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收藏

人工智能原理与应用


作者:
张仰森
定价:
29.50元
ISBN:
978-7-04-014238-9
版面字数:
520.000千字
开本:
特殊
全书页数:
393页
装帧形式:
平装
重点项目:
暂无
出版时间:
2004-02-16
读者对象:
高等教育
一级分类:
计算机/教育技术类
二级分类:
计算机类专业核心课程
三级分类:
人工智能

  本书是作者依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学习、吸纳前辈经验,归纳、提炼、创新而形成的具有特色的教材。书中比较系统地介绍了人工智能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技术。
  全书共分两篇,包括十章内容。第一篇为原理篇,主要论述知识表示、知识获取以及知识运用三大问题,包括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及其发展状况、知识表示方法、确定性推理方法、不确定性推理方法、状态空间搜索策略和机器学习等内容。第二篇为应用篇,介绍自然语言理解、专家系统、人工神经网络等研究领域,并在第十章对数据挖掘和Agent技术等热点研究领域进行了介绍。每章都给出了大量的例题和习题,大多数习题的参考解答已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考试用书《人工智能原理复习与考试指导(第二版)》中给出。
  本书的特色是简明、实用,逻辑性强,可读性好,教学生动手解题,符合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人工智能的基本原理与应用技术,提高对人工智能习题的求解能力。
  考虑到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人员对人工智能知识的要求,附录中还提供了3套历年全国统一考试的真题及参考解答,成为本书另一突出特色。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相关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供从事人工智能研究和应用的科技工作者参考,还可供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人员以及参加其他考试的相关人员参考。
  • 第一篇 人工智能基本原理
    • 第一章 绪论
      • 1.1 人工智能的诞生及发展
      • 1.2 人工智能的定义
      • 1.3 人工智能研究的方法及途径
        • 1.3.1 人工智能研究的各种学派及其理论
        • 1.3.2 实现人工智能的技术路线
      • 1.4 人工智能的研究及应用领域
        • 1.4.1 问题求解
        • 1.4.2 机器学习
        • 1.4.3 专家系统
        • 1.4.4 模式识别
        • 1.4.5 自动定理证明
        • 1.4.6 自动程序设计
        • 1.4.7 自然语言理解
        • 1.4.8 机器人学
        • 1.4.9 人工神经网络
        • 1.4.10 智能检索
      • 习题一
    • 第二章 知识表示方法
      • 2.1 概述
        • 2.1.1 知识、信息和数据
        • 2.1.2 知识的特性
        • 2.1.3 知识的分类
        • 2.1.4 知识的表示
      • 2.2 一阶谓词逻辑表示法
        • 2.2.1 知识的谓词逻辑表示法
        • 2.2.2 用谓词公式表示知识的步骤
        • 2.2.3 谓词公式表示知识的举例
        • 2.2.4 一阶谓词逻辑表示法的特点
      • 2.3 产生式表示法
        • 2.3.1 产生式可表示的知识种类及其基本形式
        • 2.3.2 知识的表示方法
        • 2.3.3 产生式系统的组成
        • 2.3.4 产生式系统的推理方式
        • 2.3.5 产生式表示法的特点
      • 2.4 语义网络表示法
        • 2.4.1 语义网络的概念及其结构
        • 2.4.2 语义网络中常用的语义联系
        • 2.4.3 语义网络表示知识的方法
        • 2.4.4 用语义网络表示知识的步骤
        • 2.4.5 语义网络表示知识举例
        • 2.4.6 语义网络表示下的推理过程
        • 2.4.7 语义网络表示法的特点
      • 2.5 框架表示法
        • 2.5.1 框架理论
        • 2.5.2 框架的定义及组成
        • 2.5.3 用框架表示知识的步骤
        • 2.5.4 框架举例
        • 2.5.5 框架表示下的推理方法
        • 2.5.6 框架表示法的特点
      • 2.6 面向对象的表示法
        • 2.6.1 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
        • 2.6.2 表示知识的方法
      • 2.7 脚本表示法
        • 2.7.1 脚本的定义与组成
        • 2.7.2 用脚本表示知识的步骤
        • 2.7.3 用脚本表示知识举例
        • 2.7.4 脚本表示下的推理方法
