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辅文
- 双重的性格
- “样板戏”与法国“新古典主义”
- 感性与理性的反思
- 弱者的哲学
- 《红高粱》酿造出来的酒神精神
- 强力的意志
- 死亡的诱惑
- 国人的生存困境
- 张怀瓘书法美学思想初探
- 中国当代文艺的五大思潮
- 也谈“大团圆”
- 客体艺术的极端性发展
- 近年来文学史学研究述评
- 从“自然主义”的艺术还原看“新写实主义”的美学品性
- 成人的童话
- “多余人”和“局外人”
- 健康的文艺批评所应正确处理的三重关系
- 在文化的变革中寻找文学的坐标
- 重评《与元九书》
- 有才可去补苍天
- 诗学与哲学的对话
- 痛苦而执着的精神历程
- 第一千零一个哈姆雷特
- 经典的多元化与淡化
- 竹林遗恨长
- 多元的手法
- 是“儒道互补”还是“儒道转化”
- 藏在审美幻象背后的秘密
- 初级的关怀
- 黑格尔、叔本华、尼采的悲剧哲学
- 文坛四才子
- 儒、释、道对初唐诗歌的影响
- 儒、释、道与李、杜、王
- 儒、释、道对中唐诗歌的影响
- 足球比赛:酒神仪式的现代隐喻
- 《随园诗话》中的儒、道、屈、禅
- 儒、释、道对晚唐诗歌的影响
- 留住历史
- “初级关怀”与“终极关怀”:新时期文艺的双重使命
- 西方现代艺术:“革命”还是“骗局”?
- 西方艺术的文化困局与美学败绩
- “艺术”与“工艺”
- 西方音乐的数学式探索与形而上诉求
- 徘徊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大学校园
- 《反理性思潮的反思》后记
- 《中国风尚史》绪论
- 由“乐”到“戏”:中国综合艺术的发展轨迹
- 汉字之美何处寻?
-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