第四节 程序正当原则
      • 一、行政公开
      • 二、程序公正
      • 三、公众参与
    • 第五节 诚信原则
      • 一、诚实守信
      • 二、信赖保护
    • 第六节 高效便民原则
      • 一、高效原则
      • 二、便民原则
    • 第七节 监督与救济原则
      • 一、监督原则
      • 二、救济原则
  • 第三章 行政组织法
    • 第一节 概述
      • 一、公共行政组织与行政机关
      • 二、行政组织法的界定
      • 三、行政组织法的分类
      • 四、行政组织法的地位与功能
      • 五、行政组织法的历史沿革
    • 第二节 行政组织法律制度
      • 一、行政职能设置
      • 二、政府间的关系
      • 三、社会行政组织制度
      • 四、行政编制制度
    • 第三节 行政主体
      • 一、行政主体的界定
      • 二、行政主体的类型
      • 三、行政主体资格的认定
      • 四、行政授权与行政委托
  • 第四章 公务员法
    • 第一节 概述
      • 一、公务员
      • 二、公务员法
      • 三、公务员制度的历史发展
      • 四、品位分类与职位分类
    • 第二节 公务员的义务与权利
      • 一、公务员的义务
      • 二、公务员的权利
    • 第三节 公务员的进入与退出机制
      • 一、公务员的录用
      • 二、公务员的职务任免
      • 三、公务员的退出机制
    • 第四节 公务员的激励机制
      • 一、公务员的物质保障
      • 二、公务员的考核
      • 三、公务员的奖励
      • 四、公务员的责任
      • 五、公务员的职务升降
  • 第五章 行政行为概述
    • 第一节 行政行为的概念与分类
      • 一、行政行为的概念
      • 二、行政行为的分类
    • 第二节 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
      • 一、行政行为主体合法
      • 二、行政行为权限合法
      • 三、行政行为内容合法
      • 四、行政行为程序合法
    • 第三节 行政行为的效力
      • 一、行政行为效力的内容
      • 二、行政行为的生效
      • 三、行政行为的失效
  • 第六章 行政立法
    • 第一节 行政立法概述
      • 一、行政立法的概念
      • 二、行政立法的分类
    • 第二节 行政立法的程序
      • 一、编制立法工作计划
      • 二、起草
      • 三、征求和听取意见
      • 四、审查
      • 五、决定与公布
    • 第三节 行政立法的效力
      • 一、行政立法的效力范围
      • 二、行政立法的生效与失效
      • 三、对行政立法的监督
    • 第四节 行政规范性文件
      • 一、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含义
      • 二、行政规范性文件的种类
      • 三、行政规范性文件的法律效力
  • 第七章 授益行政行为
    • 第一节 行政给付
      • 一、行政给付与福利行政
      • 二、行政给付的概念与特征
      • 三、行政给付的形式与制度
    • 第二节 行政许可
      • 一、行政许可及立法
      • 二、行政许可事项及其设定
      • 三、行政许可的实施机关
      • 四、行政许可的一般程序
      • 五、行政许可的特别程序
      • 六、行政许可的其他规定
  • 第八章 负担行政行为
    • 第一节 行政处罚
      • 一、行政处罚及立法
      • 二、行政处罚的种类与设定
      • 三、行政处罚的实施机关
      • 四、行政处罚的管辖与适用
      • 五、行政处罚的程序
    • 第二节 行政征收与征用
      • 一、行政征收
      • 二、行政征用
      • 三、行政征收与征用的基本原则
    • 第三节 行政强制
      • 一、行政强制措施
      • 二、行政强制执行
      • 三、行政强制措施与行政强制执行
  • 第九章 行政机关的其他行为
    • 第一节 行政规划
      • 一、行政规划的概念与特征
      • 二、行政规划的功能
      • 三、行政规划的主要类型与适用范围
      • 四、行政规划的确定与实施
    • 第二节 行政指导
      • 一、行政指导的概念与特征
      • 二、行政指导的功能与构成
      • 三、行政指导的依据与分类
      • 四、行政指导的程序
    • 第三节 行政协议
      • 一、行政协议的概念与特征
      • 二、行政协议的功能与分类
      • 三、行政协议的权利与义务
      • 四、行政协议的订立与实施
    • 第四节 行政确认
      • 一、行政确认的概念与特征
      • 二、行政确认的分类
      • 三、行政确认的原则
      • 四、行政确认制度
    • 第五节 行政调查
      • 一、行政调查的概念与特征
      • 二、行政调查的分类
      • 三、行政调查的原则
      • 四、行政调查程序
    • 第六节 行政检查
      • 一、行政检查的概念与特征
      • 二、行政检查的分类
      • 三、行政检查的原则
      • 四、行政检查程序
