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收藏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第三版)


作者:
卫兴华 张宇
定价:
33.00元
ISBN:
978-7-04-038094-1
版面字数:
310.000千字
开本:
16开
全书页数:
285页
装帧形式:
平装
重点项目:
暂无
出版时间:
2013-09-05
读者对象:
高等教育
一级分类:
经济
二级分类:
经济学
三级分类:
经济学

本教材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借鉴国外经济理论研究的有用成果,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丰富实践,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总结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验与教训,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规律,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实践的历史进程,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特别是对中国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的现实问题,如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完善、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与完善、中国经济发展的道路以及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系统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基本内容。

本教材是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课程最新参考,也适合高年级大学生、研究生和党政干部学习使用。本教材配套教学课件免费赠送老师。

  • 前辅文
  • 第一章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
    • 第一节 社会主义是科学理论
      • 一、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 二、 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本特征的论述
      • 一、 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消灭剥削
      • 二、 经济运行和发展的自觉性、 计划性与比例性
      • 三、 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实行按劳分配原则
      • 四、 为实现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而大力发展生产力
    • 第三节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 一、 社会经济形态发展和变革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
      • 二、 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与社会主义前途
      • 三、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 第四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
      •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主要内容
    • 第五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初步探索
      •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形成
      •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完善
      • 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继承与发展
    • 第六节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 一、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最本质的规定
      • 二、 正确把握共同富裕的内涵和实现途径
  • 第二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一、 马克思列宁主义创始人关于未来社会发展阶段的划分
      • 二、 社会主义的实践与我国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
      • 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 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
      • 二、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 三、 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 第三节 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
      • 一、 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思路
      • 二、 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
      • 三、 国有经济的结构调整与体制改革
    • 第四节 正确认识和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 一、 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反映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根本要求
      • 二、 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反映了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的历史要求
      • 三、 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反映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要求
    • 第五节 农村土地制度
      • 一、 农村土地制度的建立
      • 二、 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
      • 三、 进一步坚持和完善土地承包制
  • 第三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第一节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 一、 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
      • 二、 对计划经济认识的发展
    • 第二节 市场社会主义的探索及其局限
      • 一、 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 二、 市场社会主义的局限
    • 第三节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 一、 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 二、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 三、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四、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五、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历史意义
    • 第四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 一、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
      • 二、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与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相结合
      • 三、 国家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相结合
      • 四、 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
      • 五、 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
      • 六、 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民主的结合
      • 七、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必须与新自由主义市场经济观划清界限
    • 第五节 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一、 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 二、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
  •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转型模式
    • 第一节 经济转型的不同模式
      • 一、 转型问题的产生
      • 二、 激进式改革的局限
      • 三、 关于渐进式改革与激进式改革的比较与反思
    • 第二节 中国经济转型的性质
      • 一、 双重转型
      • 二、 宪法制度
    • 第三节 中国改革模式的实质和基本经验
      • 一、 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结合
      • 二、 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
      • 三、 改革的理论与改革的实践
      • 四、 市场调节与政府调节
      • 五、 改革的目标与改革的道路
      • 六、 初始条件的作用
      • 七、 中国改革模式的实质和意义
  • 第五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
    • 第一节 按劳分配原则
      • 一、 按劳分配的实质
      • 二、 按劳分配的实现过程和实现形式
    • 第二节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与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 一、 多种分配方式的形成
      • 二、 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 三、 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 第三节 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与再分配
      • 一、 国民收入的概念
      • 二、 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
      • 三、 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 四、 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 第四节 收入分配中的公平与效率
      • 一、 对于公平与效率关系的认识
      • 二、 正确认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 三、 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 四、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 五、 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实现共同富裕
  • 第六章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的性质和影响
      • 一、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 二、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 三、 经济全球化的二重性
    •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外开放理论
      • 一、 要批判地学习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
      • 二、 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 三、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 四、 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
      • 五、 把“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 六、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两个大局
      • 七、 实施“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
    • 第三节 我国对外开放的政策和历程
      • 一、 对外开放政策的演变
      • 二、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 三、 我国对外开放的历程和成就
    • 第四节 对外开放的发展
      • 一、 对外贸易的发展
      • 二、 利用外资
      • 三、 推进“走出去”战略
    • 第五节 对外开放与经济安全
      • 一、 经济安全的内涵与表现
      • 二、 应对经济安全问题的原则与策略
  • 第七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道路
    • 第一节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理论探索
      • 一、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思想
      • 二、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思想
      • 三、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思想
      • 四、 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思想
      • 五、 科学发展观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思想
    • 第二节 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
      • 一、 以人为本
      • 二、 构建和谐社会,加快社会事业发展
      • 三、 坚持“好”字优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四、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创新型国家
      • 五、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 第三节 中国的经济发展奇迹及其解释
      • 一、 中国的经济发展奇迹
      • 二、 对中国经济发展奇迹的解释
      • 三、 努力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 第四节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 一、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提出
      • 二、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大意义
      • 三、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
    • 第五节 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 一、 中国城镇化历程与经验教训
      • 二、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本质内涵
      • 三、 未来城镇化建设的任务与挑战
    • 第六节 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 一、 自主创新战略的内涵
      • 二、 实施中国特色自主创新战略的重大意义
      • 三、 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基本要求
    • 第七节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 一、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提出
      • 二、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基本内涵
      • 三、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实现途径
    • 第八节 优化产业结构
      • 一、 产业结构的概念
      • 二、 中国产业结构的历史演变
      • 三、 进一步完善我国产业结构
    • 第九节 中国特色区域发展道路
      • 一、 区域发展战略的演进
      • 二、 区域发展总体格局
      • 三、 统筹区域协调发展
  • 第八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职能与政府调节
    • 第一节 现阶段中国的市场经济模式
      • 一、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 二、 市场与政府组合模式的分析
      • 三、 政府主导的市场经济模式
    •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的经济职能
      • 一、 政府经济职能的改革与演变
      • 二、 政府管理机构的改革与调整
      • 三、 政府经济职能的转换
      • 四、 政府经济职能的主要内容
    • 第三节 政府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
      • 一、 政府宏观调控经济的目标
      • 二、 宏观调控的主要政策手段
      • 三、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
      • 四、 政府管制与放松管制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