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收藏

伪满社会教育研究(1932-1945)


作者:
杨家余
定价:
18.80元
ISBN:
978-7-04-026620-7
版面字数:
160.000千字
开本:
32开
全书页数:
173页
装帧形式:
平装
重点项目:
暂无
出版时间:
2010-05-04
读者对象:
学术著作
一级分类:
社会科学
二级分类:
历史学
三级分类:
中国史

本书在界定伪满社会教育涉及的相关概念基础上,具体考察了伪满社会教育的内涵,厘清了日伪实施奴化社会教育的管理机制,展开分析了日伪对社会教育主体及社会化媒介的控制,客观展示了日本在中国东北地区实施奴化社会教育的实态,进一步揭露了日本殖民教育的反动本质。

本书适合中国近现代史研究者、中国近现代教育史研究者、殖民地教育史研究者和一般青年学生阅读。

  • 第一章 伪满社会教育的特异性及其实施目的
    • 第一节 伪满社会教育的特异性
      • 一、社会教育的一般理论
      • 二、民国时期的社会教育
      • 三、近代日本社会教育及日占时期的台湾社会教育
      • 四、伪满时期的社会教育
    • 第二节 日伪实施社会教育的目标
      • 一、削弱中国东北民众的民族意识和固有价值理念
      • 二、培训为日本侵略者服务的劳动力
  • 第二章 日伪实施社会教育控制的机构
    • 第一节 日伪实施社会教育控制的政府机构
      • 一、文教机构
      • 二、宣传机构
    • 第二节 日伪实施社会教育控制的社会团体
      • 一、“协和会”
      • 二、“满洲帝国教育会”
  • 第三章 伪满社会教育制度
    • 第一节 伪满社会教育方针
      • 一、伪满初期的社会教育方针
      • 二、伪满中期的社会教育方针
      • 三、伪满末期的社会教育方针
    • 第二节 伪满社会教育法规
      • 一、伪满社会教育的一般性法规
      • 二、伪满运用法规施行教育管理示例
  • 第四章 日伪对社会教育主体的控制
    • 第一节 对兼职学校教员和专职社会教育者的控制
      • 一、开办“中央”和地方训练机关
      • 二、举办短期讲习会
      • 三、派赴日本留学
    • 第二节 对宗教及教化团体的控制
      • 一、日伪对宗教与教化团体作用的认识
      • 二、日伪对宗教与教化团体的控制
      • 三、强化对宗教与教化团体的战时控制
  • 第五章 日伪对社会教育媒介的控制
    • 第一节 控制社会教育媒介的来源
      • 一、对电影、广播的控制
      • 二、对戏剧的控制
      • 三、对书报杂志的控制
    • 第二节 对社会教育媒介的“规范化”管理
      • 一、对电影的“规范化”管理
      • 二、对广播的“规范化”管理
  • 第六章 日伪实施奴化社会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 第一节 “知”的社会教育
      • 一、民众讲习所
      • 二、民众教育馆
      • 三、图书馆和博物馆
      • 四、广播教育
      • 五、宗教与教化团体
    • 第二节 “情意”的社会教育
      • 一、青少年团体
      • 二、青年训练所
      • 三、电影、戏剧、茶社等
    • 第三节 其他社会教育
      • 一、“宣抚”教育
      • 二、纪念日、运动会等时机的利用
      • 三、“教化指导村”
      • 四、“语学”和“礼俗”等教育
  • 余论 伪满社会教育再思考
  • 参考文献
  • 后记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