  • 第十章 行政司法
    • 第一节 行政司法概述
      • 一、行政司法的概念与特征
      • 二、国外行政司法的历史发展
      • 三、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司法制度的意义
    • 第二节 行政司法的主要形式
      • 一、行政裁决
      • 二、行政仲裁
      • 三、行政调解
    • 第三节 专门行政裁判制度
      • 一、专门行政裁判机构
      • 二、专门行政裁判的受案范围
      • 三、专门行政裁判的程序
  • 第十一章 行政应急
    • 第一节 行政应急概述
      • 一、行政应急的概念与特征
      • 二、行政应急法制的特点与功能
      • 三、行政应急行为的构成要素
      • 四、行政应急性原则
      • 五、行政应急行为的设定与分类
      • 六、行政应急行为法治化的国际经验
    • 第二节 行政应急的实施
      • 一、实施行政应急行为的条件
      • 二、实施行政应急行为的主体
      • 三、实施行政应急行为的方式
      • 四、实施行政应急行为的程序
      • 五、实施行政应急行为的依据
    • 第三节 我国行政应急法制的完善
      • 一、行政应急行为监督与救济的现状
      • 二、我国行政应急法制的完善路径
  • 第十二章 行政程序
    • 第一节 行政程序概述
      • 一、行政程序的概念与特征
      • 二、行政程序的类型
      • 三、行政程序的功能
      • 四、行政程序的原则
      • 五、行政程序法典化
    • 第二节 行政程序制度
      • 一、职权分离制度
      • 二、行政回避制度
      • 三、行政公开制度
      • 四、禁止单方接触制度
      • 五、行政听证制度
      • 六、证据排除制度
      • 七、说明理由制度
      • 八、案卷排他制度
      • 九、行政时效制度
    • 第三节 政府信息公开
      • 一、政府信息公开的概念
      • 二、政府信息公开的类型
      • 三、政府信息公开的原则
      • 四、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 第十三章 监督行政
    • 第一节 监督行政概述
      • 一、监督行政的概念
      • 二、监督行政的特征
    • 第二节 监督行政的类型
      • 一、政治监督
      • 二、社会监督
      • 三、国家机关监督
    • 第三节 行政机关的一般监督
      • 一、一般监督行政
      • 二、行政执法监督
    • 第四节 行政机关专门监督
      • 一、审计监督的原则
      • 二、审计机关的职责
      • 三、审计机关的职权
      • 四、审计监督程序
  • 第十四章 行政复议
    • 第一节 行政复议概述
      • 一、行政复议的性质与特征
      • 二、行政复议的组织与功能
      • 三、行政复议的原则
      • 四、行政复议的参加人
    • 第二节 行政复议的范围
      • 一、可申请复议的范围
      • 二、请求审查行政规范性文件
      • 三、不能申请复议的范围
    • 第三节 行政复议的申请与受理
      • 一、行政复议的申请
      • 二、行政复议的受理
    • 第四节 行政复议的审理与决定
      • 一、行政复议的审理
      • 二、行政复议决定
  • 第十五章 国家赔偿与补偿
    • 第一节 国家赔偿概述
      • 一、国家赔偿与国家赔偿法
      • 二、国家赔偿法的历史发展
      • 三、国家赔偿责任
    • 第二节 行政赔偿
      • 一、行政赔偿的内涵
      • 二、行政赔偿的范围
      • 三、行政赔偿的程序
    • 第三节 司法赔偿
      • 一、司法赔偿的内涵
      • 二、司法赔偿的范围
      • 三、司法赔偿的程序
    • 第四节 国家赔偿的方式、标准与费用
      • 一、国家赔偿的方式
      • 二、国家赔偿的标准
      • 三、国家赔偿的费用
    • 第五节 国家补偿
      • 一、国家补偿的内涵
      • 二、国家补偿的分类与标准
  • 第十六章 行政诉讼
    • 第一节 行政诉讼的基本问题
      • 一、行政诉讼的概念与特征
      • 二、行政诉讼与其他诉讼的关系
      • 三、行政诉讼的历史发展
      • 四、行政诉讼的目的与功能
    • 第二节 行政诉讼的原则
      • 一、人民法院对行政行为实行合法性审查的原则
      • 二、司法有限变更的原则
      • 三、司法最终裁决的原则
  • 第十七章 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与管辖
    • 第一节 行政诉讼受案范围
      • 一、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概念
      • 二、确定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依据与标准
      • 三、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设定方式
      • 四、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内容
