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信息
图书目录

证据法学(第二版)




与以往法学专业统编教材不同,《证据法学(第二版)/中国法学教科书·原理与应用系列·“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的编写力求有所创新,突出自己的优势和特色。与同类教材相比,本教材具有以下特点:(1)体系完整、结构合理、重点突出、繁简得当;(2)充分考虑证据法学这门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将证据法理论、证据规则与诉讼中运用证据的法律实务结合起来,用案例引出原理和规则,用原理和规则解说案例;(3)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注重培养读者的法律思维。

本教材在每一章都安排了相当数量的案例,其中既有针对知识点理解和应用的案例,又有指导学生分析的引导案例,此外还有供学生测试使用的练习案例。



作者:
李浩

定价:
49.80元

出版时间:
2014-02-27

ISBN:
978-7-04-039341-5

物料号:
39341-00

读者对象:
高等教育

一级分类:
法学

二级分类:
法学

三级分类:
法学

重点项目: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版面字数:
490.000千字

开本:
16开

全书页数:
421页

装帧形式:
平装
  • 前辅文
  • 第一章 证据法的基础理论
    • 第一节 证据、证据法、证据法学
    • 第二节 裁判中的事实认定
    • 第三节 事实认定与认识论和价值论
    • 第四节 证据法的目的
    • 第五节 裁判中的真实
    • 第六节 证据制度与实体法和程序法
  • 第二章 证据制度的发展历史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西方国家的证据制度
    • 第三节 传统中国的证据制度
  • 第三章 证据法的基本原则
    • 第一节 证据裁判原则
    • 第二节 直接言词原则
    • 第三节 自由心证原则
    • 第四节 诚实信用原则
  • 第四章 证据的种类
    • 第一节 当事人的陈述
    • 第二节 书证
    • 第三节 物证
    • 第四节 视听资料
    • 第五节 电子数据
    • 第六节 证人证言
    • 第七节 鉴定意见
    • 第八节 勘验、检查笔录和现场笔录
  • 第五章 证据在学理上的分类
    • 第一节 言词证据与实物证据
    • 第二节 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
    • 第三节 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
    • 第四节 本证与反证
  • 第六章 证明对象
    • 第一节 证明对象概述
    • 第二节 刑事诉讼中的证明对象
    • 第三节 民事诉讼中的证明对象
    • 第四节 行政诉讼中的证明对象
  • 第七章 证明责任
    • 第一节 证明责任概述
    • 第二节 刑事诉讼中证明责任的承担
    • 第三节 民事诉讼中证明责任的承担
    • 第四节 行政诉讼中证明责任的承担
  • 第八章 证明标准
    • 第一节 证明标准概述
    • 第二节 刑事诉讼证明标准
    • 第三节 民事诉讼证明标准
    • 第四节 行政诉讼证明标准
  • 第九章 推定
    • 第一节 推定概述
    • 第二节 立法推定
    • 第三节 司法推定
  • 第十章 证据的收集与保全
    • 第一节 证据收集概述
    • 第二节 收集证据的要求
    • 第三节 收集证据的方法
    • 第四节 证据保全
    • 第五节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 第十一章 证据的提供与交换
    • 第一节 证据的提供
    • 第二节 证据的交换
  • 第十二章 证据的调查
    • 第一节 证据调查概述
    • 第二节 对书证的调查
    • 第三节 对物证的调查
    • 第四节 对当事人的陈述的调查
    • 第五节 对证人证言的调查
    • 第六节 对视听资料的调查
    • 第七节 对鉴定意见的调查
    • 第八节 对勘验笔录的调查
    • 第九节 对电子数据证据的调查
  • 第十三章 证据的审查判断
    • 第一节 证据审查判断概述
    • 第二节 证据审查判断的原则
    • 第三节 证据审查判断的方法
    • 第四节 法官“心证”的形成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