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中国写作学会“十四五”重点教材。
本书共十二讲,以小说写作为主题,从小说的属性入手,结合中外经典小说依次对小说的素材、背景、场景、视角、情节的展开、人物的塑造、语言的运用、开头与结尾的设置等方面予以具体的分析,同时给出实际的写作方法的提示,使读者了解小说写作的各个环节并进行实践,理解和掌握小说写作的技巧。
本书适合用作写作课程教材,也可供有兴趣的社会读者参考阅读。
- 第一讲 小说的说法:有人有事有情意 001
- 第一节 小说的人物:有生活,有欲望,有行动 003
- 第二节 小说的故事:有事情,有结构,有波澜 007
- 第三节 小说的情意:有惊异,有意图,有主题 012
- 导练平台 015
- 拓展链接 016
- 第二讲 小说的素材:有根有据 017
- 第一节 “人间喜剧”:从生活中开掘素材 018
- 第二节 “故事新编”:从文艺作品中取材 022
- 第三节 “有根有据”:左右逢源 024
- 导练平台 026
- 拓展链接 028
- 第三讲 小说的背景:有时有地 029
- 第一节 空间优先:从凤凰到涅瓦大街 030
- 第二节 时间优先:从外滩到五角场 035
- 第三节 背景的作用与深化:时代精神与地方色彩 038
- 导练平台 040
- 拓展链接042
- 第四讲 小说的场景:有内有外 043
- 第一节 单一空间场景:黑帮男人的“舞厅”和孤寂母女的“客厅” 044
- 第二节 复合空间场景:“第六病室”“医院”与“书房” 047
- 第三节 流动空间场景:妓女的马车 051
- 第四节 空间场景的要素与建构:空间、人物与事件 054
- 导练平台 057
- 拓展链接 058
- 第五讲 小说的视角:有神有人 059
- 第一节 “罗生门”:第一人称叙事与语言的迷宫 060
- 第二节 “聊斋志异”:第三人称叙事与鬼魅的世界 065
- 第三节 “变”:第二人称叙事与梦的解析 068
- 第四节 福尔摩斯:交叉叙事的探案集 072
- 导练平台 077
- 拓展链接 078
- 第六讲 小说的情节 :有升有降 079
- 第一节 小说的情节 :亚里士多德的“突转发现”与福斯特的“因果关系” 080
- 第二节 小说情节 的本质:“杀人事件”的“内心戏”与“外表戏” 084
- 第三节 小说情节 的结构:科夫林的幻觉与黑衣修士 090
- 导练平台 095
- 拓展链接 097
- 第七讲 小说情节 的设置:有斗有和 098
- 第一节 小说情节 的动力“欲壑难填”:“一块牛排”与“绝对之探求” 099
- 第二节 对抗性情节 的“为承认而斗争”:“热爱生命”与“变形记” 102
- 第三节 非对抗性情节 的“生活场景”与“哲理研究”:生活的“收音机”与文化的“沉沦” 108
- 第四节 简单情节 与复杂情节 :“一人食”与“三角恋” 113
- 导练平台 116
- 拓展链接 117
- 第八讲 认识人物:有头有脸 118
- 第一节 有头有脸:王熙凤的打扮 119
- 第二节 有情有意:吉尔舍利的发财梦 122
- 第三节 有扁有圆:莽张飞与迷人精娜塔莎 124
- 导练平台 130
- 拓展链接ⅢⅣ131
- 第九讲 塑造人物:有疵有癖 132
- 第一节 人物的“卖相”:祥子脸上的“疤” 133
- 第二节 “既重衣衫也重人”:别里科夫的“套子” 137
- 第三节 有情有意的人生如“梦”:安娜之恋与石秀之恋 140
- 导练平台 146
- 拓展链接 148
- 第十讲 小说人物的动作:有攻有守 149
- 第一节 小动作:贾格斯的手和陈秉正的手 150
- 第二节 大动作:扫罗和孙悟空的变身 154
- 第三节 有攻有守的动作:“惹是生非”的斯佳丽与“逆来顺受”的汤姆叔叔 156
- 第四节 人物与事件:郭文的“断头台”与严监生的“灯草” 160
- 导练平台 165
- 拓展链接 166
- 第十一讲 小说的腔调:有声有色 167
- 第一节 作者叙述的腔调:愤青,流氓和傻瓜 168
- 第二节 人物对话的腔调:哲学教授,黄包车夫与士兵 171
- 第三节 腔调的“度”:汪曾祺的诗化与沈从文的散文化 174
- 第四节 叙述与对话:施蛰存的困惑和老舍的明确 176
- 导练平台 179
- 拓展链接 180
- 第十二讲 小说的头尾:有始有终 181
- 第一节 小说的开头:西方钩子与中国套盒 182
- 第二节 小说的结尾:“大团圆”与“小确幸” 188
- 第三节 小说的始终:首尾呼应与首尾矛盾 193
- 第四节 神龙见首亦见尾:元小说的开头与结尾 197
- 导练平台 200
- 拓展链接 201
- 后记 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