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信息
图书目录
数字化资源
Abook数字课程

哲学与人生(第五版)(彩色)




本书为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哲学与人生》的第五版。本书根据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等有关会议及文件精神,结合中职教学和学生实际,在第四版教材基础上编写而成。

全书由“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脚踏实地走好人生路”“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坚持实践与认识的统一 ,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顺应历史潮流,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在社会中发展自我,创造人生价值”五个单元共15 课组成,在保留教材总体风格和结构框架的基础上,把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等有关会议及文件精神,全面落实到教材的相关章节内容中。全书结构清晰、内容充实、生动活泼,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时代性。

本书可供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德育)课程“哲学与人生”教学使用。为方便教学,本书配有教师参考书、学习指导用书,以及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网络资源(根据教材后所附学习卡提供的账号信息,登录网站http://abook.hep.com.cn/ 即可获得)。



作者:
王霁

定价:
27.50元

出版时间:
2020-08-04

ISBN:
978-7-04-054187-8

物料号:
54187-00

读者对象:
中等职业教育

一级分类:
德育课

二级分类:
哲学与人生

重点项目:
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版面字数:
240.000千字

开本:
16开

全书页数:
暂无

装帧形式:
平装
  • 前辅文
  • 写在前面
  • 第一单元 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 脚踏实地走好人生路
    • 第一课 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 一、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 二、世界的多样统一为人生选择提供了多种可能性
    • 第二课 物质运动与人生行动
      • 一、积极行动实现人生发展
      • 二、把握客观规律善于行动
    • 第三课 自觉能动与自强不息
      • 一、人生是自觉能动的过程
      • 二、自强不息,走好人生每一步
  • 第二单元 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 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 第四课 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
      • 一、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待人际关系
      • 二、在复杂多样的联系中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 第五课 发展变化与顺境逆境
      • 一、用发展的观点看待人生过程
      • 二、用发展的观点看待顺境与逆境
    • 第六课 矛盾观点与人生动力
      • 一、矛盾是人生发展的动力
      • 二、坚持内外因相结合,促进人生发展
  • 第三单元 坚持实践与认识的统一 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
    • 第七课 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
      • 一、在实践中提高人生发展能力
      • 二、在知行统一中体验成功快乐
    • 第八课 现象本质与明辨是非
      • 一、在认识事物本质的过程中提高人生发展能力
      • 二、学会识别假象,明辨是非
    • 第九课 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
      • 一、掌握科学思维方法,提高人生发展能力
      • 二、运用科学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 第四单元 顺应历史潮流 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
    • 第十课 历史规律与人生目标
      • 一、人生发展必须有明确的人生目标
      • 二、实现人生目标必须符合历史规律
    • 第十一课 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
      • 一、正确处理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关系
      • 二、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 第十二课 理想信念与意志责任
      • 一、实现理想要有坚强意志
      • 二、实现理想要敢于担当
  • 第五单元 在社会中发展自我 创造人生价值
    • 第十三课 人的本质与利己利他
      • 一、正确处理利己与利他的关系
      • 二、正确处理公与私、义与利的关系
    • 第十四课 人生价值与劳动奉献
      • 一、人生价值贵在奉献
      • 二、在劳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 第十五课 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自由
      • 一、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 二、在社会发展中实现人的个性自由
如无法打开或下载资源,请在电脑端(xuanshu.hep.com.cn)进行下载操作。

哲学与人生(第五版)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人生发展重要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为人生的健康发展奠定思想基础。该数字课程与纸质教材一体化设计,紧密配合。数字课程包括授课教案、演示文稿、教学动画等板块,充分利用先进教学技术和多种形式媒体资源,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拓展了教材应用范围,突出职业教育教学特色。为学生知识学习提供充足的空间,同时为教师个性化教学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充分为一线教学服务。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