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旨在帮助学习者掌握学习和研究历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主要由历史学的本体论、方法论和认识论三个部分构成。
本书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在阐述唯物史观基本理论和与之相应的史学本体论和方法论方面,着重阐明唯物史观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是“在劳动发展史中找到了理解全部社会史的锁钥”的学说,它的核心是劳动发展史、生产能力发展史,它揭示的历史发展规律是人们生产和交换能力的发展推动人们的社会交往方式和思想观念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规律;在此基础上,尽力吸取当代西方人文社会学科、特别是科学哲学的最新的积极成果,以丰富和发展唯物史观。
本书为高等教育本科历史学专业必修专业基础课教材,也可作为相邻学科专业本科学生的选修课教材。
- 前辅文
- 绪论 为什么要学习历史,为什么要学习《史学概论》
- 第一节 为什么要学习历史
- 第二节 历史学的社会价值
- 第三节 为什么要学习《史学概论》
- 第四节《史学概论》讲授的基本内容
- 第一编 历史学的本体论
- 第一章 历史学从潜科学发展成为科学的历程
- 第一节 天命-神学史观主导下的古代史学
- 第二节 人性-理性史观主导下的近代史学
- 第三节 唯物史观怎样指导历史学成为真正的科学
- 第四节 克服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的偏颇,应对后现代主义的挑战,坚持历史学的科学方向
- 第二章 唯物史观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
- 第一节 偏颇、诘难和困惑
- 第二节 简单化、机械化和教条主义倾向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教训
- 第三节 唯物史观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人
- 第三章 什么是历史发展规律
- 第一节 什么是规律
- 第二节 什么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
- 第四章 历史发展规律中的客观限定性和主体能动性
- 第一节 客观限定性和主体能动性的关系
- 第二节 社会历史阶段的可跨越性和不可跨越性
- 第三节 自然条件对人的制约和人类控制自然界能力的发展
- 第四节 历史中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可预见性和不可预见性
- 第五章 什么是历史发展的动力
- 第一节 探索中的进展和困惑
- 第二节“最后动力”“直接动力”和“合力”
- 第三节 从西欧资本主义社会代替封建社会的历史过程看历史动力
- 第四节 怎样分析中国封建时代社会发展由先进变落后的原因
- 第二编 历史学的方法论
- 第六章 历史研究方法
- 第一节 史学方法论的内涵和两类史学方法的划分
- 第二节 技术性方法
- 第三节 导向性方法
- 第四节 导向性方法和技术性方法的根本区别和相互关系
- 第七章 史料的搜集与整理
- 第一节 什么是史料
- 第二节 史料的搜集、整理与鉴别
- 第三节 现代信息检索技术在史学研究中的应用
- 第八章 西方新史学方法
- 第一节 比较史学方法
- 第二节 计量史学方法
- 第三节 口述史学方法
- 第四节 心理史学方法
- 第三编 历史学的认识论
- 第九章 历史的可知性和历史学的科学性
- 第一节 历史真相的可知性
- 第二节 历史科学与其他科学的认识对象、任务和方法的异同
- 第三节 主体化历史及其与客体历史的关系
- 第十章 历史认识的形成过程及其层次结构
- 第一节 历史认识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 第二节 历史认识的层次结构:事实判断、成因判断和价值判断
- 第十一章 历史认识的检验和历史真理的求索
- 第一节 历史认识的检验层次和检验标准
- 第二节 历史科学之树常新常青
- 第二版后记
- 第三版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