        • 2.7.5 脚本表示法的特点
      • 2.8 过程表示法
        • 2.8.1 知识的过程表示法
        • 2.8.2 过程表示的问题求解举例
        • 2.8.3 过程表示法的特点
      • 2.9 状态空间表示法
        • 2.9.1 问题状态空间的构成
        • 2.9.2 用状态空间表示问题的步骤
        • 2.9.3 利用状态空间求解问题的过程
      • 2.10 与/或树表示法
        • 2.10.1 问题的分解与等价变换
        • 2.10.2 问题归约的与/或树表示
        • 2.10.3 用与/或树表示问题的步骤
        • 2.10.4 与/或树表示举例
      • 习题二
    • 第三章 确定性推理方法
      • 3.1 推理概述
        • 3.1.1 推理的基本概念
        • 3.1.2 推理的方法及其分类
        • 3.1.3 推理的控制策略
        • 3.1.4 推理的冲突消解策略
      • 3.2 命题逻辑
        • 3.2.1 命题
        • 3.2.2 命题公式
      • 3.3 谓词逻辑
        • 3.3.1 谓词与个体
        • 3.3.2 谓词公式
        • 3.3.3 谓词公式的永真性和可满足性
        • 3.3.4 谓词公式的等价性与永真蕴涵
        • 3.3.5 置换与合一
      • 3.4 自然演绎推理方法
        • 3.4.1 自然演绎推理的概念
        • 3.4.2 利用演绎推理解决问题
        • 3.4.3 演绎推理的特点
      • 3.5 归结推理方法
        • 3.5.1 谓词公式与子句集
        • 3.5.2 Herbrand理论
        • 3.5.3 归结原理
        • 3.5.4 利用归结原理进行定理证明
        • 3.5.5 应用归结原理进行问题求解
      • 3.6 归结过程的控制策略
        • 3.6.1 引入控制策略
        • 3.6.2 归结控制策略及其应用举例
      • 习题三
    • 第四章 不确定性推理方法
      • 4.1 不确定性推理概述
        • 4.1.1 不确定性推理的概念
        • 4.1.2 不确定性推理方法的分类
        • 4.1.3 不确定性推理中的基本问题
      • 4.2 可信度方法
        • 4.2.1 可信度的概念
        • 4.2.2 知识不确定性的表示
        • 4.2.3 证据不确定性的表示
        • 4.2.4 不确定性的推理计算
        • 4.2.5 可信度方法应用举例
      • 4.3 主观Bayes方法
        • 4.3.1 基本Bayes公式
        • 4.3.2 主观Bayes方法及其推理网络
        • 4.3.3 知识不确定性的表示
        • 4.3.4 证据不确定性的表示
        • 4.3.5 不确定性的推理计算
        • 4.3.6 结论不确定性的合成与更新算法
        • 4.3.7 主观Bayes方法应用举例
      • 4.4 证据理论
        • 4.4.1 D-S理论的数学基础
        • 4.4.2 特定概率分配函数
        • 4.4.3 基于特定概率分配函数的不确定性推理模型
        • 4.4.4 证据理论解题举例
      • 习题四
    • 第五章 状态空间搜索策略
      • 5.1 搜索的概念及种类
        • 5.1.1 搜索的概念
        • 5.1.2 搜索的种类
      • 5.2 盲目搜索策略
        • 5.2.1 状态空间图的搜索策略
        • 5.2.2 宽度优先搜索策略
        • 5.2.3 深度优先搜索
        • 5.2.4 有界深度优先搜索
        • 5.2.5 代价树的宽度优先搜索
        • 5.2.6 代价树的深度优先搜索
      • 5.3 启发式搜索策略
        • 5.3.1 启发信息与估价函数
        • 5.3.2 最佳优先搜索
        • 5.3.3 A算法
      • 习题五
    • 第六章 机器学习
      • 6.1 概述
        • 6.1.1 什么是机器学习
        • 6.1.2 研究机器学习的意义
        • 6.1.3 机器学习的发展史
        • 6.1.4 机器学习的主要策略
      • 6.2 机器学习系统的基本模型
        • 6.2.1 环境
        • 6.2.2 学习环节
        • 6.2.3 知识库
        • 6.2.4 执行环节
      • 6.3 机械学习
        • 6.3.1 机械学习的过程
        • 6.3.2 机械学习系统要考虑的问题
      • 6.4 传授式学习
      • 6.5 类比学习
        • 6.5.1 学习新概念
        • 6.5.2 学习问题的求解方法
      • 6.6 归纳学习
        • 6.6.1 实例学习
        • 6.6.2 观察与发现学习
      • 6.7 基于解释的学习
        • 6.7.1 基于解释学习的工作原理
        • 6.7.2 基于解释学习举例
        • 6.7.3 领域知识的完善性
