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收藏

音乐鉴赏新编


作者:
朱英萍
定价:
26.00元
ISBN:
978-7-04-031152-5
版面字数:
240.000千字
开本:
16开
全书页数:
224页
装帧形式:
平装
重点项目:
暂无
出版时间:
2010-10-27
物料号:
31152-00
读者对象:
高等教育
一级分类:
艺术
二级分类:
音乐与舞蹈学
三级分类:
音乐学

本教材是针对普通高校非音乐专业学生音乐鉴赏课程而写的教材。本书以审美为主线,结合广大青年学生的实际,以歌曲鉴赏和中外小型器乐作品为导入,以中外大型交响乐(曲)经典作品为主体。教材将音乐学、美学、人文历史融为一体,侧重通过音乐作品透视音乐文化。在体例上,按照教育部“精品课程”的要求设置了教与学提示,内容包括教学目标、重点与难点、名词解释、思考讨论题、课外欣赏曲目、参考书目。本书对雅俗作品进行比较鉴赏,观点明晰,通俗易懂。既可作为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审美教育的教材,亦可作为青年人提高音乐鉴赏水平的自学读物。

  • 导论 鉴赏音乐的方法
  • 第一章 歌曲鉴赏
    • 第一节 歌曲的表达形式
      • 一、美声唱法及其特点
      • 二、民族唱法及其特点
      • 三、通俗唱法及其特点
      • 四、原生态唱法及其特点
    • 第二节 歌曲中的音乐文化
      • 一、外国歌曲与外国民族音乐文化
      • 二、中国民族(民间)歌曲与中国民族音乐文化
      • 三、通俗流行歌曲与通俗音乐文化
  • 第二章 乐器、乐队及主要曲式
    • 第一节 交响乐队的乐器与编制
      • 一、西洋乐器及乐队编制
      • 二、中国民族乐器及乐队编制
    • 第二节 交响音乐的主要曲式
      • 一、乐句与乐段
      • 二、二部、三部(并列)曲式
      • 三、带再现的二部、三部曲式
      • 四、变奏曲式
      • 五、复三部曲式
      • 六、回旋曲式
      • 七、奏鸣曲式
  • 第三章 小型器乐作品鉴赏
    • 第一节 独奏
      • 一、《二泉映月》(二胡曲)
      • 二、《春江花月夜》(丝竹乐)
      • 三、《十面埋伏》(琵琶曲)
      • 四、圣-桑《天鹅》(大提琴曲)
      • 五、莫扎特《土耳其进行曲》(钢琴曲)
      • 六、德彪西《月光》(钢琴曲)
    • 第二节 合奏
      • 一、聂耳《金蛇狂舞》(民族管弦乐曲)
      • 二、郑路《北京喜讯到边寨》(民族管弦乐曲)
      • 三、约翰·施特劳斯《拉德茨基进行曲》(管弦乐合奏)
      • 四、巴托克《为弦乐器、打击乐器和钢片琴而作的音乐》
      • 五、格什温《蓝色狂想曲》(钢琴与乐队)
  • 第四章 经典管弦乐作品鉴赏
    • 第一节 组曲
      • 一、约翰·施特劳斯《蓝色多瑙河圆舞曲》组曲
      • 二、柴科夫斯基芭蕾舞剧《天鹅湖》组曲
    • 第二节 序曲
      • 一、李焕之《春节序曲》
      • 二、柴科夫斯基《1812》序曲
      • 三、比才《卡门》序曲
    • 第三节 交响诗
      • 一、辛沪光《嘎达梅林》
      • 二、斯美塔那《沃尔塔瓦河》
      • 三、西贝柳斯《芬兰颂》
    • 第四节 协奏曲
      • 一、陈钢、何占豪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
      • 二、刘敦南钢琴协奏曲《山林》
  • 第五章 巴洛克时期交响音乐鉴赏
    • 第一节 巴洛克时期音乐风格、代表人物及审美
      • 特点概述
    • 第二节 作品赏析
      • 一、维瓦尔第小提琴协奏曲《四季》
      • 二、巴赫《勃兰登堡协奏曲》(第四首)
      • 三、亨德尔《水上音乐》
  • 第六章 古典主义时期交响音乐鉴赏
    • 第一节 古典主义时期音乐风格、代表人物及审美特点概述
    • 第二节 作品赏析
      • 一、海顿
      • 1.《第四十五(告别)交响曲》
      • 2.《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
      • 二、莫扎特
      • 1.《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
      • 2.《C大调第四十一交响曲(朱庇特)》
      • 三、贝多芬
      • 1.《E大调第三(英雄)交响曲》
      • 2.《c小调第五(命运)交响曲》
      • 3.《d小调第九(合唱)交响曲》
  • 第七章 浪漫主义时期交响音乐鉴赏
    • 第一节 浪漫主义时期音乐风格、代表人物及审美特点概述
    • 第二节 作品赏析
      • 一、舒伯特《b小调第八(未完成)交响曲》
      • 二、柏辽兹《幻想交响曲》
      • 三、罗伯特·舒曼《第一(春天)交响曲》
      • 四、肖邦《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
      • 五、李斯特交响诗《前奏曲》
      • 六、威尔第歌剧《命运的力量》序曲
      • 七、勃拉姆斯《第一交响曲》
      • 八、柴科夫斯基《第六交响曲(悲怆)》
      • 九、马勒《大地之歌》
  • 第八章 民族乐派交响音乐鉴赏
    • 第一节 民族乐派音乐风格、代表人物及审美特点概述
    • 第二节 作品赏析
      • 一、格林卡《鲁斯兰与柳德米拉》序曲
      • 二、鲍罗丁《在中亚细亚草原上》
      • 三、德沃夏克《e小调第九交响曲》
  • 第九章 20世纪现代交响音乐鉴赏
    • 第一节 20世纪音乐风格、代表人物及审美特点概述
    • 第二节 作品赏析
      • 一、德彪西《牧神午后》前奏曲
      • 二、斯特拉文斯基《春之祭》(二场舞剧)
      • 三、勋伯格《一个华沙幸存者》
      • 四、肖斯塔科维奇《C大调第七(列宁格勒)交响曲》
  • 第十章 中国当代交响音乐鉴赏
    • 第一节 中国当代交响音乐创作发展概述
      • 一、萌芽与起步
      • 二、发展与曲折
      • 三、挫折与凋零
      • 四、复苏与突破
    • 第二节 中国当代交响音乐的代表人物、创作风格、审美特点及作品鉴赏
      • 一、马思聪管弦乐《思乡曲》
      • 二、冼星海《黄河大合唱》
      • 三、贺绿汀管弦乐《森吉德玛》
      • 四、江文也管弦乐《台湾舞曲》
      • 五、瞿维交响诗《人民英雄纪念碑》
      • 六、朱践耳《第一交响曲》
      • 七、吴祖强、刘德海、王燕樵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
  • 参考书目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