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收藏

中药分析学


作者:
刘丽芳 吴志生
定价:
69.80元
ISBN:
978-7-04-064490-6
版面字数:
583.00千字
开本:
16开
全书页数:
暂无
装帧形式:
平装
重点项目:
暂无
出版时间:
2025-08-20
物料号:
64490-00
读者对象:
高等教育

本教材编写以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质量控制体系为主线,以现行中药质量监管法规和标准为依据,紧贴基础知识、学科前沿和生产实际,全面介绍了中药质量研究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以及主要研究内容和最新进展等,构建了系统完整的中药分析学知识体系,旨在培养具备追求精确和卓越的科学精神,能传承精华、守正创新、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中药质量分析与管理拔尖创新人才。

本教材共7章,分别为绪论、中药质量分析方法、中药成分分析、中药制剂分析、中药生产过程分析、中药体内分析和中药质量标准制定。

教材图文并茂、内容精炼,以融合创新的思路,将信息技术与教材建设、课程建设相融合。以数字链接的形式,展现“学习目标”“知识链接”“自测题”“推荐阅读”“微课”等内容资源,以期展现“新形态”的特色,以助于中药学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

本教材主要供中药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班、创新实验班及其他中药学相关专业学生使用。

  • 前辅文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中药分析学的内涵
      • 一、中药分析学的历史沿革
      • 二、中药分析学的性质和特点
      • 三、中药分析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
      • 四、中药分析学的发展趋势
    • 第二节 中药分析的依据
      • 一、国内外药典简介
      • 二、药典外药品标准
      • 三、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理事会法规
    • 第三节 中药分析工作的基本程序
      • 一、取样
      • 二、供试品的制备
      • 三、样品的分析
      • 四、检验记录和报告
  • 第二章 中药质量分析方法
    • 第一节 中药的鉴别
      • 一、基原鉴别
      • 二、性状鉴别
      • 三、显微鉴别
      • 四、理化鉴别
      • 五、中药分子鉴定
    • 第二节 中药的检查
      • 一、中药杂质和有害物质的来源及其限量
      • 二、中药常规物质检查
      • 三、中药有害物质检查
    • 第三节 中药的指纹图谱与特征图谱
      • 一、中药指纹图谱的定义与特性
      • 二、中药指纹图谱的方法建立与要求
      • 三、中药指纹图谱应用示例
      • 四、中药谱效关系研究
      • 五、中药特征图谱的定义与特性
      • 六、中药特征图谱的方法建立与要求
      • 七、中药特征图谱应用示例
    • 第四节 中药的含量测定
      • 一、常用中药含量的测定方法
      • 二、中药含量测定指标、策略与方法的选择
      • 三、中药含量测定方法的验证、确认和转移
    • 第五节 中药的生物活性测定
      • 一、中药生物活性测定的概念
      • 二、中药生物活性测定法的分类与特点
      • 三、中药生物活性测定的基本原则
      • 四、中药生物活性测定方法设计的基本内容
      • 五、中药生物活性测定方法学验证
      • 六、中药生物活性测定方法实例
  • 第三章 中药成分分析
    • 第一节 生物碱类成分分析
      • 一、概述
      • 二、定性分析
      • 三、定量分析
      • 四、含生物碱常用中药分析
    • 第二节 黄酮类成分分析
      • 一、概述
      • 二、定性分析
      • 三、定量分析
      • 四、含黄酮常用中药分析
    • 第三节 醌类成分分析
      • 一、概述
      • 二、定性分析
      • 三、定量分析
      • 四、含醌类常用中药分析
    • 第四节 萜类成分分析
      • 一、概述
      • 二、定性分析
      • 三、定量分析
      • 四、含萜类常用中药分析
    • 第五节 甾体类成分分析
