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收藏

植物生长与环境

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

作者:
邹良栋
定价:
24.20元
ISBN:
978-7-04-015764-2
版面字数:
470千字
开本:
16开
全书页数:
297页
装帧形式:
平装
重点项目:
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
出版时间:
2004-11-30
读者对象:
高等职业教育
一级分类:
农林牧渔大类
二级分类:
农业技术类

  本书是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
  本书按照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以为专业服务和“够用”为原则,将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土壤学、肥料学和农业气象学五门课内容充分整合,重新形成新的结构体系。
  本书分三篇十三章。第一篇讲述植物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包括植物细胞、植物组织和器官、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植物体内有机物的代谢与运输。第二篇讲述植物生长与环境调控,包括植物生长与土壤环境、水分、温度、养分、气候环境的关系,以及植物的环境胁迫生理。第三篇讲述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包括植物的生长发育,植物的生殖、衰老和脱落。
  本书可供高职高专农业种植类各专业学生使用,也可供五年制高职教育、成人教育学生使用。 
  • 概述
  • 第一篇 植物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
    • 第一章 植物细胞
      • 第一节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 1 细胞壁
        • 2 细胞膜
        • 3 细胞质
        • 4 细胞核
        • 5 植物细胞后含物
      • 第二节 植物细胞的化学组成
        • 1 蛋白质
        • 2 核酸
        • 3 脂质
        • 4 糖类
        • 5 原生质的胶体性质
      • 第三节 植物细胞的催化系统——酶
        • 1 酶及其特点
        • 2 酶的化学组成
        • 3 酶的命名与分类
        • 4 酶的作用特点
        • 5 酶的作用机制
        • 6 影响酶反应速度的因素
        • 7 同工酶
    • 第二章 植物组织和器官
      • 第一节 植物组织
        • 1 分生组织
        • 2 成熟组织
        • 3 维管系统
      • 第二节 植物的根
        • 1 根尖的分区
        • 2 根的结构
        • 3 根的变态
      • 第三节 植物的茎
        • 1 茎的形态
        • 2 芽及其类型
        • 3 茎的分枝
        • 4 茎的结构
        • 5 茎的变态
      • 第四节 植物的叶
        • 1 叶的形态
        • 2 叶的结构
        • 3 叶的变态
      • 第五节 植物的花、果实和种子
        • 1 植物的花
        • 2 植物的种子和果实
    • 第三章 光合作用
      • 第一节 太阳辐射与光
        • 1 太阳辐射
        • 2 太阳光谱
      • 第二节 光合色素
        • 1 叶绿体的基本结构
        • 2 光合色素
        • 3 影响叶绿素形成的环境因素
      • 第三节 光合作用的机制
        • 1 原初反应
        • 2 电子传递与光合磷酸化
        • 3 二氧化碳的同化
        • 4 光合作用的产物
      • 第四节 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及生产潜力
        • 1 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条件
        • 2 光能利用率不高的原因
        • 3 提高光能利用率的途径
    • 第四章 呼吸作用
      • 第一节 呼吸作用的意义及类型
        • 1 呼吸作用
        • 2 呼吸作用的生理意义
        • 3 呼吸作用的生理指标
      • 第二节 呼吸作用的生化过程
        • 1 有机物分解
        • 2 电子传递与氧化磷酸化
      • 第三节 呼吸作用的影响因素及调控应用
        • 1 影响呼吸作用的环境条件
        • 2 呼吸作用的调节
        • 3 调控呼吸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 第五章 植物体内有机物的代谢与运输
      • 第一节 植物体内有机物的代谢
        • 1 糖类的代谢
        • 2 脂肪的代谢
        • 3 核酸的代谢
        • 4 蛋白质的代谢
      • 第二节 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
        • 1 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系统
        • 2 植物体内同化物的运输机制
        • 3 植物体内同化物的分配
  • 第二篇 植物生长与环境调控
    • 第六章 植物生长与土壤环境
      • 第一节 土壤的固相组成
        • 1 土壤矿物质
        • 2 土壤有机质
        • 3 土壤微生物
      • 第二节 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质