    • 第二节 行政诉讼管辖
      • 一、行政诉讼管辖概述
      • 二、级别管辖
      • 三、地域管辖
      • 四、移送管辖
      • 五、指定管辖
      • 六、管辖转移
      • 七、管辖异议
  • 第十八章 行政诉讼参加人
    • 第一节 行政诉讼参加人概述
      • 一、行政诉讼参加人的概念
      • 二、行政诉讼当事人
      • 三、行政诉讼代表人
      • 四、共同诉讼人
    • 第二节 行政诉讼原告
      • 一、行政诉讼原告概述
      • 二、行政诉讼原告的确认
      • 三、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转移
    • 第三节 行政公益诉讼起诉人
      • 一、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背景
      • 二、行政公益诉讼起诉人的概念与特征
      • 三、行政公益诉讼起诉人与一般行政诉讼原告的区别
    • 第四节 行政诉讼被告
      • 一、行政诉讼被告概述
      • 二、行政诉讼被告的确认
      • 三、行政诉讼被告资格的转移
    • 第五节 行政诉讼第三人
      • 一、行政诉讼第三人的概念
      • 二、行政诉讼第三人的确认
      • 三、第三人参加诉讼的程序
  • 第十九章 行政诉讼证据
    • 第一节 行政诉讼证据概述
      • 一、行政诉讼证据的概念与特征
      • 二、行政诉讼证据形式的分类及其特征
      • 三、行政诉讼证明标准与非法证据排除
    • 第二节 行政诉讼举证责任
      • 一、行政诉讼举证责任的概念与分类
      • 二、举证与证明责任
      • 三、举证时限
      • 四、法院收集证据的权力与义务
  • 第二十章 行政诉讼程序
    • 第一节 起诉与受理
      • 一、起诉
      • 二、受理
      • 三、撤诉
    • 第二节 行政诉讼一审程序
      • 一、普通程序
      • 二、简易程序
    • 第三节 行政诉讼二审程序
      • 一、行政诉讼二审程序概述
      • 二、上诉的提起与受理
      • 三、上诉案件的审理和裁判
    • 第四节 行政诉讼审判监督程序
      • 一、审判监督程序的提起
      • 二、审判监督案件的审理程序
  • 第二十一章 行政诉讼法律适用
    • 第一节 行政诉讼法律适用概述
      • 一、行政诉讼法律适用的概念与特征
      • 二、行政诉讼法律适用的依据
    • 第二节 行政诉讼中的规范适用、规范审查与规范冲突
      • 一、规范适用
      • 二、规范审查
      • 三、规范冲突与处理
  • 第二十二章 行政诉讼裁判与执行
    • 第一节 行政诉讼的判决、裁定与决定
      • 一、行政诉讼判决
      • 二、行政诉讼裁定
      • 三、行政诉讼决定
    • 第二节 行政诉讼的执行
      • 一、行政诉讼中的执行
      • 二、非诉行政案件的执行
  • 第二十三章 涉外行政诉讼
    • 第一节 涉外行政诉讼概述
      • 一、涉外行政诉讼的概念
      • 二、涉外行政诉讼的特征
    • 第二节 涉外行政诉讼的原则
      • 一、平等原则
      • 二、对等原则
    • 第三节 涉外行政诉讼的类型
      • 一、国际贸易行政案件
      • 二、反倾销、反补贴行政案件
  • 阅读文献
  • 人名译名对照表
  • 后 记
  • 第二版后记
加快法治建设 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文档pdf
论行政法概念的哲学视野
文档pdf
中国行政法的回顾与展望
文档pdf
当代中国行政法的制度特色
文档pdf
详见纸质图书
行政民主化与行政指导制度发展
文档pdf
详见纸质图书
通过改革创新更有效地应对突发事件、保障基本权利、约束公共权力
文档pdf
详见纸质图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文档pdf
详见纸质图书
张斌与陕县公安局行政赔偿案
文档pdf
详见纸质图书
朱红蔚申请无罪逮捕赔偿案
文档pdf
详见纸质图书
司法判决对拓展立法条文的重要意义
文档pdf
详见纸质图书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文档pdf
详见纸质图书
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新闻发布会(全文)
文档pdf
详见纸质图书
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一页司法权的实践史(1990-2000)
文档pdf
详见纸质图书
周克存与南宁市青秀区人民政府强制拆迁及行政赔偿纠纷上诉案
文档pdf
详见纸质图书
土地承包经营权证起纠纷案
文档pdf
详见纸质图书
行政诉讼证据关联性规则的理论及适用
文档pdf
详见纸质图书
行政诉讼复议前置情形列举
文档pdf
详见纸质图书
行政诉讼的“一事不再理”(以杨一民诉成都市政府其他行政纠纷案为例)
文档pdf
详见纸质图书
审判监督程序的作用(以甘露不服暨南大学开除学籍决定案为例)
文档pdf
详见纸质图书
行政诉讼中的检察院抗诉(以刘自荣诉米泉市劳动人事社会保障局工伤认定案为例)
文档pdf
详见纸质图书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