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是1993年12月国家体委颁布《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后于1994年6月正式开始实施的。2001年10月8日,《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标准》正式颁布,将社会体育指导员分为社会体育指导师、高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中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初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四个技术等级(级别按初级,中级、高级、指导师依次递进,指导师为最高级别)。作为体育系统第一个由国家颁布的职业标准,它的出台标志着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开始走向规范 化、制度化和职业化,为进一步规范社会体育指导员资格认证制度提供了政策依据。
- 第一章 社会体育的基本形态
- 第一节 城市社区体育
- 第二节 职工体育
- 第三节 农村体育
- 第二章 体质的综合评价
- 第一节 体质的测量
- 第二节 体质的综合评价
- 第三节 国民体质监测系统
- 第三章 运动处方
- 第一节 运动处方概述
- 第二节 制定运动处方的程序及处方的内容
- 第四章 康复体育
- 第一节 康复体育概述
- 第二节 心血管系统的康复锻炼
- 第三节 运动器官的康复锻炼
- 第四节 神经系统的康复锻炼
- 第五节 呼吸系统的康复锻炼
- 第五章 中外体育健身方法及其发展趋势
- 第一节 中外体育健身方法的种类及其特点
- 第二节 中外体育健身方法的发展趋势
- 第三节 中国传统健身养生手段
- 第六章 社会体育产业的经营与开发
- 第一节 体育产业的经营与开发
- 第二节 社会体育产业的经营与开发
- 第三节 经营与开发活动中基本的工商税务管理知识
- 第四节 市场调查
- 第七章 社会体育工作规划
- 第一节 制定社会体育工作规划的意义
- 第二节 社会体育工作规划的要素
- 第三节 制定社会体育工作规划的依据
- 第八章 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与考核
- 第一节 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
- 第二节 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考核
- 第九章 社会体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 第一节 社会体育科学研究的常用方法
- 第二节 统计分析的基本方法
- 第三节 社会体育科研论文的撰写方法
- 参考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