        • 1 土壤孔性
        • 2 土壤结构性
        • 3 土壤耕性
        • 4 土壤吸收性能
        • 5 土壤的酸碱性
      • 第三节 土壤环境的调控
        • 1 土壤培肥
        • 2 中低产田土壤的改良
    • 第七章 植物生长与水分
      • 第一节 水分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 1 植物含水量
        • 2 植物体内水分的存在状态
        • 3 水的生理作用
      • 第二节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
        • 1 植物的吸水器官
        • 2 植物吸水的原理
        • 3 影响根系吸水的条件
      • 第三节 水分的散失——蒸腾作用
        • 1 蒸腾作用
        • 2 小孔扩散
        • 3 气孔运动的机制
        • 4 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
        • 5 水分的传导
      • 第四节 土壤水分
        • 1 土壤水的类型
        • 2 土壤含水量的表示方法及其有效性
        • 3 土壤水的能态
        • 4 土壤水分的运动
        • 5 土壤水分的调节
      • 第五节 大气中的水分
        • 1 空气湿度
        • 2 水分蒸发
        • 3 水汽凝结与降水
        • 4 水分与植物
    • 第八章 植物生长与温度
      • 第一节 土壤空气与温度
        • 1 土壤空气
        • 2 土壤热量状况
      • 第二节 空气温度
        • 1 空气温度状况
        • 2 植物生长对温度的要求——积温
        • 3 温度条件与农业生产
    • 第九章 植物生长与养分
      • 第一节 植物生长与营养
        • 1 植物体内的化学元素
        • 2 植物生长必需营养元素
        • 3 植物营养元素的生理作用
      • 第二节 植物对养分的吸收
        • 1 根对养分的吸收
        • 2 叶片对养分的吸收
        • 3 营养元素间的相互关系
        • 4 影响植物吸收养分的环境条件
        • 5 作物各生长期的营养特性
      • 第三节 土壤养分
        • 1 土壤中的氮
        • 2 土壤中的磷
        • 3 土壤中的钾
      • 第四节 化学肥料
        • 1 氮肥
        • 2 磷肥
        • 3 钾肥
        • 4 微量元素肥料
        • 5 复合肥料
      • 第五节 有机肥和生物肥
        • 1 粪尿肥
        • 2 堆肥
        • 3 沤肥
        • 4 沼气肥
        • 5 秸秆还田
        • 6 绿肥
        • 7 生物菌肥
      • 第六节 作物施肥
        • 1 施肥原理
        • 2 施用方法
        • 3 配方施肥
    • 第十章 植物生长与气候环境
      • 第一节 大气与风
        • 1 大气压力
        • 2 风的形成和变化
        • 3 大气环流与地方性风
        • 4 风与农业生产
      • 第二节 天气与气候
        • 1 主要天气系统及天气特征
        • 2 农业灾害天气
      • 第三节 农业小气候
        • 1 二十四节气
        • 2 农田小气候
    • 第十一章 植物的环境胁迫生理
      • 第一节 植物的环境胁迫生理概述
        • 1 环境胁迫与植物的相互关系
        • 2 植物抵抗环境胁迫的生理基础
      • 第二节 温度胁迫生理
        • 1 低温胁迫生理
        • 2 高温胁迫生理
      • 第三节 水分胁迫生理
        • 1 水分亏缺生理
        • 2 水分过剩生理
      • 第四节 盐碱胁迫生理
        • 1 植物盐害的机制
        • 2 植物抗盐性的生理基础
        • 3 提高植物抗盐性的措施
      • 第五节 生物胁迫生理
        • 1 植物病害与抗病生理
        • 2 植物虫害与抗虫生理
      • 第六节 环境污染生理
        • 1 环境污染胁迫对植物的影响
        • 2 植物对环境污染的反应
        • 3 利用植物修复环境污染
        • 4 施肥、环境与农产品品质
  • 第三篇 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 第十二章 植物的生长发育
      • 第一节 植物的生长物质
        • 1 植物激素
        • 2 植物生长调节剂
      • 第二节 种子生理
        • 1 种子的休眠
        • 2 种子的萌发
      • 第三节 植物的生长与分化
        • 1 植物生长的一般规律
        • 2 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
    • 第十三章 植物的生殖、衰老和脱落
      • 第一节 植物的成花生理
        • 1 春化作用
        • 2 光周期现象
        • 3 植物体内营养状况对开花的影响——碳氮比学说
        • 4 影响花器官性别分化的因素
        • 5 春化作用和光周期现象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 第二节 植物的生殖生理
        • 1 开花与传粉
        • 2 受精作用
        • 3 种子与果实的形成
      • 第三节 植物的衰老与脱落
        • 1 植物的衰老
        • 2 植物的脱落
  • 主要参考文献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