      • 一、概述
      • 二、定性分析
      • 三、定量分析
      • 四、含甾体类常用中药分析
    • 第六节 有机酸和鞣质类成分分析
      • 一、有机酸类成分分析
      • 二、鞣质类成分分析
    • 第七节 多糖类成分分析
      • 一、概述
      • 二、定性分析
      • 三、检查
      • 四、定量分析
      • 五、含多糖常用中药分析
    • 第八节 挥发油类成分分析
      • 一、概述
      • 二、定性分析
      • 三、定量分析
      • 四、含挥发油常用中药分析
    • 第九节 蛋白质、多肽和氨基酸类成分分析
      • 一、概述
      • 二、定性分析
      • 三、定量分析
      • 四、常用动物类中药分析
    • 第十节 无机类成分分析
      • 一、概述
      • 二、定性分析
      • 三、定量分析
      • 四、常用矿物药分析
  • 第四章 中药制剂分析
    • 第一节 概述
      • 一、中药制剂分析的特点
      • 二、中药制剂分析的主要内容
    • 第二节 制剂通则
      • 一、制剂通用原则
      • 二、制剂通则检查
    • 第三节 固体中药制剂分析
      • 一、丸剂
      • 二、片剂
      • 三、颗粒剂
      • 四、散剂
      • 五、栓剂
      • 六、硬胶囊
    • 第四节 半流体中药制剂分析
      • 一、半流体中药制剂的质量分析特点
      • 二、应用实例
    • 第五节 液体中药制剂分析
      • 一、液体中药制剂的质量分析特点
      • 二、应用实例
    • 第六节 外用膏剂质量分析
      • 一、软膏剂与乳膏剂
      • 二、膏药
      • 三、贴膏剂
    • 第七节 中药注射剂分析
      • 一、中药注射剂的质量要求
      • 二、中药注射剂的检查
      • 三、中药注射剂的质量分析特点
      • 四、中药注射剂的质量分析
      • 五、应用实例
    • 第八节 其他中药制剂分析
      • 一、软胶囊
      • 二、胶剂
      • 三、凝胶剂
      • 四、气雾剂与喷雾剂
      • 五、新剂型
    • 第九节 药用辅料分析
      • 一、概述
      • 二、药用辅料标准
      • 三、药用辅料理化评价
      • 四、药用辅料功能性评价
      • 五、常用功能性指标检测方法
      • 六、应用实例
  • 第五章 中药生产过程分析
    • 第一节 概述
      • 一、中药生产过程分析的意义
      • 二、中药生产过程分析的发展和标准
      • 三、中药生产过程分析的特点
    • 第二节 中药生产过程分析技术
      • 一、中药生产过程的分析方法
      • 二、中药生产过程的分析装备
    • 第三节 中药生产过程分析技术应用
      • 一、中药生产过程分析技术在单工艺单元中的应用
      • 二、中药生产过程分析技术在多工艺单元中的应用
  • 第六章 中药体内分析
    • 第一节 概述
      • 一、中药体内分析的意义和任务
      • 二、中药体内分析的对象与特点
    • 第二节 中药成分在生物样品内的存在状态与生物转化
      • 一、中药成分在生物样品内的存在状态
      • 二、中药成分代谢特点
    • 第三节 生物样品的制备
      • 一、常用生物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 二、样品的预处理
    • 第四节 生物样品内中药成分分析方法
      • 一、分析方法的设计与评价
      • 二、常用测定方法
    • 第五节 中药体内分析研究进展
      • 一、中药药代动力学
      • 二、中药代谢组学
  • 第七章 中药质量标准制定
    • 第一节 中药质量标准定义和分类
      • 一、中药质量标准的定义
      • 二、中药质量标准的分类
      • 三、中药质量标准的特性
    • 第二节 中药质量标准内容和要求
      • 一、中药质量标准的内容
      • 二、中药质量标准的要求
    • 第三节 中药质量标准制定和范例
      • 一、中药标准物质
      • 二、中药质量标准制定
      • 三、中药质量标准范例
    • 第四节 中药质量标准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
      • 一、质量控制指标选择
      • 二、对照品替代策略
      • 三、样品制备与分析技术规范化
      • 四、中药质量标准研究发展趋势
  • 参考文献

相关图书


相关数字化产品