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收藏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三版)

“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

作者:
左明雪
定价:
36.80元
ISBN:
978-7-04-041892-7
版面字数:
560.00千字
开本:
16开
全书页数:
341页
装帧形式:
平装
重点项目:
“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
出版时间:
2015-08-31
物料号:
41892-00
读者对象:
高等教育
一级分类:
生物科学
二级分类:
组织解剖学/生理学

本教材内容按器官、系统顺序排列,共13章,系统阐述了人体基本组织及运动、神经、感官、血液和血液循环、呼吸、消化、营养及代谢、泌尿、内分泌和生殖系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第3版教材保持了第2版教材的体系,对部分内容和插图进行了修改和更新。新增“人体解剖生理学数字课程”,除包括纸质教材的全部插图外,还提供拓展阅读材料和几种类型的课后同步练习题。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生物科学、心理学和教育学专业的基础课教材及参考书。

  • 前辅文
  • 绪论
    • 一、 概述
    • 二、 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 三、 人体生理机能的稳态调节
    • 四、 人体解剖学常用术语
  • 第一章 细胞和组织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 第一节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 一、 细胞的化学组成
      • 二、 细胞的结构
    • 第二节 基本组织
      • 一、 上皮组织
      • 二、 结缔组织
      • 三、 肌肉组织
      • 四、 神经组织
  • 第二章 运动系统
    • 第一节 骨骼
      • 一、 骨
      • 二、 骨连结
      • 三、 全身骨的分布概况与特征
    • 第二节 骨骼肌
      • 一、 骨骼肌的一般形态与作用
      • 二、 全身骨骼肌的分布概况
      • 三、 骨骼肌收缩的能量代谢
  • 第三章 神经系统
    • 第一节 概述
      • 一、 神经系统的组成
      • 二、 神经系统的进化
    • 第二节 神经的兴奋与传导
      • 一、 神经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 二、 神经冲动的传导
    • 第三节 神经元间的功能联系及活动
      • 一、 突触的结构及传递
      • 二、 突触后电位
      • 三、 兴奋由神经向肌肉的传递
      • 四、 递质和受体
      • 五、 神经反射活动的特征
    • 第四节 神经系统解剖
      • 一、 脊髓和脊神经
      • 二、 脑和脑神经
      • 三、 脑脊髓被膜、脑室、脑脊液、脑屏障
    • 第五节 神经系统的功能
      • 一、 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
      • 二、 神经系统对运动的控制和调节
      • 三、 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 四、 中枢神经系统的高级功能
  • 第四章 感觉器官
    • 第一节 视觉器官
      • 一、眼的构造
      • 二、 眼的成像与折光调节
      • 三、 眼的感光功能
      • 四、 视觉传导通路
      • 五、视觉信息处理
      • 六、双眼视觉和立体视觉
    • 第二节 听觉器官和前庭器官
      • 一、耳的结构
      • 二、听觉生理
      • 三、前庭器官及其生理功能
    • 第三节 其他感觉器官与感受器
      • 一、嗅觉器官
      • 二、味觉器官
      • 三、皮肤感受器
  • 第五章 血液
    • 第一节 概述
      • 一、体液和内环境
      • 二、 血液的基本组成和血量
    • 第二节 血浆的化学成分及理化特性
      • 一、血浆的化学成分
      • 二、血浆的理化特性
    • 第三节 血细胞生理
      • 一、 红细胞
      • 二、 白细胞
      • 三、 血小板
      • 四、免疫防御
    • 第四节 血液凝固
      • 一、 血凝的基本过程及其原理
      • 二、 抗凝系统
    • 第五节 血型
      • 一、 人类的血型
      • 二、 ABO 血型
      • 三、 Rh 血型
      • 四、 人类白细胞抗原
      • 五、 输血的意义及输血原则
  • 第六章 循环系统
    • 第一节 概述
      • 一、 血液循环的意义
      • 二、 体循环与肺循环
    • 第二节 心脏
      • 一、 心脏的位置和形态
      • 二、 心脏的结构
      • 三、 心肌的生理特性
      • 四、 心动周期
      • 五、 心泵功能的评定
    • 第三节 血管
      • 一、 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
      • 二、 动脉血压
      • 三、 静脉血压与血流
      • 四、 微循环和组织液生成
    • 第四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 一、 神经调节
      • 二、 体液调节
    • 第五节 淋巴系统
      • 一、 淋巴系统的组成及主要功能
      • 二、 淋巴液的生成与淋巴循环
    • 第六节 儿童和青少年血液循环的功能特点
      • 一、 儿童和青少年心脏功能特点
      • 二、 血压
    • 第七节 冠脉循环和脑循环
  • 第七章 呼吸系统
    • 第一节 呼吸器官
      • 一、呼吸道
      • 二、肺
      • 三、胸膜和胸膜腔
    • 第二节 呼吸运动与肺通气
      • 一、呼吸运动
