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信息
图书目录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本书为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成人教育公共必修课之政治理论课的统编教材。

本书是根据国家中长期“十二五”教育规划纲要的相关要求,为适应高等农业院校成人教育的需要,在遵循成人教育的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编写而成。作为成教高等教育系列的政治理论课教材,本书的编写体现了成教教育的教学特点和教学时间安排,同时也突出了成教政治理论课教材的内容特色。

本书不仅可用于成人教育教学,也可作为关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理论工作者学习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通俗读物。



作者:
王长海 姜文荣 赵奎皓

定价:
28.00元

出版时间:
2013-01-04

ISBN:
978-7-04-036675-4

读者对象:
高等教育

一级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二级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三级分类:
思想政治教育

重点项目:
暂无

版面字数:
270千字

开本:
16开

全书页数:
230页

装帧形式:
平装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
      •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
      •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
      • 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 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 三、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一、邓小平理论
      •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三、科学发展观
  • 第二章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 第一节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
      •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
    • 第二节 实事求是思想践线的内容和意义
      •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主要内容
      •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
    • 第三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 一、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 二、一切从实际出发,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
      • 三、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 四、与时俱进、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 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 二、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 二、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
      •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 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 一、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 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 三、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成就与意义
    •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 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初步确立
      • 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 二、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
    • 第二节 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
      • 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
      • 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
    •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 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 二、发展才是硬道理
      • 三、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 四、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 五、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
      •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基本特征
      • 三、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 一、“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 第一节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 一、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 二、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 第二节 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改革
      • 一、改革是全面的改革
      • 二、“三个有利于”是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
      • 三、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 第三节 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
      • 一、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 二、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
      • 三、对外开放要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 四、实行对外开放要处理好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
  •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 第一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
      •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和基本特征
    •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
      •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 第三节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 一、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求“好”与“快”有机结合
      • 二、坚持科学发展
  • 第九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
      • 一、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 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
    • 第二节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 一、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 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 第三节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民主政治
      • 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
      •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自由和人权
  • 第十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第一节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 一、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
    • 第二节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 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 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 五、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 第三节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 一、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 二、发展教育和科学
      • 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 第十一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第一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
      •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
      •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 第二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和主要举措
  • 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 第一节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 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形成和确立
      • 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
      • 三、“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
    • 第二节 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发展
      • 一、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丰富和发展
      • 二、新世纪新阶段的对台方针政策
  • 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 第一节 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
      • 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 二、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 三、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 第二节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 一、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和发展
      • 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 三、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 第十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
    •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 一、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 二、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 三、加强党的建设
    •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 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
      • 二、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 三、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 四、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 后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