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高职高专教育)。全书18章,分为6个部分:第1部分为诸论(第1章),简要论述了学习秘书心理学的意义及这门课程的性质;第2部分介绍秘书的心理素质(第2—6章),内容包括秘书的社会角色、一般能力、特殊能力、情绪意志、气质性格等;第3部分介绍秘书的工作激励(第7—8章),内容包括秘书的自我管理和工作激励;第4部分介绍秘书的人际关系(第9—12章),内容包括秘书的人际交往、人际关系、秘书与领导关系、秘书的群体心理等;第5部分介绍秘书的工作心理(第13—16章),内容包括会务工作心理、信访工作心理、调研工作心理、协调工作心理等;第6部分介绍秘书的心理健康(第17—18章),内容包括秘书的心理健康、预防心理挫折等。本书对秘书工作活动中的心理学问题进行了较细致的分析与探讨,借鉴了心理学和其他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讨论了秘书人员加强自身心理修养,提高心理素质,保证心理健康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同时在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名人典故和心理小测验等材料,使本书在理论性、学术性、知识性、实用性的基础上增加了生动性和趣味性。
本书既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秘书专业的教材,同时对于从事秘书工作的在职人员也具有指导和参考价值。
- 第一部分 绪论
- 第一章 秘书心理学概述
- 第一节 为什么要学习秘书心理学
- 第二节 秘书心理学的性质和学科体系
- 第二部分 秘书的心理素质
- 第二章 秘书的社会角色
- 第一节 秘书的角色特征
- 第二节 秘书的角色条件
- 第三节 秘书的角色意识
- 第四节 秘书的角色适应
- 第三章 秘书的一般能力
- 第一节 能力概述
- 第二节 秘书的观察力
- 第三节 秘书的注意力
- 第四节 秘书的记忆力
- 第五节 秘书的想象力
- 第六节 秘书的思维力
- 第四章 秘书的特殊能力
- 第一节 秘书的能力结构
- 第二节 秘书的表达能力
- 第三节 秘书的信息处理能力
- 第四节 秘书的活动能力
- 第五节 秘书的应用能力
- 第六节 秘书的创造能力
- 第七节 秘书的职业能力测验
- 第五章 秘书的情感与意志
- 第六章 秘书的气质与性格
- 第一节 个性概述
- 第二节 秘书的气质
- 第三节 秘书的性格
- 第三部分 秘书的工作激励
- 第七章 秘书的自我管理
- 第一节 秘书的目标管理
- 第二节 秘书的时间管理
- 第三节 秘书的情商与逆商管理
- 第八章 秘书的工作激励
- 第一节 激励概述
- 第二节 秘书的需要
- 第三节 秘书的动机
- 第四节 秘书的工作激励
- 第四部分 秘书的人际关系
- 第九章 秘书的人际交往
- 第一节 秘书人际交往的类型及意义
- 第二节 秘书交往活动中的社会认知
- 第三节 秘书交往活动中的心理障碍
- 第四节 秘书人际交往的艺术和技巧
- 第十章 秘书的人际关系
- 第一节 秘书的人际关系特征
- 第二节 秘书的人际吸引
- 第三节 秘书处理人际关系的艺术和技巧
- 第十一章 秘书与领导的关系
- 第一节 秘书与领导关系的实质
- 第二节 秘书与领导交往中的相互影响
- 第三节 秘书与领导班子的关系
- 第四节 秘书处理与领导关系的方法与技巧
- 第十二章 秘书的群体心理
- 第一节 秘书群体及其结构优化
- 第二节 秘书群体心理结构的优化
- 第三节 秘书群体的团队建设
- 第五部分 秘书的工作心理
- 第十三章 会务工作心理
- 第一节 秘书会务工作的心理准备
- 第二节 会场布置中的心理
- 第三节 会议的主持艺术
- 第十四章 信访工作心理
- 第一节 秘书信访工作的心理准备
- 第二节 秘书信访工作的心理调适
- 第三节 秘书信访工作的艺术
- 第十五章 调研工作心理
- 第一节 秘书调研工作的心理准备
- 第二节 调查问卷的设计艺术
- 第三节 调查访问的艺术
- 第十六章 协调工作心理
- 第一节 秘书协调工作的心理准备
- 第二节 秘书工作中的关系协调
- 第三节 秘书工作中的管理与冲突协调
- 第六部分 秘书的心理健康
- 第十七章 秘书的心理健康
- 第一节 心理健康概述
- 第二节 心理健康的标准
- 第三节 秘书的心理健康
- 第十八章 秘书如何预防心理挫折
- 第一节 心理挫折概述
- 第二节 增强挫折承受力的方法——认知与归因
- 第三节 增强挫折承受力的方法——改善挫折情境
-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