      • 二、肺内压与胸膜腔内压
      • 三、肺容量与肺通气量
    • 第三节 呼吸气体的交换与运输
      • 一、呼吸气体的交换
      • 二、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 第四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
      • 一、呼吸中枢与呼吸节律的形成
      • 二、呼吸的反射性调节
      • 三、运动时呼吸的变化与调节
  • 第八章 消化系统
    • 第一节 概述
      • 一、 消化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 二、 消化管的一般结构 221__
      • 三、 消化管平滑肌的生理特性
      • 四、 消化腺的分泌功能
    • 第二节 消化器官的形态结构
      • 一、 消化管
      • 二、 消化腺
    • 第三节 消化
      • 一、 口腔内消化
      • 二、 胃内消化
      • 三、 小肠内消化
      • 四、 大肠内消化
    • 第四节 吸收
      • 一、 吸收部位
      • 二、 几种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
    • 第五节 消化器官活动的调节
      • 一、 神经调节
      • 二、 体液调节
  • 第九章 营养、代谢与体温调节
    • 第一节 食物的营养成分及其生理功能
      • 一、 糖类及其主要生理功能
      • 二、 脂肪及其主要生理功能
      • 三、 蛋白质及其主要生理功能
      • 四、 维生素
      • 五、 无机盐
    • 第二节 能量代谢
      • 一、 能量的来源与利用
      • 二、 能量代谢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 三、 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
      • 四、 基础代谢
    • 第三节 体温及其调节
      • 一、 体温
      • 二、 产热与散热
      • 三、 体温调节
  • 第十章 泌尿系统
    • 第一节 肾的构造
      • 一、肾的位置与形态
      • 二、肾的结构特征及其血液循环
    • 第二节 尿生成过程
      • 一、尿的化学成分与理化特性
      • 二、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 三、肾小管与集合管的重吸收和分泌
    • 第三节 尿液的浓缩与稀释
    • 第四节 尿生成的调节
      • 一、肾内自身调节
      • 二、神经和体液调节
    • 第五节 排尿及其调节
      • 一、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的构造
      • 二、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的排尿功能
  • 第十一章 内分泌系统
    • 第一节 概述
      • 一、 内分泌的概念
      • 二、 激素的种类和一般特征
      • 三、 激素的作用机制
    • 第二节 下丘脑与垂体
      • 一、 下丘脑
      • 二、 垂体
      • 三、 下丘脑- 垂体- 靶腺之间的联系
    • 第三节 甲状腺与甲状旁腺
      • 一、 甲状腺
      • 二、 甲状旁腺
    • 第四节 胰岛
      • 一、 胰岛的位置、形态和结构
      • 二、 胰岛素的生理作用
      • 三、 胰高血糖素的生理作用
      • 四、 胰岛分泌功能的调节
    • 第五节 肾上腺
      • 一、 肾上腺的位置、形态和结构
      • 二、 肾上腺皮质激素
      • 三、 肾上腺髓质激素
    • 第六节 其他内分泌腺和激素
      • 一、 松果体
      • 二、 胸腺
      • 三、 前列腺素
      • 四、 胃肠激素、APUD 细胞系与DNES
  • 第十二章 生殖系统
    • 第一节 生殖系统的构造和机能
      • 一、男性生殖系统
      • 二、女性生殖系统
    • 第二节 生殖机能的调控
      • 一、雄性生殖功能
      • 二、雌性生殖功能
    • 第三节 有性生殖过程
      • 一、受精过程
      • 二、 受精卵发育及性别分化
    • 第四节 着床、妊娠与授乳
      • 一、着床
      • 二、妊娠
      • 三、分娩
      • 四、授乳
    • 第五节 生殖调控
  • 第十三章 人体的胚胎发生和生长发育过程
    • 第一节 人体胚胎发育概论
      • 一、 受精
      • 二、卵裂、胚泡形成和植入
      • 三、胚层的形成与分化
      • 四、胚体的形成
    • 第二节 人体发育的一般规律
      • 一、身高
      • 二、体重
      • 三、肢体形态的发育
    • 第三节 人体各器官的发育
      • 一、一般型器官的生长
      • 二、神经型器官的发育
      • 三、淋巴型器官的生长
      • 四、生殖系统的发育
    • 第四节 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 一、营养因素的影响
      • 二、生态因素的影响
      • 三、遗传因素的影响
      • 四、疾病的影响
      • 五、体育锻炼和劳动的影响
      • 六、精神因素的影响
    • 第五节 衰老
      • 一、衰老的定义
      • 二、衰老的生理学特征
      • 三、衰老的各种学说
  • 索引

“人体解剖生理学数字课程”与纸质教材一体化设计,紧密配合。数字课程除包括纸质教材中的全部插图外,还提供了拓展阅读材料和几种类型的课后同步练习题,以此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升课程教学效果。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3版)-汉英名词对照索引
文档pdf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