      • 习题六
  • 第二篇 人工智能的应用
    • 第七章 自然语言理解
      • 7.1 自然语言及其理解
        • 7.1.1 自然语言及其构成
        • 7.1.2 自然语言理解的概念
        • 7.1.3 自然语言理解研究的进展
        • 7.1.4 自然语言理解过程的层次
      • 7.2 词法分析
      • 7.3 句法分析
        • 7.3.1 短语结构语法理论与乔姆斯基语法体系
        • 7.3.2 递归转移网络与扩充转移网络
        • 7.3.3 词汇功能语法
        • 7.3.4 自动句法分析算法
      • 7.4 语义分析
      • 7.5 大规模真实文本的处理
        • 7.5.1 语料库语言学的崛起
        • 7.5.2 语料库语言学的特点及研究对象
        • 7.5.3 汉语语料库加工的基本方法
        • 7.5.4 统计学方法的应用及所面临的问题
      • 7.6 基于语料库的自然语言建模方法
        • 7.6.1 基于概率分布的语言建模
        • 7.6.2 基于上下文信息的语言建模
        • 7.6.3 基于组合思想的语言建模
        • 7.6.4 语言建模的相关问题
      • 习题七
    • 第八章 专家系统
      • 8.1 专家系统概述
        • 8.1.1 专家系统的产生与发展
        • 8.1.2 专家系统的定义
        • 8.1.3 专家系统的种类
        • 8.1.4 专家系统的一般特点
      • 8.2 专家系统的基本结构
        • 8.2.1 综合数据库及其管理系统
        • 8.2.2 知识库及其管理系统
        • 8.2.3 知识获取机构
        • 8.2.4 推理机
        • 8.2.5 解释器
        • 8.2.6 人-机接口
      • 8.3 知识获取
        • 8.3.1 知识获取的任务
        • 8.3.2 知识获取的主要途径
      • 8.4 专家系统的设计与建造
        • 8.4.1 开发专家系统的基本要求
        • 8.4.2 专家系统建造的步骤
      • 8.5 专家系统的评价
      • 8.6 专家系统开发工具
        • 8.6.1 语言型开发工具
        • 8.6.2 骨架型开发工具
        • 8.6.3 通用型开发工具
        • 8.6.4 开发环境与辅助型开发工具
      • 8.7 新一代专家系统的发展
        • 8.7.1 新一代专家系统应具备的特征
        • 8.7.2 分布式专家系统
        • 8.7.3 协同式专家系统
      • 习题八
    • 第九章 人工神经网络
      • 9.1 神经网络的基本概念及组成特性
        • 9.1.1 生物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特性
        • 9.1.2 人工神经网络的组成与结构
        • 9.1.3 人工神经网络研究的兴起与发展
      • 9.2 感知器模型及其学习算法
        • 9.2.1 感知器模型
        • 9.2.2 单层感知器模型的学习算法
        • 9.2.3 线性不可分问题
        • 9.2.4 多层感知器
      • 9.3 反向传播模型及其学习算法
        • 9.3.1 反向传播模型及其网络结构
        • 9.3.2 反向传播网络的学习算法
        • 9.3.3 反向传播计算的举例
      • 9.4 Hopfield模型及其学习算法
        • 9.4.1 Hopfield模型
        • 9.4.2 Hopfield网络的学习算法
      • 习题九
    • 第十章 数据挖掘与Agent技术
      • 10.1 数据挖掘及其应用
        • 10.1.1 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
        • 10.1.2 数据挖掘的概念与研究内容
        • 10.1.3 数据挖掘的功能与作用
        • 10.1.4 数据挖掘的模型与算法
        • 10.1.5 数据挖掘的工具
        • 10.1.6 数据挖掘的常用技术比较
        • 10.1.7 数据挖掘的过程
        • 10.1.8 数据挖掘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
      • 10.2 Agent技术及其应用
        • 10.2.1 Agent技术的形成与发展
        • 10.2.2 Agent的定义与体系结构
        • 10.2.3 多Agent系统
        • 10.2.4 面向Agent的程序设计
        • 10.2.5 Agent技术所面临的挑战
      • 习题十
  • 附录
    • 附录A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综合考试人工智能真题
    • 附录B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综合考试人工智能真题参考解答
  • 参考文献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